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陇上烟火城】
戈壁明珠“金”张掖
文/王升君
核心提示
张掖,古称甘州,也是甘肃中“甘”字的由来。
张掖,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因地处丝绸之路腰缝咽喉而显要;因黑河滋养而富庶;因纷繁浩荡的历史而丰盈。树木湖泊是城的衣袂,美食是城的味道,方言是城的人情世故,历史文化是城的精神长相。千百年来物阜民丰,故有“金张掖”美誉。
以历史文化为坐标的城市
很多人第一次进张掖城,会因为街道多而迷路,但来过几次就有了路线辨识坐标。进城后,盯着位于城中心的钟鼓楼,很容易就能辨出城的东西南北。钟鼓楼下的十字门洞正对着东街、南街、西街、北街,是城的地理坐标。“钟鼓楼”原名“镇远楼”,“钟鼓楼”是它后来的改名。“钟”与“鼓”统领张掖城平和、安稳的生活节奏,寄托人心的希冀。东西南北的楼檐匾额有“九重在望”“万国咸宾”“声教四达”“湖山一览”,集中华文化之精髓要义,已浸入城的骨髓。
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张掖不仅具有山光湖影的塞上江南之秀丽,也有佛国胜境之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木塔布城中四处,是城市的旅游名片。大佛寺东土塔与木塔像两兄弟,矗立在东西街头。木塔建造尤为奇特,37米的外塔翘檐全为木质,不用一钉一卯,靠头拱、牛腿、雀替等民间建筑智慧构架。檐翘上的麒麟、龙、凤等祥瑞图案,既是装饰,也是蕴藉在世俗烟火中的 *** 与梦想艺术。居住在城中的人,日受晨钟暮鼓的浸染。清晨大佛寺广场推拿太极的大爷、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除雨雪天气日日雷打不动,猿臂挥动、仙鹤引颈,神态悠然,与城的气息浑然一味。
黄河灯阵、高总兵府、明粮仓、革命烈士高金成纪念馆等文物古迹,传递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气息,积淀着城市的人文气息,不仅是张掖城久远历史和地理的标识,更是尘世里的烟火。
鱼米、瓜果满城飘香
古诗有云:边方浑似江南景,每至秋深一望黄。穗老连畴多秀色,实繁隔陇有余香。始勤东作同千耦,终庆西成满万箱。怪得田家频鼓腹,年丰又遇世平康。诗中生动地描述了张掖水稻的丰收景象。
“金张掖”的“金”,意味着这是一块肥脂流膏的地方,盛产于张掖的乌江大米,自唐代以来就是“贡米”。张掖人的饭桌上,都少不了飘香的乌江大米。乌江大米煮熟后,米粒之间不粘连,即使没有下饭菜,仅是一碗白米饭也是香喷喷的。为保证乌江大米的口感,张掖稻农从南山荒滩上采集“黄茅头”的绿肥植物,发酵沤制为肥,以草养稻。绿色种植的方法又加祁连雪水浇灌培植的稻米,不仅有机无污染,且硒含量高出其他大米很多。
自春季开始,产自城郊的蔬菜、桃、李、杏、红枣、苹果等水果陆续涌向城里。大大小小的超市、菜市场应有尽有。黄的、红的、绿的、紫的,如琳琅满目的翡翠。黑河水养殖的淡水鱼常年不断。这些丰盈的物产四季供给,寄寓着小城人的厚实富庶。
戈壁上的“绿洲”
著名学者罗家伦先生生于浙江,却醉心张掖美景,留下冠绝世代的诗句:绿荫丛处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张掖既有千里冰封,万壑雪积的北国风光,又有田畴沃野,河渠纵横的南国水色。贯境而过的黑河涵养了这座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城市。
我在木塔九层展眼极目,城的东、西、北被芦苇、湖泊逶迤环绕,绿色无边际地向天边铺泻。其间湖泊镶嵌,像湛蓝的眼目,南眺祁连晴雪,如白雾似轻纱妙曼。山腰际云朵缭绕如仙境,要描摹它的辽阔和美竟有词不达意的苍白。
