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澳门历史城区
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澳门半岛位于中国大陆南端,从16世纪中叶起就处于葡萄牙统治之下,直到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 *** 。
澳门历史城区世遗面积0.162平方公里,世遗缓冲区面积1.06平方公里,由22处历史建筑和遗址,以及将这些建筑连接为完整历史城市景观组合的8处城市空间组成。
“大三巴牌坊”本是17世纪初年远东最大天主教堂—圣保罗教堂的前壁。教堂建于1580年,1835年1月26日失火,最后仅剩教堂前壁,由于形似中国传统牌坊,故称之为“大三巴牌坊”。它虽是以西方宗教形式为主的建筑物,却饰以牡丹和莫邪菊雕刻,象征着中国和葡国文化的共存。
“妈阁庙”所代表的,是盛行于中国沿海及东南亚一些地区海洋文化中的妈祖神灵崇拜和奉祀,也体现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存交融的历史和现状。
东望洋山的炮台和灯塔、大三巴旁的大炮台、主教山的炮台、半岛南端的炮台遗迹和古城墙遗址也处处展现着澳门的属性和特点;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堂、图书馆、墓地、西式剧院、哪咤庙、关帝庙,还有影响过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的郑观应的故居及许多近代事物的首创等,无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遗产专家到此做申遗前期咨询工作时感叹:“过去澳门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只有 *** 与犯罪,没想到待亲临澳门,却像到了一个葡萄牙小镇。”这种认识的转变重新全面、准确地界定了澳门的历史地位和现实身份。
澳门还是新近国际共识的历史性城市景观(HUL)保护的先驱案例。最初申遗的内容和范围仅限于12处单体(或单组)建筑组合而成、但相互分离的“澳门历史建筑群”。后经商议,决定增加为由22处建筑群或遗址和8处城市空间(前地)组成的完整组合,并更名为“澳门历史城区”。
2005年在南非德班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9届会议上,基于以下标准将“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标准Ⅱ:澳门在中国疆域内占据着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中葡之间曾建立的特殊关系使得数世纪以来澳门享有人类在文化、科学、技术、艺术和建筑等多领域重要的交流价值。
标准Ⅲ:澳门反映了中国与西方世界首次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碰撞。从16世纪到20世纪澳门一直是商人和传教士关注的焦点,也是知识传播的场所。这种文明碰撞的影响在澳门历史核心地带反映出的不同文明融合的特征中得以显示。
标准Ⅳ:澳门的历史建筑群反映出经历了4个世纪的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碰撞交融的发展历程,是一种历史建筑群的杰出范例,也代表了由一系列城市空间和建筑群组成的、连接古代中国港口和葡萄牙城市的历史路径。
标准Ⅵ:澳门反映了中国与西方社会间文化、精神、科学和技术的交流。这些观念直接促成了中国社会至关重要的变化,最终结束了封建皇权统治的时代,建立了现代的共和体制。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
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13146832364/15611146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