本
文
摘
要
△1943年郑律成在太行山留影
中国 *** 百年瞬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一首《中国人民 *** 进行曲》作为演奏曲目,气势磅礴地回响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中国人民 *** 军歌》手稿
这首歌的原名是《八路军进行曲》,由音乐家郑律成谱曲、诗人公木作词。1938年,28岁的青年诗人公木满怀革命理想来到延安,在抗大的教学工作中结识了小他四岁的音乐教员郑律成,二人志同道合,决心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抗日战争吹响全民族战斗的号角。
原军事博物馆编研处处长 姜廷玉:郑律成这个人呢,他是朝鲜人,1933年他来到中国,开始在南宁,后来到上海,他在上海结识了我们上海地下党一个同志,经他介绍,后来他就奔赴了延安。他为这种延安革命的气氛所感染,所感动,他就想创作一系列的歌曲。
△音乐家、《中国人民 *** 军歌》曲作者郑律成
在延安,很多人把郑律成称作天才作曲家,郑律成也非常享受创作的过程。郑律成女儿郑小提回忆,抗日战争期间,英勇善战的八路军经常激发起父亲的创作灵感。
△抗美援朝时期,郑律成在坑道里写歌
郑律成女儿 郑小提:平型关大捷,什么各种战役啊,那种捷报传来以后,那就很想歌颂,也是很想唱。然后(他)也想写。
1939年,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唱遍了延安,在听到《黄河大合唱》以后,郑律成被深深吸引,也想写一首大合唱。这一年四五月间,郑律成提出要搞一个“八路军大合唱”,约公木写词。公木先写了《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接着又写出《骑兵歌》和《炮兵歌》,8月份,“八路军大合唱”的歌词全部写完。公木的夫人吴翔回忆,当时延安条件艰苦,郑律成只能靠哼唱着来谱曲。
△诗人、《中国人民 *** 军歌》词作者公木
公木的夫人 吴翔:郑律成没有乐器,只有一个小提琴也太单调了,他就不是敲桌子,就是敲石头,就是上山啊,延安有的是山,他们住在窑洞里,爬上去,他就在山上哼哼哼的,高一声低一声的,就把这些曲儿谱出来了。
在“八路军大合唱”中,公木有意将部队写成大兵团的音乐形象,而不是游击队的形象。其实,1939年还没有形成大兵团,但公木说,他要站在抗战形势发展的高度去写这首歌,他希望能写出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
△郑律成在农村采风
1939年冬天,《八路军进行曲》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首场演出,威武雄壮的军歌震撼了无数观众,很快便传唱大江南北,成为鼓舞抗战将士英勇奋战的号角。
《中国人民 *** 军歌》: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中国人民 *** 军歌》词作者公木
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进行曲》的歌词又作了适当调整,由中央军委改名为《中国人民 *** 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正式决定将《中国人民 *** 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 *** 军歌。
《中国人民 *** 军歌》: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用声音记录中国
监制|高岩
策划|武俊山 李谦
记者|解朝曦 周尧
播讲|长悦
统筹|朱星晓 王泽华
制作|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