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23年3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1.《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 著中国人现在不自由,不平等,国势衰弱,遭人压迫,事事都跟着人家后面跑,那是暂时事;难道中国人五千年来都在跟着人家脚后跟的吗?就算是如此,难道它心中就真的没有一条路线、一个向往吗?一个人在他的生命中,定有他自己所抱的希望与目的。如果没有了,那么他的生命就毫无意义与价值了。国家民族也如此。——钱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存亡危难之际。全面抗战爆发后,钱穆随北大南迁昆明西南联大,继续从事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等论著。1940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在完成《国史大纲》后,钱穆开始着手撰写《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思考绵延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的命运和前途:我们国家民族的生命已经绵延了五千年。但是这五千年生命的意义在那里?价值在那里呢?中国近百年来所遭遇的环境,受人压迫,任人蹂躏,可谓痛苦已极。假如有一时候,中国人又处在独立自由,国势兴隆,幸福康乐的环境下,再让他舒服痛快的过日子;那么这时候,他又将怎样地打算呢?他会又想做些什么呢?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文化真的已经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吗?钱穆先生在书中说:中国文化传统,是有它的希望和目的的。什么是文化?要解答这问题,不单要用哲学的眼光,而且更要用历史的眼光。在《中国文化史导论》的修订版序中,钱穆先生这样写到:本书写于民国三十年中、日抗战时期,为余写成《国史大纲》后,第一部进而讨论中国文化史有系统之著作,乃专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庶易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这是一部“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的力作。本书写作于抗战时期,是钱穆先生在完成《国史大纲》后,首部系统深入讨论中国文化史的经典之作。钱穆先生从地理背景、国家观念、治理手段、经济政策、民族意识、生活形态、宗教思想、文艺学术等方面对中华文化进行评介,兼及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而提出中国文化是“举世农耕和平文化最优秀之代表”。本书有指陈,有回顾,也有展望和预测,集中反映了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本书是商务印书馆新近推出的钱穆经典著述简体横排版之一种。2.《什么是科学》(第二版)吴国盛 著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日本学者西周时懋1874年用来翻译法文science时生造的一个词。随着西学东渐,这个词连同相应的知识、观念、制度一起传入中国。在现代汉语语境下,它主要指自然科学。科学起源于对自由人性的追求和涵养。
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对未知的好奇、以求知为乐趣的自由心态,就没有科学。科学是一个来自西方的舶来品,要理解科学就必须回到西方的语境中。在西方历史上,科学有两个前后相继的形态,第一是希腊科学,第二是现代科学。希腊科学是无功利的、内在的、确定性的知识,源自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这一科学形态的典型代表是演绎数学、形式逻辑和体系哲学。中国文化以仁爱精神作为人性的最高追求,因此从一开始就与科学精神错失。现代科学继承了希腊科学的确定性理想,但添加了主体性、力量性诉求,成为今天具有显著的实际用途,从而支配着人类社会发展、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导力量。现代科学的主要代表是数理实验科学。它通过实验取得科学知识的实际效果,通过数学取得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本书首先梳理了中国人“科学”概念的由来,直面我们的科学概念之误区,继而阐明科学和哲学、宗教以及伦理传统的关系,揭秘科学的文化基因,帮助我们理清各种科学观念,引导我们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追求理性之美,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本次第二版为全新修订版,作者增加了长篇附录,除了从科学哲学角度来为本书提供哲学支持,还全面回应张祥龙、何光沪、江晓原等知名学者的评论。