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热点生态环境问题,2021生态热点事件及点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热点生态环境问题,2021生态热点事件及点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热点生态环境问题,2021生态热点事件及点评

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资格赛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举行。新华社发

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唐克镇白河牧场的黄河出川口 新华社发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COP15第二阶段全体会议上,与会代表鼓掌庆祝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新华社发

不平凡的2022年落下帷幕,忙碌而充实的一年就此别过。一年来,我们继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继续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这一年,里程碑式的大事、要事层出不穷,深感欣慰的小事、身边事同样不胜枚举。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本报,通过分析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等官方文本,开展新闻媒体的词频和主题聚类分析,根据词频热度和公众关注,共同甄选出十个生态环境领域热点。让我们跟随十大热点,细数2022年生态环境领域那些值得记住的喜悦与振奋、荣誉与自豪,以及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坚韧与激昂。

① ***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

这一年, *** 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 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7月29日,由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的《 ***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核心内容拓展为“十个坚持”,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系统性和创新性。该书既是深入学习领会 *** 生态文明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也是研究宣传阐释 *** 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载体。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社会各界迅速掀起学习贯彻 *** 生态文明思想的新热潮,自觉做 *** 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有力推动 *** 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生态环境保护注入强劲动力。

②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这一年,美丽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党的二十大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不断拓展和丰富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和路径。各级党委 *** 及有关部门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国各地加快形成点面结合、多层推进的美丽中国建设工作体系,浙江、江苏、山东、四川、福建、江西、广东等省份和杭州、深圳、宁波等城市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建设美丽中国的地方实践典范,美丽中国百人论坛年会在江西赣州成功举办,发布《美丽中国在行动2022》等研究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氛围。

③ COP15(《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这一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开启新征程。担任COP15主席国以来,中国一直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推动各方凝聚共识,以强有力的政治意愿和务实行动推动COP15进程。 *** 主席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12月7日至20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围绕“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引领近40个缔约方、利益攸关方宣布一系列重大行动与承诺,历史性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立“3030”目标和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指引国际社会携手遏止并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现状,擘画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蓝图,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同时,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扎实成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五小虎”出镜迎虎年、“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都表明中国大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正在逐步展现。

④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这一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效能进一步彰显。 *** 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 *** 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制度性保障。6月2日,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部完成,标志着自2019年7月启动的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圆满完成。两轮督察受理群众环境问题举报28.7万件,完成整改28.6万件,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集中公开曝光262个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出警示震慑作用。同时,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也在系统谋划,以切实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形成工作合力。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等18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权责明晰、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⑤ COP2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

这一年,COP27向正义迈出重要一步。11月6日至20日,COP27以“共同落实”为主题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会议聚焦《巴黎协定》务实履行,达成了相对平衡的一揽子成果,释放了坚持多边主义、合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积极信号,特别是就损失与损害资金作出框架安排,有力回应了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诉求,是气候峰会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反映出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进展和成果,深入参与近百项议题谈判磋商,坚决维护我发展权益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积极为解决难点问题提供建设性搭桥方案,体现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

⑥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这一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由理念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的必然选择。6月10日,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该方案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减污和降碳的目标有机衔接,切实发挥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并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协同促进低碳发展,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浙江首创减污降碳“双指数”,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区域指数和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实现对减污降碳进展和效果的量化评估,为持续完善减污降碳工作提供决策指引。

⑦ 黄河保护法

这一年,黄河保护正式步入法治化轨道。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作为我国第二部流域专门法律,它紧紧抓住黄河保护主要矛盾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以法之名护佑母亲河安澜。6月和8月,生态环境部分别联合相关部门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针对黄河流域治理难点痛点深入攻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⑧ 新污染物治理

这一年,新污染物治理扎实起步。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新污染物,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是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新污染物治理,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该方案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理念,以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为核心,采取“筛、评、控”和“禁、减、治”的总体工作思路,提出加强治理的目标任务,并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形成贯穿全过程、涵盖各类别、采取多举措的治理体系,以期加快补齐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短板。四川、黑龙江、陕西、海南、山西、广西、江苏等省份陆续印发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在相关领域积极探索实践。

⑨ 绿色冬奥

这一年,北京冬奥圆满兑现绿色办会庄严承诺,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冬奥会。为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原有奥运场馆被充分改造利用,新增场地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影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用“张家口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赛时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此外,在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⑩ 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新模式)

这一年,EOD开发新模式由试点项目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作为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开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创新性开发模式,EOD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3月1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八大领域项目,并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提供更加精准的资金支持。4月28日,生态环境部批准58个项目开展第二批EOD试点,以两批试点项目作为依托,推动EOD模式深入实践。同时,加快推动“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积极扩大生态环境有效投资,增加绿色资产。

更多热点生态环境问题,2021生态热点事件及点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