走进芦水湾湿地公园,我完全是被浓郁的绿包围着。这里既是天然的氧吧,又是景色清幽的处所。清晨,美好的一天从这里开始,而到了夜晚,在月夜、星空下漫步,可以把白天生活的繁芜也都消化遗落在这里。高过头顶的芦苇,微风里沙沙作响,在苇丛里倾听,竟有身轻如烟的舒爽。栈道伸进芦苇丛去,蜿蜒蛇行,在芦苇丛里沿小径漫步,偶见一丛或一池苇,处在水中央;再走几步湖又被苇围绕。亦水亦苇的变换,让人想起诗经里的女子婉约而妙曼的美好爱情。湿地也是鸟的天堂。忽而几声鸟叫最叫人心里一荡,顺着叫声寻去,却不见鸟影,绿色的鸣啭,仍然从芦苇里传出。近几年黑河生态保护、修复,让三百多种鸟类徜徉在湿地。从芦苇的缝隙可以窥见麻鸭、斑头雁、鸬鹚……在这里散步的人们,也只是静静地欣赏,并没有人去搅扰,人鸟相安。
美食里的张掖味道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天大的事,对张掖人来说,不过是一碗臊面的味道。
我对张掖城最初深刻印象,也正好来自于一碗臊面。那是20世纪80年代,去张掖报社找朋友,赶到张掖是早上九点多,整个人已是饥肠辘辘,在西庄车站附近匆忙踅进一家早餐店,点了臊面。我紧盯着师傅将形同韭叶,薄似纸片,长如丝带的面条挑进碗里,浇上糊状透亮的汤汁,撒上红色细碎的辣椒、葱花、芫荽、豆腐丁、肉丁,看上去几乎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却又生动地冒着丝丝香气。一碗臊面狼吞虎咽下肚,一身微汗,满口余香。那种舒服酣畅的滋味是张掖臊面第一次留在我记忆里的味道。
从此,张掖臊面成为我日思夜想的美食,每次进城必吃。20世纪90年代上张掖师范进修,同学们大都爱吃张掖臊面。早上幽默的同学相互见面,最平常的问候语就是:臊了吗?既问好早上又问早餐,一句两得。不知是水土还是商家秘制的配方,张掖附近各地都有饭馆挂着“张掖臊面”的牌子,但味道总没有张掖城里的味儿地道。
北街的糊粕,东街的拉面和孙记炒炮都是张掖带有地域性的特色风味美食。周末一家人或三五朋友“撮一顿”(方言:好好吃一顿),不一定到酒店,只寻着这些家喻户晓的美味,既饱腹又满足味蕾需求。拉面粗细自选,几片酱紫的卤肉盖面,再浇上卤汁,成色香味就出来了。炒炮是中华老字号美食,因面加工成炮仗状而得名。炮仗状的面剂煮熟后加卤汁、白菜、葱蒜、作料翻炒。等在窗口看着师傅操作的几分钟,从宽口飘出来的香味已让你咂吧口水。北街糊粕用羊肉汤或牛肉汤,加入薄肉片、豆腐、粉皮用淀粉勾芡,再将面筋切条或麻花掰成小瓣放入搅拌而成。糊粕饭馆每天十二点前关门,雷打不动,更让它的人气爆满。因此有俗语说:想吃糊粕——趁早。在张掖城食客们不管排多长的队,都会等在他们味道中意的那家饭馆门口。
若想品尝各种风味小吃,白天有甘州美食城、晚上有北街新开的夜市。在张掖,河西小吃美食几乎无遗漏:搓鱼子、炒不拉、面筋、蒸饼子、大盘鸡、凉粉……说张掖是一座人间烟火味,陇上美食城,一点也不过。
方言里的人情趣味
张掖方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根深蒂固。没有方言,表情达意就不到位,像饭菜里少了盐,寡了醋。这些方言语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人文风情,表意性很强,音色里含有浓郁的人情味。有些方言语汇只有本地人才听得懂,虽生动有趣却也因此闹出笑话。张掖人劝人吃饭叫作“一手吃”,是请客人不要客气,一次性吃饱吃好的意思。家里有外地来客,主人劝道:“一手吃!”客人忙将碗放桌上,一只手拿筷子吃。吃了几口,看别人都是一手端碗,一手拿筷子吃,便又端起碗来吃。主人又劝:“不列(不要)客气,一手吃!”客人不解其意,尴尬无奈放下碗筷连声说:“吃饱了,不吃了。”
