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临泉县历史悠久
是“沈文化”之源
是安徽省非遗资源大县
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137处
包括67处古遗址,46处古墓葬
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截至目前
临泉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
省级非遗项目6项
市级非遗项目15项
县级非遗项目37项
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
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
你知道
临泉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下面
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都有哪些
肘阁抬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肘阁源于驮阁
抬阁源于肘阁
是中国最古老、最稀有的舞蹈艺术之一
集舞蹈、音乐
戏剧、绘画为一体
表演形式丰富多彩
明朝中期
临泉杨桥、长官就有
肘阁抬阁团队演出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看似轻巧的表演,其实有着常人不能承受之“重”。表演肘阁用的一个架子有30多斤,再加上一个30多斤重的小孩,支撑者要承受六七十斤的重量。不仅如此,表演者还要且行且舞,各种走位、姿势灵活变换,表演难度高,极具专业性。
杂技
省级非物质文化
杂技古称“百戏”
兴于西周,盛于汉代
临泉民间杂技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
生活气息浓厚
既体现中原的粗犷
又兼含江南的柔媚
具有文化的多元性
形成了“新、奇、巧、险”的艺术特色
具有观赏性强等特点
是临泉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临泉县连续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杂技)”、被中杂协授予“中国杂技之乡”,韦寨镇韦小庄被中杂协授予“杂技专业村”,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国内外媒体对临泉的关注。民间杂技艺术节已成为临泉杂技文化的精髓,对临泉杂技人精神有了更好地诠释,在盘活杂技市场发展的同时,引领临泉民间杂技艺人走的更高、更远。
临谭毛笔
省级非物质文化
文房四宝,笔居首位
临谭毛笔起源于明永乐年间
迄今五百余年
清光绪年间
以其制作技艺之精湛
独步京师
被奉为御用
光绪帝曾为之立碑表彰
其笔具有“尖、圆、齐、健”四德
临泉谭笔素有“毛笔圣地”“北国笔乡”的美誉,数十代匠人的苦心坚守, *** 羊毛、石獾毛、猪鬓、黄鼠狼尾、山兔毫、鸡距毫等为原料,历经127道手工工序,每支笔都能达到“尖、齐、圆、健”四德皆备,软硬适中的标准。刘海粟、启功、范曾、韩美林等知名书画家曾给予高度评价。
毛笔做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之物,是中国人民族情结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作为曾经的御笔,临泉毛笔现在是安徽重要的旅游商品。
文王贡酒
省级非物质文化
身居江淮之畔
坐拥天下粮仓
浓香典范,自家酿造
文王贡酒是临泉特产之一
逢年过节餐桌上最常见的酒
是不得不尝的临泉味道
没喝过的你
不是完整的临泉人
自2015年起,文王贡酒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开配方的真年份酒“人生系列”后,开启了更高品质路线的规划,陆续推出“年份专家”、“皇宫宴”等真年份酒,形成各价位的真年份酒家族,受到行业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可,也成为安徽地区连续获得青酌大奖的企业。“文王酒博盛典”开造了临泉工业旅游之先河。
张家祠堂祭祀活动
省级非物质文化
严谨、庄重的的祭祀仪式
传递了爱国、忠义的传统家风
临泉县谭棚镇张老家祠堂
历经数百年
它不仅是远近闻名的古建筑
更成为当地人传承家风、凝聚情感的纽带
火叉火鞭
省级非物质文化
火光飞舞划出美丽线条
以圆串连,延展出各种动作
来构成多变的图形
鲖城火叉、火鞭表演历史悠久
是我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叉火鞭表演源于古代的一种火攻兵器,后成为民间庙会、庆典的表演项目,深受群众喜爱。
木雕
市级非物质文化
临泉木雕历史久远
临泉木雕门画、灶画
灯笼纸和扇面
是四大传统名牌木刻艺术品
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线条流畅,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1966年7月,王友德等木雕艺人参加省组织的10人雕刻小组赴北京雕刻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风漆画《红色学校》,临泉木雕工艺声名远扬。
葫芦烙画
市级非物质文化
葫芦烙画是烙画的一种延伸
用烙画工艺在葫芦上烫出深浅不一的烙痕
丰富的层次和色调
赋予它独特的艺术风格
集古朴、典雅、自然于一身
风物精致,或泼墨的潇洒,都在这笔尖温度、运笔速度的默契配合中。有经验的手艺人,必要落笔成形,入木三分,将自己的个性思想投射其中,方能成就一个意蕴深远的葫芦作品。
剪纸
县级非物质文化
剪纸融合了我国南北方剪纸艺术特色
并且根植于乡镇地区
具有清新俊逸、质朴自然的特点
它以传统多样的题材
丰满严谨的构图
浓郁的乡土气息
纯朴的艺术特色而焕发生机
传统民间曲艺
县级非物质文化
龙舞、唢呐演奏
花挑旱船
......
欢快喜庆的表演
在民间广为流传
除此之外
临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
梆剧
大鼓书
两仪拳
沙书技艺
蛋雕技艺
李老庄卤猪蹄加工技艺
皖北芥菜制作技艺
水晶羊蹄制作技艺
传拓技艺
面塑
高塘白梅豆加工技艺
瓦店斗羊
......
临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而且是珍贵的
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让我们继续保护和传承好
身边的文化遗产
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
保护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
让文化遗产在我们手中
发扬光大、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