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百变歌后梅艳芳书,百变歌后梅艳芳是哪一期,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百变歌后梅艳芳书,百变歌后梅艳芳是哪一期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百变歌后梅艳芳书,百变歌后梅艳芳是哪一期

只要谈到八十年代香港流行音乐的“黄金岁月”,梅艳芳肯定是绕不开的话题。她和校长、哥哥,还有许冠杰、陈百强、林子祥、徐小凤,以及后来的张学友、刘德华等这些歌坛巨星,共同见证了港乐在华人音乐圈的最辉煌时刻。

除了独具特色的女中音,实力超群的唱功和演绎,以及众多流传广泛的经典歌曲外,梅姐的另一个独步歌坛的绝技就是百变造型。从85年第一次与刘培基合作《似水流年》专辑的“中性”形象开始,到86年的《坏女孩》、《妖女》的“前卫” ,87年的《似火探戈》、《烈焰红唇》的“性感”,每张唱片都呈现了不同的造型,这些大胆的形象和前卫的服饰,不仅引领了香港流行音乐的潮流,更造就了她在香港歌坛独一无二的“百变天后”地位。

1988年初,他和哥哥出演的电影“胭脂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拿到了港台两地的“四料影后”,她在电影里的古典形象也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借助电影的热映,唱片公司很快就帮她制作并发行了《梦里共醉》专辑,推出后受到了市场和歌迷的欢迎,迅速成为当年的热卖、热播唱片。同年,中唱广州公司将其引进到内地,是她第一张在内地发行的引进版唱片,对内地歌迷也影响深远。今天,就和朋友们分享梅姐这张发行于1988年8月,她的第9张粤语录音室专辑-《梦里共醉》。

梅姐的前三张《心债》、《赤色梅艳芳》、《飞跃舞台》,和多数香港歌手一样,也用主打歌来做专辑名称。但从85年的《似水流年》开始,到87年《烈焰红唇》的5张专辑,除《坏女孩》外,其余专辑都只用“梅艳芳”作为专辑名称,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的香港乐坛也算是独树一帜。

《梦里共醉》,不仅再次用主打歌作专辑名称,在形象上也一改此前的前卫、时尚、性感造型,转向复古的古典形象,让人耳目一新。这是一张好听、耐听、制作精良的唱片,配合封面的形象,歌曲也走的是复古路线,以慢歌为主,编曲有老上海滩的“ *** ”味道。

全碟11首歌,除黎小田原创的“心肝宝贝”外,其余都是改编歌,原曲多改编自欧美的流行歌。唱片的幕后制作团队,除我们熟悉的黎小田、刘培基外,还有很多来自菲律宾的香港本地乐手帮忙伴奏,混音和摄影由日本完成,足见华星公司对专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心力。

唱片发行了两个不同的封面版本,一版是大家比较常见的彩色封面,另一版用的是梅姐倚靠着钢琴的黑白照片。这样的做法,在梅姐的专辑里并不是第一次用到,在87年的《似火探戈》就曾发行过两个不同封面的唱片。

当年香港唱片公司非常喜欢这样操作,尤其是华星公司。常见做法是同一张唱片发行不同颜色的黑胶,或同一张唱片用不同的封面。除梅姐的这两张唱片外,另一张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张国荣在1986年发行的《Stand Up》专辑,共出版了绿、黄、紫、黑4种不同颜色的黑胶。

《梦里共醉》专辑的黑胶唱片,除了一般唱片都有的歌词本、歌迷会申请表外,舍弃了常见的黑胶海报,换成了6张单独相片组成的联排明信片,收齐两个版本黑胶的歌迷,就能够集齐梅姐2款12张彩色和黑白的相片。

唱片制作团队:黎小田监制

录音:TOM BROWN/潘家森(香港BALI录音室)

混音:玉川俊雄(东京Music Inn录音室)

吉他:Jose Villanueva/Fuego Solis Guillermo

键盘:Alexander Dela Cruz/Ernesto Maurice Corpus/黎小田/赵增熹/赵文海

鼓手:Nicanor D Lede *** a/张键波

贝斯:Ruby Marinito/ S.Balbuena/林志宏/梅启新

双簧管:陈国昌 弦乐:熊宏亮弦乐团

美术指导:刘培基 摄影:塚田和徳

A1、梦里共醉

曲:David Byrne 词:黎彼得 编曲:赵增熹

主打歌“梦里共醉”改编自87年上映,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经典电影《末代皇帝》主题曲。电影配乐是由日本音乐人坂本龙一和David Byrne共同完成的,David Byrne是80年代英国新浪潮乐队Talking Heads的灵魂人物。与坂本龙一的作品相比,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David Byrne作曲的主题音乐-“Main Title Theme (The Last Emperor)”,一首魔幻又洗脑的上头音乐,非常好听,有一种很另类的中国民乐味道。我在前面第96期分享过这张电影原声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阅。