有些方言音节短促,节奏分明,指向性很强。办事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说,伶干。有意把事情不好里做,说,巴意。把事情办得很好,让人十分满意,说,窝耶。形容人做事糊涂,脑子反应不清楚,说,颠颠顿顿。夸大实际,说大话,吹牛皮,说,玄天冒地。
张掖人用“了”作尾音,拖得很长,是在语气里表示出无奈来。事情到了非解决不了的地步,说,细溜溜的了。做下坏事情,弄得很早没有办法挽救了,说,腾哈谷事了。事情没办好或完结了,没有办法弥补,就会说,了了。
用特殊句式于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淡不习习的,是说话做事没有多大意思。跌腰蛇胯的,表面是说走路不直端,其实是说办事不郑重其事的。耷拉掉拐的,表面说衣着不整,其实说办事丢三落四。雷鸣震吼的,表示干事动静大。生茬茬的,是说做事没入门。诸如此类的有:歪头扯耳的、蔫里搭拉的、鬼迷日眼窝的等。
特殊的词组方式,叠音词后加“的”字,则有真切的形象和强烈的感官意识。形容味道的:香喷喷的、甜丝丝的、酸溜溜的、麻辣辣的。形容性状的:柔筋筋的、水凌凌的、嫩呵呵的。形容颜色的:白生生的、绿茵茵的、红丢丢的、青局局的。形容声音的:咔嚓嚓的、当啷啷的。形容动作形态的:高楞楞的、好光光的、直溜溜的。
用“子”作尾音表达稀罕偏爱:头头子、手手子、脚脚子、狗娃子、羊羔子、马驹子。用“头”作尾音是一种表达的习惯:丫头、吃头、喝头、烧头。
张掖方言具有深厚的滋生土壤,词汇丰富,语调生动,言词里包含着浓浓的人情风味。
张掖地道土特产
张掖牛肉
张掖牛肉,是主产于甘肃张掖市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等县区的肉牛品种。张掖肉牛生长的区域具备水草丰富、疫病隔绝、祁连山雪水牧草无公害无污染、气候凉爽干燥适宜牛生长等天然地理优势;肉牛活体壮硕、生长期短、成活率高、紫外线天然消毒疫病少;屠宰肉牛所获净肉率高,肉质细腻厚实、味道鲜美,无腥膻异味。
临泽小枣
临泽小枣是甘肃张掖的特色水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魏晋时期,临泽就开始栽植小枣,临泽县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四季云量少,晴天多,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小枣的生长,所产出的小枣果面平整光亮,深红色,果肉绿白色,肉质致密细脆,味甜略酸,汁液多。
高台面筋
高台面筋,是高台县历史悠久的地方特色小吃。高台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纵贯全境,自明代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地域,盛产小麦、水稻等作物。高台面筋,其工艺独特、味美爽口,为待客佳品,可热吃,可冷吃,也可晾干储存,食用时再投入配好的肉汤中成为快餐,深受四方宾客喜爱。
山丹羊肉
山丹地理位置独特,终年有祁连山雪水滋润,生长驴驴蒿、珍珠草、沙葱及多种中草药,羊羔每天都奔跑在草原上,吃最有营养的碱草,喝最甘甜的山泉水,所以没有太多的肥肉,肉质紧实有嚼劲、细嫩爽滑,不腥无膻,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山丹羊肉历史悠久,据考证,隋炀帝曾在山丹焉支山以山丹羊肉大宴西域二十七国使节,食之鲜美无比,众口称赞,之后,山丹羊肉就成为历代皇家御用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