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烟台黄海和渤海交界处在哪,烟台黄海和渤海的分界线在什么地方,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烟台黄海和渤海交界处在哪,烟台黄海和渤海的分界线在什么地方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烟台黄海和渤海交界处在哪,烟台黄海和渤海的分界线在什么地方

非凡十年·城市面孔

十年,历史长河里的一瞬间。但就在烟台黄渤海新区,这片充满希冀和活力的热土,已然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

这些变化,蕴含在一组组数据中: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是2012年1000亿元的2倍;拥有市场主体6万多户,是2012年1.9万户的3.3倍;高新技术企业392家,是2012年45家的8.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870元,是2012年38274元的1.7倍。

这变化,更跃然于眼前:

现代产业体系强劲有力,产业首位度更加凸显;创新生态一流布局,创新驱动力全面增强;项目引进建设“双提升”,发展新动能加速聚集;开放大门越敞越开,发展新活力不断释放;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既有“国际范儿”又有“烟火气”;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绘就百姓生活幸福底色。

积淀、成长、迭代、新生。从时间轴回看,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十年时间中,烟台黄渤海新区已然汲取了阔步向前的磅礴力量,迸发出澎湃的动力与活力。

这力量,是这片热土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敢为人先的气魄、迎难而上的决心、实干苦干的劲头,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书写发展新篇章的生动诠释。

这力量,更隐藏着这片区域主动扛起“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与责任,瞄准建设烟台市现代化滨海新区,奋力推动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城市品质等方面建设,助推“烟台万亿GDP之城”目标早日实现的更大雄心。

看,一个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城市发展能级全面跃升的“新区”正阔步走来!

瞄准高端化集群化

产业首位度成色十足

继5月13日空天海装备智造城首场云端招商大会上首批4个项目签约入驻后,9月23日的空天海装备智造城招商发展大会上,15个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三航产业”项目“组团式”签约,掀起了产业园建设的 *** 。

作为新区重点谋划的第二批十大制造业特色产业园之一,空天海战略装备制造产业园是“空天海国家战略装备智造城”核心区的先导板块,目标是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装备制造基地。截至目前,产业园已累计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150亿元。这些项目中,三航智能装备产业园、氢能装备产业园、航天装备检测等首批签约项目,正在办理开工手续,预计年底启动建设。

一个产业园就是一条产业链,聚焦拉长产业链条、做强产业集群,烟台黄渤海新区先后谋划推出了高特纤维应用制造、精工装备产业园等两批次20个“新一代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区”,涵盖新材料、8K、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未来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产值突破4000亿元。目前,已有3个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开工建设、年内计划开工8个。

38年的披荆斩棘、铿锵前行,烟台黄渤海新区在产业培育上,已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径:

始终坚持产业立区战略,坚定不移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特别是最近几年,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主线,以打造烟台市先进制造业先锋示范区为目标,持续加大优势产业和产业链培育,加快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全力构建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

一组数据足以管中窥豹:2012年,该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00亿元,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2亿元。

“短短十年时间,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增长,得益于厚植产业根基和培强产业优势的不懈努力。”烟台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尤其是自2018年以来,该区谋划实施先进制造业卓越集群培育行动计划,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3.4%。在全市率先组建“链长制”办公室,集中做强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主导产业及16条细分产业链,2021年五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2100亿元、增长9%。加强产业集群谋划和整体包装策划,大力实施骨干企业牵引专业园区建设行动,规划启动两批20个“新一代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建设,未来产值突破4000亿元。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1110”行动,新增各类金融机构26家、总数达到128家,是建区以来提升最快的时期。

短短十年时间,产业发展量质并进,产业实力持续提升,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质量产业“雁阵”振翅齐飞,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潜力和韧性。

聚焦高层次高能级

创新生态圈生机盎然

八角湾畔,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一期、国际科创中心一期等项目建成投用,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等项目在建,一个创新策源地加速崛起。

磁山脚下,万华化学全球研发中心、现代汽车(中国)研发中心、张裕国家级葡萄酒研发中心等多个高端研发平台交相辉映。

创新是第一动力。烟台黄渤海新区谋划启动了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黄石湾海洋经济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两区两廊”建设,加快构建大实验室、关键共性技术和转化、企业创新、科技孵化、国际科创、科技服务等科创平台“六大体系”,高层次创新格局已然成型,并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劲引擎。

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目前,该区市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363个,是2012年52个的7倍。随着这些科创平台的建成投用,它们对于人才聚集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拿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来说,目前该校已与万华化学、中集来福士、东方电子等8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建设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20余个,研究院把企业的难题变成自己的课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企业的产品,“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入选首批自贸创新案例。

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2018年以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4家、总数达到392家、占全市1/4,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7家、总数达到820家、占全市近1/3;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均占全市1/3,省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48家,占全市1/4,省“专精特新”企业134家、占全市近1/4,2021年在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先进县(区、市)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二。

