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建党百年,强国有我作文,建党百年,强国有我的征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建党百年,强国有我作文,建党百年,强国有我的征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建党百年,强国有我作文,建党百年,强国有我的征文

“建党百年”“双减”“破防”“强国有我”……2021年度热词出炉——

你的年度热词是什么?

“建党百年”“觉醒年代”“双减”“元宇宙”“躺平”“破防”……过去一年,哪些心潮澎湃的瞬间和难以忘怀的词语,最能代表你的2021年?

《咬文嚼字》、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语言文字周报》等多家机构日前纷纷公布2021年年度热词。从“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到“十大网络热议语”等,各类盘点不仅总结了过去一年流行的热门词汇,也见证了2021年的社会变迁,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的精神状态。如何看待这些热词?我们从中能感受到怎样的时代脉搏?

2021年9月1日,广西梧州商贸学校2000多名新生在操场上摆成“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字样和心形图案。何华文摄(人民视觉)

家国情怀强势回归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 *** 迎来百年华诞。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21”中,经网友投票、专家评议,“建党百年”当选年度国内词。

入选年度榜单的流行语中,还有不少词与此相关,成为“红色年”的语言印记。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觉醒年代”“强国有我”“小康”“赶考”“赓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反映了大众对国家叙事的强烈关注。

社会心理观察员、曾担任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周若愚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看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词的流行,带来了思政课质量的提高。他告诉记者,过去很多思政课以传统理论为主,内容比较空泛,如今,“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伟大的社会实践成果让思政课可以紧跟时事,聚焦当前社会的改变和所要迎接的挑战。“这能让大众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周若愚说。

2021年,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热搜贯穿全年。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与夸克APP联合发布的《中国Z世代智能信息全域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统计显示,《觉醒年代》《革命者》等主旋律影视作品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年轻人搜索原型人物、语录、壁纸、表情包等,通过追剧学习党史知识,或者开展红色旅行线路等方式,来表达对党和国家、对革命先辈的爱与敬仰。

“90后”男孩小许就是其中一员。看完《觉醒年代》,他被陈延年、陈乔年的英雄事迹感动:“他们那么年轻却那么无畏,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2021年7月1日,他和小伙伴特意坐高铁从湖南长沙到安徽合肥,前往延乔路“打卡”。一到延乔路,小许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延乔路路牌上插满了国旗,周围一片花海,卡片、信纸上写满了“这盛世如你们所愿”“强国有我”等话语。“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来这里纪念他们,这大概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吧!”小许感叹道。

2021年,河南遭遇特大洪灾,某国产运动品牌捐赠5000万元物资低调赈灾,网友得知后纷纷涌入该品牌线上线下门店,“野性消费”成为年度流行语。在直播间一口气抢了三双鞋的小李告诉记者:“现在国货品质提高了不少,物美价廉,买了不亏。对于这种不求回报做慈善的良心企业,就应该支持一把!”

《研究报告》提出,更强的时代自信引发了家国情怀在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的强势回归。年轻人“追剧式”关注国家大事,为革命先辈、奥运健儿、航天英雄应援“打call”,将民族自豪感和对英雄的仰慕投射其中。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北京大学,剧中主要演员与北大学生同台演出。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呼应人民群众关切

“你打了几针?”2021年,人们有了新的问候形式。家住山西晋中的梁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全家都已经接种了三针!国家政策好啊,给我们免费打疫苗。”截至2021年12月25日,全国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人数已超12亿。“疫苗接种”“动态清零”等与抗疫相关的词也成为年度热词。

有序应对疫情防控,稳妥处置自然灾害,2021年,国家不断推进科学社会治理,尽显中国智慧。“治”当选“汉语盘点2021”国内年度字,引起很多人共鸣。

“我对‘双减’这个词体会最深。”孩子在北京已经上小学的田女士表示,“双减”政策落地后,自己“解放”了,孩子也更开心了:接送孩子时间和自己上下班时间同步了,再也不用每天卡着时间奔走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孩子在学校就完成了作业,回到家后会主动要求看课外书,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孩子有更多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学习乐器、锻炼身体。“对于我这样不愿意‘鸡娃’的家长来说,‘双减’政策简直是及时雨。”田女士说。