集中回答三个问题:1. 为什么要“言必称希腊”?2. 为什么说“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3.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又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有科学?3.《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复旦通识文库)李宏图 著1833年,大卫·贝瑞调查了一些工厂,认为很多工厂的空间里充满灰尘,湿热与有毒气体,这严重损害了工人特别是童工的健康。威廉·普尔特尼·阿利森在1840年也写了一本关于穷人与城市健康的书,认为贫困引发了疾病。他举例说,有一户穷人全家为了寻找工作,在城市里东走西问,结果把病传染给了三个街区的人。他还通过对50份这样个例的分析得出结论,贫困的劳动阶层会更多地带来了疾病的传播。因此,疾病的流行在本质上就是关涉贫困与公共卫生的问题。当然这一时期还有很多人进行调查,例如托马斯·沃克莱和威廉·劳维特等,在他们所提出的这些报告中,也都不约而同地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李宏图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历史学者,以欧洲近代社会史、思想史见长。本书在文明史的视野下考察了从英国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从思想史的维度阐释了欧洲现代化的文化内核——现代性的起源,从社会史的层面向读者展示了欧洲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面貌与特征,描绘出一幅从当时的社会精英到劳苦大众的欧洲社会众生图,并针对欧洲现代化所取得的成果与遭遇到困境展开思考。《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汇集了作者多年来从历史性的角度对欧洲文明发展历程的思考成果,值得细细品读。4.《法律与人类学手册》[美]萨丽·摩尔 编;侯猛 肖炜霖 柏宇洲 林叶 罗彧 译法律的人类学进路要求我们进入可实施的规范的语境中: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思想的。这些规范包括但远不限于西方( *** 和法院)所定义的法律。在人类学中,“社会法律”(socio-legal)不仅包括正式的司法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环境,也包括那些在我们或其他社会的诸多领域中建立秩序的———正式与非正式、官方与非官方的类法律(law-like)活动和过程。人类学的传统议题是研究不熟悉的环境。但在当代,比较视角展现出研究熟悉环境的新进路。人类学家是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中,思考现代国家的社会-法律面向:存在于民族国家之中,非官方但组织化的社会分支领域(social sub-fields);存在于国家间和超越国家层面的跨国性或全球性领域(有些是官方的,有些则是非官方的)。一个被普遍承认的事实是,即使在西方社会,由国家实施的正式法律也绝不是组织化社会秩序的唯一来源。因此,人类学家将目光聚焦在国家体制与其内部的社会自治领域之间的联系。这样,研究也就转向探讨规范如何形成、强制如何产生、规则如何维持。本书选取的这些文章,时间跨度有一百多年,个别篇章甚至更早,从而完整串起法律与人类学研究的缘起、发展过程,以及当代研究的新动向。本书除了导言以外,共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的文章讨论的是法律与人类学的早期话题;第二部分收录的文章讨论的是经典的法律民族志研究;第三部分收录的文章讨论的是当代法律与人类学的主题,包括财产、身份认同、正式法律的执行过程、法律多元与法律全球化、法律的未来,等等。5.《编结茅香: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美]罗宾•沃尔•基默尔 著;侯畅 译以谦卑之心面对自然无论是采摘草药、伐木还是射猎之前,都要先祈求对方的许可,聆听对方的声音。这里没有人类的独裁,取而代之以物种的民主。所有生灵以互惠的关系与彼此联结在一起。在“以生命创造生命”的万物轮回里,原住民践行的是“光荣收获”原则。在北美原住民的创世故事里,茅香是最初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是大地母亲甜美芬芳的秀发。原住民把采来的茅香编成三股发辫,象征着思想、身体和精神的合一,以此传递他们对脚下土地的敬畏与感激。在印第安人看来,植物和动物是最古老的老师,它们的教导能帮助我们消解病痛、渡过难关。作为一名森林生态学家,罗宾•沃尔•基默尔能够熟练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关于自然的疑问;而作为北美波塔瓦托米部落的一员,她在内心深深认同原住民的观念,即植物和动物是最古老的老师,每当我们遇到难题,它们会用自己的语言引领我们找到答案,我们所要做的唯有静静聆听。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6.《实用青年心理学:从自我探索到心理调适(第11版)》[美] 韦恩·韦登,[美] 达纳·邓恩,[美] 伊丽莎白·约斯特·哈默 著杨金花,于海涛,黄雪娜 等 译长销欧美40年的心理调适百科全书全球100多所高校心理学入门教材李松蔚重磅推荐