高水平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近三年获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33个,两项成果入选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万华化学连续三年获省科学进步一等奖,正海生物等9家企业获省科学进步三等奖。荣昌生物2021年获批上市全省仅有两款国家一类生物新药,泰它西普是全球首个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双靶标生物新药,维迪西妥单抗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上市的ADC新药。

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聚集。国家级、省级人才数量占全市1/3,初步形成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融合的生动局面。全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0万人,拥有合作院士20多人,高端人才密度位居全省前列。

对标市场化国际化

一流营商环境彰显强大“磁力”

一座城市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投资、关乎美誉度、更关乎未来潜力。

十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聚焦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能级跃迁,在“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持续发力,城市吸引力与感召力愈加强大。

数字为证:2012年,该区拥有市场主体1.9万余户。如今,该区共有市场主体6万多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54家,产值过百亿企业6家、过十亿企业33家、过亿元企业178家。

让“硬环境”更美好,烟台黄渤海新区不断完善城市建设,加快实施城市更新,高标准推进城市开发,城市功能与形象显著提升。

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自今年6月份正式投用以来,已经承办了29场大型展会、重要会议和高峰论坛。目前还在接洽多个国际、国家级的会展活动。这座镶嵌在烟台黄渤海新区 *** 滩畔的云浪银贝已经成为烟台全域各类高标准、大规模展会的首选。

以会展中心为原点,旅游文化中心、产业文化中心,包括威斯汀酒店、凯悦嘉轩酒店、雅乐轩酒店等酒店在内的星级酒店群也正加紧建设中。未来,这里将形成集国际酒店、会展服务、商务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业态服务综合体及会展旅游接待集群,持续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扬帆广场时光塔、业达城市广场、亚东文创园、城市党建学院等城市更新项目的加速推进和投用,也充分彰显了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城市吸引力。该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城市更新和“三闲处置”三年行动,2018年以来启动城市更新重点项目153个、建成投用17个,累计盘活闲置土地2.5万亩、闲置厂房和楼宇60万平方米。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潍烟高铁烟台西站正加紧建设中,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填补烟台西部区域没有高铁的空白,实现3小时直达北京的快速通行,同时与紧邻的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烟台港西港区、疏港高速共同构筑形成空、海、铁、公多位联动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与“硬环境”的改善同频共振的,是“软环境”的不断优化。

烟台黄渤海新区持续深化改革,通过开展集成式改革、首创性创新、差异化探索,开创了多个全国、全省第一,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全国首创推出“跨国办”模式,境外投资者不出国门,快速获得境内市场主体资格;全国首创“全链条全周期供地管理模式”,实现“拿地即开工”;全国首创“四书合一、三一审批、一链办理”新模式……

烟台黄渤海新区正以愈加优质的营商环境,让这片区域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

立足共建共享

百姓幸福底色越来越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回顾十年,烟台黄渤海新区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提高“民生质量”,惠民脚步越来越快,惠民之路越走越宽。

看医疗,刚刚开工不久的烟台八角湾国际医院,按照公立三甲综合医院标准建设,主要布局门诊医技、住院、发热门诊、教学科研等功能建筑,将打造一座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立足烟台、辐射胶东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已经开工建设的玲珑·英诚国际医院,规划床位1500张,将建设国际医院、康复医院和高端医养中心三大板块。大季家医院二期动工,预计2024年建成。

看教育,烟台黄渤海新区立足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正以一个个学校的加速建设为区域环境加码。去年9月份,王懿荣高级中学建成招生,一举结束了烟台黄渤海新区近二十年只有1所公办高中的历史。此后,谦益小学、北屯小学、澎湖小学、福莱山小学、育黎小学、依云小学等学校相继投用。2018年以来,该区累计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20所;探索推行国企举办公办幼儿园,建成启用20处公办幼儿园。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烟台黄渤海新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满足教师培训培养、学校品牌打造等需求。同时,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校、名生“四名工程”,通过设立区级成果奖、建立名师工作室、搭建展示平台等举措,打造一流名师队伍。

看公共文化服务,黄渤海新区从区级、镇街、社区三个层面打造了立体化、网格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其中,区级高起点建设综合性、多功能大型文化中心——福莱山市民文化公园,拥有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7个单体建筑及露天剧场等10余个主题广场。4个镇街均建成包含图书室、共享工程服务室、培训室、活动室、演艺广场“四室一场”的综合文化站。该区村居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标,基层文化设施的规模和档次全面得到加强。此外,建有6个城市书房、53个图书流通服务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上一个非凡十年,已然走过;

下一个精彩十年,值得期待。

烟台黄渤海新区将以实干的心态、赶考的状态、奔跑的姿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为烟台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贡献力量。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童佳怡 通讯员 郭传义 姜乾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赵峻生

审校:王蕾

更多烟台黄海和渤海交界处在哪,烟台黄海和渤海的分界线在什么地方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