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还是拆了好!院子宽了,环境好了,空气也好了,蚊子也少了,还有地方散步和乘凉!”近日,家住随州市曾都区白云湖社区沿河小区的钱阿姨由衷地感叹道。谁能想到,发出如此感叹的钱阿姨,竟然也是当初不配合老旧小区改造的居民之一。
老旧小区改造是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市民居住生活品质的重要工程,在随州市、曾都区两级住建部门精心组织及各地街道办事处、社区的密切配合下,负责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组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市级统筹、区级组织、居民参与”的原则,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享”,老旧小区迎来春天。
行动有力度 拆除有温度
改造前
老旧小区改造,最困难的工作就是拆违,由于大家各有各的意愿和想法,协商无法达成一致。为解决此难题,住建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走访入户,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把改善水电气专营管网设施、拆除乱搭乱建、雨污分流作为重点改造项目。
曾都区白云湖社区沿河小区改造之初,家住13号楼的钱阿姨和老伴死活不同意工作人员拆除他们家的违建。后来,工作人员找到钱阿姨的儿子小钱同志,请他帮忙做两位老人的思想工作。为说服父母,小钱从齐星花园搬回沿河小区和父母同住,直到钱阿姨夫妻俩人同意,才搬回齐星花园和妻儿一起生活。
根据方案,小区改造时要拆除家住3号楼伍阿姨违建的厨房。当时伍阿姨称违建部分以前是花钱买来的,且再加上家里本来就生活困难,如此一来无疑是雪上加霜。经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才知道伍阿姨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确实比较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作人员马上组织社区给予人文关怀,先后给予伍阿姨一家1次爱心救助。通过工作人员多次努力做工作,宣传国家政策,伍阿姨终于同意拆除违建厨房。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一直做到“行动有力度,拆除有温度”,党员干部则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带头拆、自己拆。拆除过程中,工作组还通过协调,解决了小区居民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老人轮椅无处安放的问题,甚至连居民储藏室里的东西都做到协助搬运。
通过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小区居民思想观念逐渐转变,从最初的不理解、不同意、不支持、不配合,到最终的理解、同意、支持与配合,小区通过集中拆除后,消防通道畅通了、安全隐患排除了、活动空间变大了……看到这样的变化,小区居民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打破边界 化零为整一体化
改造后
汉东楼社区碧波楼小区位于白云湖东堤,建于2000年代,主要存在雨污水未分流、道路破损严重、小区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2020年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目前大部分改造工程已完工。经过整体改造后,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提升了人民福祉。如今进入小区,就可以看到墙体干净明亮,环卫、消防、照明、汽车停车位等硬件设施更是一应俱全。
汉东楼社区党委书记龚明新介绍:“老旧小区改造的难中之难,就是化解矛盾纠纷。由于历史原因,碧波楼小区产权状况复杂,基本上是一楼一区一边界,协调起来非常困难,而且地面不在一个平面,每个区域落差大,改造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困难。”
如何化解矛盾纠纷,打破各自为阵的小区边界,形成统一的布局?这是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曾都区住建局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方努力、多头跑,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多参与,带动居民意识转变。经过3个月的沟通协调,通过在政策和改造技术上的有效引导,工作组成功调处了11起矛盾纠纷。其中,工作组化解违建拆除矛盾5起,调停涉及停车位、改水、改气、两污水管安装、小区绿化建设及安全隐患等纠纷6起。
针对小区内部地面落差大的问题,工作组及施工方听取专家建议,进行技术上的完善和指导,因地制宜,打破原来一楼一区一边界,设计出一体化格局,从而为小区实现了活动空间最大化,绿化景观、基础设施等一体化,大大改善并提升了小区居民的舒适感。
一墙一景 小创意藏大学问
改造后
白云湖历史悠久,民间一直流传有各种地方历史典故,如《如来降龙白云湖》《浮缨河》等。老旧小区改造后,白云湖小区的文化特征更明显,文化墙成了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浮缨巷的文化墙则以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有历史典故《小将扬名擂鼓墩》《惠王赠钟报恩情》《庄王明义浮缨河》《季梁劝谏卫家园》等。
除了地方历史文化墙外,白云湖小区还建有党建文化墙和家风家训文化墙。党建文化墙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宗旨和发展为主;家风家训文化墙则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风为特色。一幅幅别具特色的文化墙,既美化了小区环境,又传播了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新文明新风尚,真可谓是“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亲眼见证了老旧小区一草一木的改变,以及处处突显出的文明和谐景象,居民纷纷表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不断提高。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十大民生实事和年度重点工作,接下来,曾都区住建部门及相关单位在做好改造规划“加减乘除”工作的同时,还将致力于营造和谐的施工环境,进一步打造美而精的特色小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满意,从而为建设美丽幸福曾都作出积极贡献。(通讯员江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