应用:提高学业成绩判断下列问题的对错:1. 如果教授讲课没有条理,难以听懂,那你去上课就没什么意义。2. 考试前一晚临时抱佛脚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3. 在做课堂笔记时,你应该像“人肉录音机”一样(就是把教授讲的所有内容准确记录下来)。4. 列出阅读作业的大纲是浪费时间。很快你就会知道,上面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如今,大量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学习技巧和学习习惯都非常糟糕,但这并不完全是他们的错。一般来说,美国的教育系统没有提供多少关于良好学习技巧的正规指导。因此,在本书的第一个应用中,我们将从基础训练开始,通过分享一些心理学能够提供的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欠缺。我们将讨论如何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加强阅读,如何从课堂中获得更多知识,以及如何使你的记忆更有效。本书以“心理调适”为主线,涵盖当代生活中与青年人心理调适相关的各个领域,包括人格的构成及影响、压力应对、自尊与自我调节、人际沟通、友谊与爱情、心理障碍等,并为有需求的读者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及行动方案。在内容的编排上,各章均以个人探索练习为引。这部分由自我评估(心理测验)和自我反思(相关问题)组成。正文主要介绍相关的、基于实证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比如在压力及其影响一章中,作者介绍了压力的本质、主要来源、对压力的反应、压力的潜在影响、影响压力耐受性的因素等。最后,每章以“应用”结尾,讲述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例如提高学业成绩、有效利用时间、提升幸福感、改善人际关系,等等。 购买图书
7.《特伦托1475:一场血祭谋杀审判》[美]夏伯嘉 著;胡芷妡 译著名历史学家夏伯嘉倾力之作采用微观史的叙述手法讲述一曲犹太人命运的挽歌1475年3月26日(复活节当天),晚餐时间快到了,撒母耳宅里十分热闹。这户的当家主妇布吕莱因则在厨房中监督下人做晚饭。布吕莱因派厨子泽利希曼到地窖去打水,地窖与外面水渠连接,除了贮水,也作为妇女每月净身之所。泽利希曼来到地窖里,见到水里有东西。令他惊恐的是,他认出,那是一具男孩的尸体。他立刻冲回厨房,向布吕莱因报告所见,两人随即相偕赶到会堂去。三个家主决定一同到波德斯塔那里报告发现尸体的事。于是,这三个男人便出发前往布翁孔西廖堡,到那里只需步行很短的距离。这些犹太人也没有多少选择,只能这样做,因为他们在这里生活是仰赖官方鼻息,生计和法律地位完全要靠当权者开恩才能保住,对当权者的俯首听命是出于畏惧而非信赖。来到堡内,这三人给了守卫一个银币,以免被扣押。他们向波德斯塔报完案之后就赶快回家了。反犹主义有着漫长的历史。本书采用微观史的叙述手法,以15世纪意大利特伦托的一场血祭审判为案例,叙述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三个犹太人家庭遭遇冲击、破碎并湮没在历史中的命运。1475年,意大利特伦托一名两岁男孩西蒙失踪,当地官员随即展开调查。随着小西蒙的尸体在当地一个犹太人家庭被发现,三个犹太人家庭的命运从此便被改写。经过一系列酷刑、审讯、调查与营救活动,特伦托犹太人的悲惨命运,震动了整个欧洲。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夏伯嘉以一手史料耶希瓦手稿为叙述的根基,在其生动而细腻的笔下,教士、执法官、医生、文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反犹主义对中世纪犹太人甚至中世纪社会的影响。作者使用了大量一手史料,冲破了多种语言互译的困境,真实还原了审判中人物的思想、话语与行动。读者可以看到真相被扭曲的过程,虚构的官方故事成为主流叙述的始末,以及血祭谋杀成为犹太人罪名的惊人历史。8.《犬儒主义》[英]安斯加尔•艾伦 著;倪剑青 译
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缺乏羞耻心?……犬儒主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犬儒主义者?我们都是犬儒主义者?