对很多经常上网的人来说,2021年最大的感受之一,是网络环境更清朗了,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家网信办开展的“‘清朗’行动”。“整治网上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算法滥用行为”“打击网络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整治未 *** 络环境”“整治PUSH弹窗新闻信息突出问题”“规范网站账号运营”“整治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等在内的专项行动全面展开,网络违法违规问题得到整治。“曾几何时,网络一片乌烟瘴气,咒骂爱国人士、质疑英雄先烈、攻击祖国的大有人在。而今,在网信办坚持不懈的巨大努力下,一批违法网络账号被关、侮辱英烈的网民被判刑,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北京春林律师事务所主任庞九林感触颇深。

2021年4月,公安部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5月,公安部刑侦局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这些措施通过普及反诈知识提醒广大群众谨防上当受骗,2021年也因此成为“反诈”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潘就经常接到诈骗电话。据小潘讲述,某一天,一个能准确说出她身份证号的“客服”称她的某个金融账户风险高,要求注销,并加QQ进行语音指导。直到对方让她“先转钱”,小潘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了,“后来就赶紧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庞九林表示,网络诈骗手段多样,打击难度大、成本高,而追回赃款的机会微乎其微,因此,减少受害的最好方式就是预防,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周若愚指出,“双减”“清朗行动”“反诈”“三孩”“双碳”等体现社会治理的词走红,反映了国家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重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作出改变。

呈现社会情感流动

“破防了!”打开网络平台,经常能看到网友发出这样的感叹。不久前,某视频网站发布2021年度弹幕“破防了”。在各大机构公布的年度热词中,“破防”也频频上榜。

这个源于网络游戏中“技能被破坏、防御被破除”的词语,越来越多地被网友用来比喻“心理防线被攻破、内心受到触动”。从自媒体到官方媒体,从视频弹幕到微博互动,“破防”在2021年顺利“出圈”,在不同年龄层传播,成为一句流行语。无论是张桂梅校长贴满膏药的双手,还是河南暴雨中普通人之间的暖心互助,抑或是高考考场外父母举起的“不管你考得怎么样,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的纸牌……过去的一年中,那些让人瞬间“破防”的画面,成为难忘的回忆,呈现出整个社会的情感流动。

“‘破防了’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年轻人强烈的共情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孙萍分析,一“破”一“防”,皆为动词,又有“攻”“守”矛盾之意,生动地展现了年轻人的情感激荡和文化共鸣。

对程序员小潘来说,“内卷”和“躺平”最能概括自己2021年的心境。“内卷”在2020年就曾入选“十大流行语”榜单,2021年继续流行。随着社会“内卷”的日益严重,反“内卷”的“躺平”也开始走红。小潘告诉记者,自己刚入职时,每天大概晚上八九点下班,而随着同事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自己不得不突破晚上9点下班的极限,经常晚上11点才下班。深感“内卷”之苦的她正在考虑跳槽,“找一个稍微可以‘躺平’的公司”。小潘说:“‘躺平’不等于放弃奋斗,更多是一种解压和调整,但是高度‘内卷’,以高昂的身心代价换取不对等的回报没有必要。”

不喜欢结交新朋友、不喜欢主动跟人打招呼、与人交谈时不敢直视对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社交中产生焦虑,成为“社恐”。与之相对,有的人可以在陌生的环境中游刃有余、毫不胆怯地开展社交,被称为“社牛”。

“从‘社恐’到‘社牛’,可以看出年轻人在努力调整心态对抗恐惧。”周若愚认为,“社恐”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庞大和精细化,每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面临的社交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害怕自己犯错,于是就产生了“社交恐惧”;而“社牛”一词的出现,恰恰体现了“社恐”们潜意识里追求人际交往的成功,渴望成为“社牛”。

还有一些热词代表着大众过去一年的心绪与共鸣:用来表达崇敬、赞美的“YYDS”“绝绝子”,幽默感十足的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盘点年度字词,不仅能观照现实,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已经过去的2021年,在2022年继续砥砺前行。(记者 乔 彩)

来源:新华网

更多建党百年,强国有我作文,建党百年,强国有我的征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