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胡辣汤是什么味道呢?香香辣辣,入嘴如绸般顺滑,要是和着烧饼或者馒头,咬两口,喝一口汤,那种味道能让人一辈子惦记上。尤其是衮州胡辣汤,更是被赞为:“隔坛十里香,一闻就要醉”。
在衮州,大多数人对胡辣汤的喜爱堪比上海人对生煎包的热衷,早餐那是一定要点胡辣汤,没有胡辣汤的早餐,仿佛失去了食物的香味,无论嘴上吃着什么,都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至于最开始,胡辣汤是怎么发明出来的,有许多版本说法,但无论怎样,后来这种美食传遍了北方各个地方,也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所以这才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美食,代代传承。
除了衮州本地人,外地游客对胡辣汤的喜爱更是溢于言表。有人说,在凛凛寒冬里,端起一碗胡辣汤,一口热汤下肚,仿佛有暖暖的热气从胃里升起,整个人都仿佛飘荡在了天空,特别能体会“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飘逸。
虽然话说得有些夸张,但喝过胡辣汤的你,绝对会竖起大拇指猛点头,那种味道虽然有点咸,有点辣,但是够暖,够充实,让你站在人间就能感受到百分百的烟火气。
一、兖州胡辣汤的传说
胡辣汤现在看来很常见,是中国北方早餐中特别常见的一种汤类食品。无论是早点铺子,还是小饭馆,只要走过去,肯定能看到它的踪影。
那么,最初的胡辣汤是怎么来的?
其实,胡辣汤又被叫做糊辣汤,发源于河南北舞渡,关于它的历史和传说,说法比较多。有的学者认为,胡辣汤在周代和曹魏就已经有了,就是一种特别常见的民间小吃。但是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胡辣汤的主料是胡椒,而胡椒是在唐代才传入中国,又怎么会早于唐代被创造出来?
另外一种说法是,胡辣汤创于宋代。
在宋徽宗在位时,身边有个特别聪明伶俐的小太监,但这个小太监身体不太好,时常口唇干渴,碰巧出去游玩时,在嵩山少林寺喝到过一碗“醒酒汤”,喝完之后觉得神清气爽,胃口大开。
可过了数日,小太监食量过大,大便腥臭,这时正好游到武当,武当掌门人给他准备了一碗“消食汤”,饮用几天过后,小太监大便正常,整个人精神抖擞,就连皮肤都白里透红。
小太监也是个聪明人,见服用过后效果出奇地好,偷偷找少林方丈和武当掌门人讨要了方子,找太医将这两者的功效结合,制作出了一味香味形俱佳的“延年益寿汤”献给宋徽宗。
后来,小太监出宫,为了过生活开了个早点摊,这汤也就渐渐传到民间。而某天,有位北方客商带了一瓶胡椒粉来喝汤,一不小心将胡椒粉搅进锅中,这一搅吃完之后居然身心俱畅,通体舒泰。
胡辣汤就这样在一次偶然的“碰撞”中诞生了,小太监就把它称为“胡辣汤”。
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宋代流传甚广来看,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估计是当时的社会潮流,因此糊辣汤在这两种食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
二、兖州胡辣汤的发展
虽然最开始胡辣汤起源于河南,但好吃的东西传播得特别快,在北方基本是早餐标配,它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在陕西西安也有胡辣汤,但是分为两种,除了河南胡辣汤,另外一种是当地的 *** 做的,称之为肉丸胡辣汤。此外,在安徽中北部的合肥、淮南、阜阳、巢湖一带,也经常会有胡辣汤售卖。
除此之外,还根据地区发展出南阳胡辣汤、逍遥镇胡辣汤、汝州胡辣汤、鲁山胡辣汤、周口胡辣汤、淮阳胡辣汤、驻马店胡辣汤、郧县胡辣汤以及濮阳胡辣汤等等。
虽然胡辣汤的原料非常常见,经常是面粉、海带丝、花生米、胡椒粉、食醋,但每一种胡辣汤都结合了当地特色,让食客一嗅就要流口水。
它的制作是有讲究的,而且通常好不好一眼就看得出。比如汤的成色,如果不能掌握好火候,颜色就不太好看,吃进嘴里就更加不美味了。
但总的来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一种适合北方人口味、辣味鲜香、喷香美味的胡辣汤诞生了,带给食客非同凡响的体验。
三、兖州胡辣汤的价值
胡辣汤不仅好吃,还有强身健体的营养价值,而且性价比非常高,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能消费享用,备受消费者喜爱。
虽然很多人容易对带“辣”字的食物心生畏惧,但其实胡辣汤并不容易上火,反而,它的制作考究和营养价值是你想不到的。
首先,在制作上——和面,水不要太多,面要硬,把和好的面放入布兜中,放在水中反复洗,一遍一遍,慢慢地把淀粉洗掉,剩下的就是面筋,接着就是开始烧制。
把洗面筋的水放在锅中,加上打碎的花生米,用火烧开,火可以是急火,也可以是慢火,待水烧开后,把切好的海带丝放入锅中,再酌量加入胡椒粉,稍过片刻,一锅味香色美的胡辣汤就烧成了。
再者,胡辣汤是温热、辛香、行气的食物,在制作的过程,许多含有挥发油、胡椒碱、姜辣素等微元素,具有 *** 胃黏膜以及汗腺的作用,可以达到帮助人们增强食欲,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新陈代谢,以及驱寒的效果。
而且胡辣汤都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饮用后可以增加大量营养。
四、结语
民以食为天,很高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还有那么多的美食能够传承下来。胡辣汤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当你喝下第一口汤,整个人就好像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记得作家赵银芳曾经在自己的作品《胡辣汤》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孜孜不倦地喝着这些胡辣汤,逐渐将之融入血液,成为我们乡情和乡愁的一部分。
是啊,无论是胡辣汤、东坡肉、喜洲粑粑、新田血鸭……我们吃下的每一口美食里,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对自己故乡深沉的思念,以及对家人浓浓的爱意。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参考文献:
1、刘庆邦《胡辣汤》
2、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3、赵银芳《胡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