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孔子祭祀仪式日期,孔子祭祀礼仪,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孔子祭祀仪式日期,孔子祭祀礼仪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孔子祭祀仪式日期,孔子祭祀礼仪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自汉代之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只增不减,被各朝帝王所尊崇。孔子的思想是帝王治国安民的重要理论,成为了人人学习的榜样。

孔子的造诣,对社会的贡献,使得孔子在后世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尚。得民心者,得天下。

为了笼络天下臣民,弘扬儒家思想,在孔子去世后帝王专门为其准备了祭祀活动。

祭奠孔子至今有两千多年历史了。祭孔乐舞则是专门为祭祀孔子使用的音乐、舞蹈和歌曲。

祭孔乐舞在隋朝才有了历史性的变革,让我们走进历史,看看祭孔乐舞的发展和影响吧!

一、祭孔之礼流传古今

从古至今孔子的儒家思想就在社会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人都把孔子思想当做道德做人的标杆。

孔子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君王心中都具有非常尊崇的地位,孔子思想在汉武帝时期直接成为了统治国家的思想。

君王将孔子看做神一样的人物,受各朝各代君王的青睐。

祭祀孔子这一行为在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就有了,主要群体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人。最初祭祀孔子只是小范围,简单的祭奠,和我们祭拜祖先是一样的。

中国历史长河中第一位祭奠孔子的君王是鲁哀公,他设立了历史上第一座孔子庙。孔子出生于鲁地,对当地的影响颇深。

鲁地有多所孔子庙,尤其是孔子故乡曲阜的孔子庙香火不断。历史上第一所有规模的孔子庙却十分简陋,只是以孔子家的三间房屋而建成。

从鲁哀公开始,鲁地君王每年都会祭祀孔子。中国封建王朝建立之后,第一位祭祀孔子的是汉高祖刘邦。

秦始皇开创了封建王朝的先河,只不过秦朝并不重视儒家思想,反而“焚书坑儒”,自然就没有祭祀孔子的行为。

自春秋时期孔子在历史上就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祭祀孔子的重大行动却在汉朝才开始实施。

刘邦以牲口为祭品作为祭祀孔子的礼仪,是当时最正式的祭祀之礼。

汉高祖的祭祀成为历史上首次大型祭祀孔子的活动。祭祀孔子使用乐器最早出现在汉章帝时期,只不过只是春光一现,并没有大面积流行。

“章帝元和二年东狩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祀孔子及七十二贤,作六代之乐亲御讲堂。”《阙里志》中记载了汉章帝以《六代之乐》祭祀孔子。

只不过汉章帝祭祀孔子使用音乐是在狩猎途中的偶然事件,并没有得到皇室的认可和规定。直到南北朝宋文帝时期才将祭祀孔子用歌舞乐行为规定下来。

南北朝时期大臣裴松对孔子十分敬仰,并提议皇上以仁爱治理天下。

裴松上奏皇帝要重视对孔子的祭祀行为,并提议以“六代之舞”来祭孔,得到了皇帝的准予。

“六代之舞”并不是特别为孔子准备的舞蹈,而是大型祭祀活动都会使用的,比如祭祀祖先、圣人、先辈等。

南北朝时期的祭孔乐舞虽然和孔子本人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为后世人祭祀孔子提供了灵感。

二、隋朝一统天下,兴礼作乐、尊重孔儒

从东汉起我国经历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天下国土四分五裂,国家处于长期动荡阶段,民不聊生。

在战乱年代能保证国土安定已经很难了,更别说进行歌舞升平的祭祀活动了。祭孔乐舞能够在隋朝实现质的变化,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隋朝一统天下,结束了兵荒马乱、四分五裂的时期,实现了国家安定、百姓安稳的国家局面。国家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是祭孔乐舞出现的必要条件。

隋朝统一天下后,除了在经济、文化、政治上有所统一发展之外,还要制定相应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国家的脸面,是向社会乃至世界展示国家兴旺的有利制度。

隋文帝重视礼乐,将兴礼作乐看做国家的重要事情,这才保证了礼乐的发展。隋朝是非常重视礼制的国家,光五礼就多达一百多卷。

隋朝的音乐同样非常丰富,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七部伎、九部伎都出自隋朝。正是因为隋朝多种类的音乐,才能写出专门为孔子所作的乐章。

隋文帝非常重视儒家思想,治理朝政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基本。

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度,让天下寒门学子都有入朝为官的机会,正是应了“人不分高低贵贱”的孔子思想。

科举制的建立打破了世家贵族做官的常态,让平常百姓都有了积极进取的想法。隋文帝靠科举制既收回了皇权又得到了民心。

隋文帝将孔子学说纳为科举的重要考试科目,孔子自然成为了读书学子心中的榜样,“拜孔子求高分”的做法在民间盛行。

隋文帝为祭孔设定专门的乐舞向社会直接表达了尊崇孔子的想法,有利于国家的文化统一,让君权更加的稳固。这是隋文帝收复人心的一种方式。

隋文帝命令牛弘等人制定《诚夏》作为祭祀孔子专门的乐章,弘扬孔子的高尚美德。

在乐器上的使用上更是多种多样,如钟、磐、琴、瑟、筝等。

这个多种乐器需要十二个人共同演奏,才能作出《诚夏》的美好乐章,表达出对孔子的尊敬之情。舞蹈方面还是运用六俏之舞,挑选舞蹈功底最强的人来表演。

隋文帝组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专门乐舞,并在隋朝各地建立孔子庙,供百姓们供奉参拜。每年的祭祀之日,百姓们都会在孔子庙跳祭孔乐舞。

比起晦涩难懂的文字道理,乐舞的出现更能贴合大众。隋文帝借祭孔乐舞的影响,做到了教化人心、移风易俗。

隋朝祭孔乐舞的出现有利于隋朝统治者更好的传播文化思想,同时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三、祭孔乐舞的出现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对后世影响深远

学习孔子之道,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之道深刻,能够提醒人们进步,鞭策人们成长。在治国理论上,能够为官员提供更多的理论知识。

在教书育人上能够为学生带来反思学习之道,在清廉孝悌上能够提高百姓的素质和修养。

祭孔乐舞在隋朝的盛行,大大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有利于统治者治理天下。

祭孔乐舞自隋朝成为大流行,唐宋元明清朝代纷纷效仿,在隋朝的基础上都增加了各朝代的专属元素,使得祭孔乐舞更加的丰富多彩。

祭孔乐舞的盛行使得后人对学习孔子思想同样有积极的影响,让人们从各方面了解孔子文化,让孔子更为贯穿古今的圣人。

如今我们祭祀孔子大多都去往孔子庙祭拜,没有了乐舞的支撑显得总是那么单调。孔子庙中的香火气息代表了莘莘学子对学业的期盼。

结语

孔子从古至今都是百姓心中的圣人,孔子庙成为了很多考生“求高分求高中”的地方。

孔子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影响都非常深刻,尤其是之前身为附属国的日本和韩国。

孔子提出的思想不管延续多少年都是合适的,对人性的分析、对教育的发展、对自身的提高都有利而无害。

祭孔乐舞的产生给孔子带来了加成,让人们祭奠孔子时有仪式感,在学习孔子文化时有庄重感。这样有仪式感的祭孔方式值得我们当代人去借鉴,去传承。

参考文献:

《隋书高祖下》

《阙里志》

《隋史》

更多孔子祭祀仪式日期,孔子祭祀礼仪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