古希腊哲学家在大街上狗一般的野生状态;近代知识分子在认同焦虑与深深失望间摇摆的社会心态;在社交媒体上匿名冷嘲热讽、在现实中唯唯诺诺的普通人……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缺乏羞耻心?深入浅出,系统阐明古今犬儒主义流变简史。还原犬儒主义的真面目,激活思想潜流的真精神。一个犬儒式的愤世嫉俗看不上人类。持有犬儒式的愤世嫉俗观点意味着对他人抱有不信任。犬儒主义者蔑视(甚至嘲弄)非犬儒式的种种特质,对人类的真诚与正直不屑一顾,相信它们只是对自利的掩饰。作为一种文化气质,犬儒主义煽动不信任,给进步下绊子,要将所有崇高之物、所有的善打回原形,压低到它自己那种偏狭的层次上去。它假定所有人类动机在根本上是自私的,更否认我们有可能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本书将探究每一种犬儒主义如何成为它所处的社会的产物,并且成为那个社会的一面镜子。由于要比较古代犬儒主义和现代犬儒主义,所以我们也将探讨前者是如何转变为后者的。这一转变跨越了两千五百年的时光。犬儒主义在此段过程中经历了多种多样的中介形式才完成了这一转变。从木桶中特立独行的哲学家到网络时代涨落不停的不良情绪,作者安斯加尔·艾伦描绘了从公元前4世纪希腊犬儒主义者的“无畏直言”到当代多面、复杂的犬儒主义表现的历史。借助其后莎士比亚、拉伯雷、卢梭等人的著作,本书记录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犬儒主义的挪用;通过尼采、福柯、斯劳特戴克等哲学家的思想,作者追踪了犬儒主义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并重新思考了现代犬儒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梳理、提炼了哲学史层面上的知识,更能帮助我们在对犬儒主义的认识和反思中,重新定位和思考我们自身。9.《北京话词典》董树人 编【锛嘚儿木】bēn dēr mù又作“奔得儿木”。啄木鸟。〔例〕在那个村儿里住着一家大财主, 老当家的姓……“锛”,叫“锛嘚儿木”!怎么这么个姓名呀!干脆,我不敢直说,只好挑个鸟儿名儿。我说出他真名实姓来,我惹不起人家呀。∣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珠,描绿色的眉毛,擦紫红色的嘴唇,五光十色跟奔得木(啄木鸟)似的。【掰不开镊子】bāi bu kāi nièzi弄不明白,不知如何处置。〔例〕赵爷,您这么个精明人,怎么也掰不开镊子呢?∣“坛子”的买卖也不顺把,他那儿还掰不开镊子呢。∣大江脑子正拌着蒜呢,一听这个,又掰不开镊子了,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一仰脑袋:“当然不一样了,六个人吃跟三个人吃,能一样吗?”∣姐姐,我知道你一定是要对我讲这件事来的!不过,你又犹豫,自己跟自己叫劲,掰不开镊子!《北京话词典》收单字3260余条,多字词语16400余条,均来自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民众的日常用语。词典释义简洁明了;依据北京话实际读音注音;例句选自真实的语言生活,涵盖了北京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起民国初年,下至当下。带您了解京腔京韵、领略北京风土人情、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10.《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全两册)(修订版)》刘洁修 著★ 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2011年第二届中国 *** 出版奖提名奖★ 2012年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 本书是一部大型汉语成语辞书,以考源求实为重点,“源”“流” 并重,对汉语成语的词义、词形、用法在历代文献中的演变进行了严谨而细致的梳理。各词条先引语源书证并释义,后对历代文献中的不同词形分做次主条及副条列出并引书证,对古义、今义,本义、比喻义等做分别义项处理。本次修订订正了上版中的部分错漏,增补了部分注音,并补入了作者新增补的部分释义、书证及百余条词目。
往期推荐
春日书香汇芳华
商务印书馆3月新书发布会3月8日 晚7:30
马上进入直播间
参与互动抽奖 赠书福利多多哦直播平台
京东入口
当当入口
end
每日一书
《一瓣心香》
每日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