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转衰,此刻的大唐不但人口锐减(由之前的890万户锐减到190万户),而且藩镇割据严重,中央威权不再,大唐眼看就要日薄西山、飘摇欲坠,然而它却并未像大多数朝代一样很快消亡,而是又延续了一百五十二年,占了大唐国祚的一半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产生,在小编看来并非所谓的江南地区未被波及、藩镇割据导致权力平衡等客观条件,而是要归功于那些名将贤君。
中唐十大名将
第一、汾阳郡王郭子仪
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首功之将,中唐诸将皆受过郭子仪领导,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唐名将第一人,留有单骑退回纥、醉酒打金枝的典故。
郭子仪有四大功绩:拥立唐肃宗李亨登基,稳定唐王室;收复河北、河东,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出镇绛州,平定太原、绛州兵变;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击溃吐蕃,稳定关中。
郭子仪历任兵部尚书、门下平章事、代国公、汾阳王,被唐德宗尊为“尚父”。去世后,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郭子仪画像
第二、临淮郡王李光弼
李光弼,契丹族,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他足智多谋,治军有方,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李光弼有四大功绩: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帅;收复常山郡、怀州,生擒安太清;太原之战,以弱胜强大败史思明;河阳之战再败史思明,保卫潼关。
李光弼历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获赐铁券,绘像凌烟阁。病逝后,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
李光弼
第三、西平郡王李晟
李晟,擅长骑射,勇武绝伦,号称“万人敌”。安史之乱爆发时李晟27岁,只是西北边镇的一员裨将,没能赶上平定安史之乱。但之后的20年,李晟坐镇西北边陲,多次击败党项、吐蕃的入侵,为郭子仪、李光弼后第一良将。
李晟的功绩主要有四:生擒吐蕃堡帅慕容谷钟,解灵州之围;率军平定河朔三镇叛乱;大败魏军杨朝光部,于临洺击破田悦;平定朱泚之乱,收复长安。
李晟历任右金吾卫大将军、尚书左仆射、诸道兵马副元帅、太尉兼中书令。去世后,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德宗庙廷,入凌烟阁。
第四、咸宁郡王浑瑊
浑瑊,铁勒族。先后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部将,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他精通骑射、武功过人,时人常将其与金日磾相提并论。
浑瑊主要功绩有:转战西北,大破东突厥叶护阿布思;九门之战中射杀叛军骁将李立节,并参与收复两京、讨伐安史叛军的战争;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屡破吐蕃、回纥;血战奉天,讨平李怀光叛乱。浑瑊历任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检校司空、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去世后获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德宗庙廷。
第五、北平郡王马燧
马燧作为平定二帝四王之乱的三将之一,是安史之乱后中唐最能打的名将,其战功赫赫,时任吐蕃大相尚结赞都曾称赞他说:“唐之良将,李晟、马燧、浑瑊而已。”
安史之乱爆发时,他正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四年后迁河东节度使。
作为一员纵横沙场30余年的宿将,马燧至少有三大战役打得极为惊艳。
这便是大败汴州节度使李灵曜之战、吊打魏博节度使田悦之战、平定河中李怀光之战。
马燧病逝后,被追赠太尉,谥“庄武”,入凌烟阁。
因其轻信吐蕃,力赞平凉之盟,致使唐朝会盟副使及将士多人被俘,所以小编把他位列浑瑊之后。
第六、南康郡王韦皋
韦皋,在唐蕃第二战场重创吐蕃,其“功为西南据”,出镇蜀地二十一年,稗史称他是诸葛亮转世。
主要功绩:泾原兵变时,起兵举义,力抗叛军;出镇蜀地,打击吐蕃;保障西南边陲,重启南方丝绸之路。
韦皋历任奉义节度使、左金吾卫大将军、剑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中书令、检校太尉。去世后,获赠太师,谥号“忠武”。
第七、大宁郡王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铁勒人,安史之乱时,随郭子仪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他骁勇果敢,逢战必跃马横枪争先入阵,战功显赫,威震敌胆。又与回纥关系良好,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二女与回纥和亲。
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一家死难达46人,可谓满门忠烈。同罗之战斗,其子仆固玢兵败投降,后又乘机逃回,仆固怀恩竟然怒斥其子,当众斩首,大义灭亲之举令人感慨。
平乱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屯汾州。后因被宦官骆奉先陷害,被逼叛唐,不久病死,代宗听到消息后,遗憾说“怀恩不是反贼,只是被左右所误导了”。
仆固怀恩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首功将之一,因其最终反唐,所以只把他列到第七。
第八、扶风郡王马璘
马璘出身将门之家,扶风人,祖父马正会,父亲马晟,都是唐初名将。
马璘主要功绩:统精兵三千,至凤翔镇护驾勤王;昭觉寺之战,率五百人突入史朝义十万叛军中,取得大捷;镇守西北,多次与吐蕃交战,互有胜败。
马璘历任左金吾卫将军、镇西节度使、泾原节度使、尚书左仆射。去世后获赠司徒,谥号“武”。
第九、凉国公李愬
李愬有谋略,善骑射,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为元和中兴时期顶级名将,与李光颜并称“元和双壁”。
主要功绩: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大败平卢李师道叛军,连战皆胜。
李愬历任坊、晋二州刺史、唐邓节度使、同平章事、昭义节度使。
病逝后,获赠太尉,谥号“武”,配享宪宗庭庙。
第十、陈国公李光颜
李光颜,突厥人,原名阿跌光颜,因功赐姓李。
李光颜出身将门,勇健善射,历任忠武节度使、义成军节度使、邠宁节度使、司徒兼侍中。
主要功绩:讨伐淮西叛镇吴元济;征讨李师道,屡破平卢兵;征讨成德叛藩王廷凑。
去世后,获赠太尉,谥号“忠”。
四大中兴之君
第一、唐宣宗李忱
李忱,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李忱喜读《贞观政要》,即位后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他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打击不法权贵、外戚。他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
李忱为人明察沉断,从谏如流,恭谨节俭,且惠爱民物。他在位期间,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史称“大中之治”。
司马光对其评价:“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唐宣宗李忱
第二、唐宪宗李纯
李纯,唐顺宗李诵长子,是唐朝后期最牛的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基本把所有藩镇打了一遍。
李纯的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史称“元和中兴”。二是平定藩镇,使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势力得到极大削弱。
苏辙对其评价:“唐玄宗、宪宗,皆中兴之主也!”
唐宪宗李纯
第三、唐武宗李炎
李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朝第十五位皇帝。
李炎继位后,任用李德裕为相,外攘回纥,内平泽潞。他打击佛教,扩大税源;淘汰冗官,制驭宦官,加强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唐武宗李炎
第四、唐代宗李豫
李豫,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
李豫为人仁孝温恭。肃宗称帝后,他被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李豫继位之初,定计诛杀权宦李辅国、鱼朝恩及宰相元载,被苏辙称赞是“去三大奸如杀犬羊”,能使“中外不惊,上下厌服”。军事方面,一手组建神策军,对于各个藩镇,采用既拉拢又恐吓的态度,稳定局面;政治经济方面,任用杨绾为相,改革漕运、抑制盐价、粮价,安定社会。
唐代宗李豫
欧阳修对其评价:“代宗之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
奇迹终归还是要由人去创造,客观条件只是崇山峻岭中的一道山梁,大唐能续命百年,靠的还是这些明君贤臣,诸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