梅艳芳改编的“梦里共醉”,保留了原曲经典的编曲风格,几乎没有做太多的改动。填词的黎彼得,一改其擅长的俚语搞笑风格,很严肃地创作了这首经典的粤语歌词。梅姐更没有辜负原曲和填词人的创作,用她精彩的演唱,将听者带进了一个如痴如醉的梦境。另外,这首歌也被用作了当年在香港上映的《末代皇帝》香港版电影主题曲。

A2、Stand By Me

曲:Ben E.King/Jerry Leiber/Mike Stoller 词:陈少琪 编曲:黎学斌

原曲:Ben E. King的“Stand By Me”

这首由美国著名的Soul歌手Ben E. King在61年演唱的经典歌曲,自出世以来就广受欢迎,被无数歌手翻唱或改编过,在众多的演唱版本里,我最喜欢的是Ben E. King的原唱,以及披头士的约翰列侬在75年的翻唱版本。除梅艳芳外,林子祥在87年的《千亿个夜晚》专辑也演唱过林振强填词“Stand By Me”的粤语改编版-“紧靠一起”。和林子祥相比,我更喜欢陈少琪填词的梅艳芳版本,尤其是歌词部分,完全是站在梅姐的角度述说她的心声,听了特别有感。

A3、爱你、想你

曲:Dave Grusin 词:郑国江 编曲:黎学斌

原曲:Stephen Bishop的“It Might Be You”

这首歌改编自82年上映的,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喜剧电影《Tootsie杜丝先生/窈窕淑男》主题歌,由美国歌手Stephen Bishop演唱的“It Might Be You”。作曲的是著名爵士乐大师Dave Grusin,他是经典电影音乐大师Henry Mancini在爵士化电影配乐方面的继承者,Henry Mancini的配乐代表作有《蒂凡尼的早餐》和《粉红豹》等。我最喜欢Dave Grusin的作品,是他在89年电影《the fabulous baker boys一曲相思情未了》里的配乐。

A4、无人愿爱我

曲:Tokiko Katoh(加藤登纪子) 词:陈少琪 编曲:赵增熹

原曲:中森明菜的“难破船”

“难破船”并非中森明菜原唱,而是加藤登纪子自写自唱的。87年,中森明菜与近藤真彦出现了恋情危机,她翻唱的这首抒发恋情像在海中遇险的船只那样前途坎坷的“难破船”,以深情动人、情感真挚的演唱大受欢迎,成为她的经典代表作。也是从“难破船”开始,中森明菜的形象从开朗与热情逐渐转变为悲情与哀伤。

梅姐的改编和演唱一点也不输给中森明菜,她们的声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种难忍、不舍却又无奈的忧愁和哀伤,貌似淡淡,却实质浓烈,有过相同感情经历的人,应该最能体会其中味道。和“Stand By Me”一样,这首歌除梅姐外,香港歌手甄楚倩也演唱过林振强填词的粤语改编版“难破船”。但作为一首自白式的歌曲,我更喜欢陈少琪的歌词和梅姐的演唱。

A5、豪门怨

曲:S. Sondheim 词:潘源良 编曲:Jose Villanueva

原曲:Judy Collins的“Send In The Clown”

“Send In The Clown”是73年音乐剧《A Little Night Music小夜曲》的经典曲目,舒缓的旋律,悠扬悦耳,很有代入感,能让听者有一种“时光倒流70年”的感觉。最早演唱的是英国歌手Glynis Johns,其后Judy Collins、Sarah Vaughan和Barbra Streisand也都翻唱过,又以75年Judy Collins在其专辑《Judith》里的演唱最为流行。91年,在《亲密爱人》专辑里,梅姐再次改编了这首歌,演唱了由小虫填词的国语版“难怪忧伤”。

B1、不如不见

曲:D.Henley/G.Frey 词:潘伟源 编曲:伦永亮

原曲:Eagles的“Desperado”

Eagles老鹰乐队的这首“Desperado”,收录在73年他们的第二张专辑,也是除了“Hotel California”外,他们最为人熟知的经典歌曲。伦永亮的编曲和梅姐的演唱很契合潘伟源新填的粤语歌词,传达了和原曲不一样的味道,但作为老鹰乐队的死忠粉,我还是更偏爱他们的“Desperado”。

B2、Well Be Together

曲:Sting 词:潘伟源 编曲:梁伟基

原曲:Sting的“Well Be Together”

我对起源自牙买加的雷鬼音乐(Reggae),一向不是很受用,喜欢的歌手乐队不多,除了Bob Marley鲍勃·马利、The Police警察乐队、Sting斯汀和UB40外,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梅姐演唱、梁伟基编曲的这首“Well Be Together”,虽然歌名没有改,但和Sting原曲差很远,走的是她拿手的劲歌路线,少了很多Reggae特有的节奏韵味。虽然,我不是特别喜欢Reggae,但同样也很难接受梅姐对这首歌的改编。

B3、心肝宝贝

曲/编曲:黎小田 词:黎彼得

作为专辑唯一的原创歌曲,黎小田+黎彼得的合作,在这首“心肝宝贝”里确实擦出了火花。不论是旋律、歌词,或者梅姐的演唱都很契合专辑的复古主题。对于听惯或看惯梅姐劲歌热舞的歌迷,这首清新的“中国风”歌曲,让人听到了梅姐不同的另一面。

B4、热溶你与我

曲:Randy Newman 词:黄霑 编曲:Alexander Dela Cruz

原曲:Joe Cocker 的“You Can Leave Your Hat On”

在歌词本及唱片标签,都标明这首歌是黎小田作曲的,但如果你去找86年Joe Cocker 演唱的“You Can Leave Your Hat On”来听听,就知道应该也是改编歌。即使不是全曲改编,至少主要的旋律和节奏部分都采样自“You Can Leave Your Hat On”。作为专辑里的唯二快歌,相较“Well Be Together”,我更喜欢梅姐在这首“热溶你与我”的演绎。

B5、玫瑰、玫瑰、我爱你

曲:陈歌辛 词:黄霑 编曲:Ernesto Maurice Corpus

原曲:姚莉的“玫瑰啊玫瑰”

这首歌是成龙自编自导,他和梅艳芳、午马主演电影《奇迹》的插曲,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应该对梅姐在影片里演唱这首歌的画面还有印象。歌曲的国语版歌名是“玫瑰啊玫瑰”,由吴村作词,最早是40年上映、周璇主演的老电影《天涯歌女》的插曲,原唱者是当时的上海滩歌后“银嗓子”姚莉。

一直以来,欧美和华语音乐之间的交流,多是单向的,华语音乐大量地改编了很多欧美的歌曲,却鲜有欧美改编华语音乐。这首“玫瑰啊玫瑰”算是例外,他是第一首且无数很少的曾被欧美歌手改编的华语歌。在电影《天涯歌女》上映10年后,1951年美国老牌歌手Frankie Laine改编了这首歌,他演唱的英文版“Rose, Rose, I Love You”,迅速在美国走红,一度高居单曲排行榜的第三名。

作为一首经典老歌,除梅艳芳外,潘迪华、凤飞飞、甄妮、林淑娟等很多歌手也都翻唱过,但菲律宾音乐人Ernesto Maurice Corpus的编曲,霑叔的粤语填词,以及梅姐的演唱,让这首粤语版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既保留了上海滩“ *** ”的底蕴,又增添很多香港特色、时尚的Canto Pop元素。另外,在歌词本和唱片标签上,华星公司又犯了和“热溶你与我”一样的错误,将歌曲的作曲标注为“佚名”,真是太不谨慎啦。

B6、富贵浮云

曲:A.Bergman/M.Bergman/M.Legrand 词:黎彼得 编曲:赵增熹

原曲:Michel Legrand的“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

“富贵浮云”,是黎彼得在这张专辑的第三首填词作品,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赵增熹的编曲很精彩,特别是梅姐用两种不同音高的嗓音轮流演唱的方式,更让人拍案叫绝,一句低沉,一句清亮,层层叠叠,交相辉映,听得真爽。

全碟11首歌,成绩最好的是“Stand By Me”,不仅拿下了当年港台的“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还在商台的“叱咤乐坛流行榜专业推介”蝉联了两周冠军,更同时夺得88年度的“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的年度金曲。另外,“不如不见”也在“中文歌曲龙虎榜”上夺冠,“梦里共醉”入选了TVB的“十大劲歌金曲”的季选金曲,还获得了年度的“最佳音乐录影带演出奖”。

最后,说一下这张专辑我收藏的唱片版本,两版不同封面的黑胶唱片和磁带都有,中唱广州公司的引进版磁带也收了。虽然,缺了当年发行的首版CD,但不遗憾,符合我“捡漏”的淘碟原则,追求而不强求。

更多百变歌后梅艳芳书,百变歌后梅艳芳是哪一期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