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历代门神,门神分别有谁,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历代门神,门神分别有谁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历代门神,门神分别有谁

司门守卫 驱邪避凶

——清晚期墓门武将门神管窥

王 萌

正值川北彩绘大门神在紧锣密鼓申遗过程中,我们终于又“失而复得”寻访到了一对罕见的墓门门神。

该墓冢位于某撤并乡的偏僻之地,加之又在一单家独户的房檐后,远离场镇,交通闭塞,因而还从未进入过相关部门的视野,即便我们曾两次实地探访过,也还是阴差阳错差点失之交臂。

这是一对很典型的武门神造像,有着过彩的痕迹,通高147厘米,宽120厘米,正好占据了整个墓门。左为神荼,右为郁垒(左上角曾修补过),一个手执斧钺,怒目圆睁;一个手握瓜锤,面色威严。他们体形肥腴,头戴凤盔,脚蹬战靴,身披铠甲,作为武将的标配装束,既相近似,又略有区别,如神荼身披的是琐子甲,郁垒身披的是鱼鳞甲;神荼金钢怒目,郁垒虎须美髯。二人相对而视,表象威猛,神龙活现,高浮雕构图饱满,线条轮廓清晰,俨然日夜镇守于此、护卫墓主的两位大神。

整个墓地地基高出地面1米多,复合墓地构筑体量较大,墓门两侧是高160厘米、宽100厘米的碑文,再往两边是宽100厘米的抱鼓型的石砌装饰。其右侧碑文内容为:

皇清显考敬公讳钟岱号灵府字子文伏罗老孺人预志

从来创业固难,守业亦不易,守业而兼有创业之功则尤不易。如/敬表兄老大人者,丰规卓越,智勇兼人。象贤克肖,承家者敢忘夫/先业;燕翼贻谋,继往者尤裕于后昆。先代以来,室家原属丰裕。自/表兄崛起,而世业愈臻恢宏,金赀愈觉充满,所谓守业而兼创业/之功者,此其是矣。少年善骑射,足备干城之用,而未见售。元配/伏老孺人,生三子,英俊特达,文武兼修,志切观光,最可异者,星辉/南极,品隆北面。更蒙/圣主宏恩锡以车服、几杖,尤斯世罕见罕闻之遇。噫,亦奇矣哉

恩进士贡生 何从龙 拜撰 敬怀喜 书

始祖敬公讳良芳李/何氏,远祖敬公讳祥龙伏氏,曾祖敬公讳思裕张氏,葬于XX嘴。

故高祖敬公讳维翰彭/李/张氏,显祖敬公讳大相宋/张氏葬于沟底下,考祖敬公讳文郎胡氏葬于严家坝

故慈妣敬宅伏老孺人葬于沟底下,长男敬怀周葬于庄子觜,次男敬怀亮髙氏,三子敬怀珍文氏,四男敬怀颐王氏。长孙,敬治平宋氏,治中赵氏,治同,治晨,治鑫王氏,治永,治福,治金,治森,治焱,治壵。重孙春和。

长婿苟太元大姑,张登堃二姑,宋长志三姑。

术士 严正福 匠师 李自宝、李自贵,徒

太岁丁亥年季夏月廿六日 吉时 新迁 竖

左侧碑文内容为:

□□,□□□之哲匠,伐南山之喜石,营仙游之墓府,留奕世之□(声?)称,不觉欣然大快,怡然大喜。本欲徒步□□,□□跋涉之劳,亲祝遐龄,庆万寿之无疆,预贺□□□□战(?)而弗磨第以职代舌耕,不可顷刻无主,□□不揣□升,聊借尺素,以达悃忱,请为歌:

□□□□继只君子,遐不黄考,乐只君子保艾尔微辞歌。□□□□。

左侧是其表弟为贺预修佳城的一首祝词。从右侧记事碑文可知,墓主人敬钟岱自幼善骑射、懂艺文,英俊特达,文武兼修,曾受到过圣主“恩锡车服几杖”(锡,通“赐”。旧时的一种赏赐),但这件在当时当地“罕见罕闻”、足以光宗耀祖的事,究竟为何却语焉不详,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碑文后半部分是本族支脉高祖高宗及所葬之处,撰文系恩进士何从龙,时间为“太岁丁亥年”。恩进士何从龙,《同治增修南部县志》称:何从龙,岁贡生。“太岁丁亥”在清末应为光绪十三年(1887)。据屋主敬克雄老人(2022年时70岁,文盲,世代务农)介绍:他们敬氏宗族字派是茂明良龙、思维大郎、钟怀治德、克启仁文,永垂先业、如乃习桢。由此推断,该墓志立碑时间应为光绪十三年(1887年)。敬克雄又称,据他们先辈世代口口相传,敬钟岱的老墓原先在山上,后因风水不好,压住了人脉,所以又才重新迁葬到此,这恰好与何从龙所撰墓志最后有“重孙春和新迁竖”的文字记载相吻合。

一向主张在“田野中发现大历史”的著名青年史学家赵世瑜教授认为:“民俗是了解社会的切入点,这个民俗当然不只是像山歌、宝卷这样的文本,更要包括像……日常生活行为,礼仪标识”“走进田野,就是希望能听到不同的历史声音……但我们大家都不大熟悉是非文字、非口述的,也即非语言的文本,比如图像的文本、音律的文本,形态的文本,等等”(详见《面目可憎:赵世瑜学术评论选》,商务印书馆2019年1月第1版P67、P99)。墓主人敬钟岱其人其事地方文献未载(当时这一带系南部县所辖,1953年后区划调整并入阆中),其宗族家乘也失传,族人后裔也知之甚微,想要通过古老的武门神作墓门来挖掘出更多的人文信息,以期拾遗补阙已几无可能,还是只有聚焦到墓门门神上来。

据考,我国民间传统中祭祀门神的历史非常悠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土立二祀,庶士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故有“万物皆有神,唯门神为大”之说。在《山海经》《风俗通义》《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中也均有相关记载,专门镇邪避凶的神荼、郁垒就成了资深的第一代门神元老。

到了汉代,人们视死如生,而墓门又是阴阳两隔、天地相通的重要节点,于是就将神荼、郁垒又移植到了墓门上,今天在许多汉画像砖上,还可见到诸多类似情境。

此后,随着墓葬习俗的不断改变,门神队伍的不断充实扩大,人们更偏重于在祭祀道教神祇中的“家宅六神”〔即门神和户神(双扇曰门,单扇曰户)、井神、灶神、土地神和厕神〕的基础上,依据地域特色和时尚风俗,供奉各种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以阆中为例,无论是在繁华的城镇还是广大乡村,以秦琼尉迟恭为代表的武门神远没有各种文门神居多。无独有偶,在离此地不远的龙庙河村有一家族墓地,我们也曾在那里发现过另一对清晚期墓门门神,它是在能开关活动的双扇门上刻制的加官文门神,人物构图不大,一手托官帽一手持笏板,也曾着过色。

当下能够在敬钟岱古墓上见到基本完整、高大、精美的门神造像实物,确属难得。虽然在过去的130多年岁月中,它也曾经历过几次大的考验(“文化大革命”中被砸坏并推倒、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致墓室垮塌,2020年夏秋之交又在暴雨中倾圮),所幸还有质朴、忠厚的敬氏后裔共同捐资出力,守护培修,才留下了这一弥足珍贵的民俗文化墓地标本。也许他们不会想到这么多,但肯定是浸润到骨子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传世家风使然……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 萌(阆中市政协原副主席)

供稿:阆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更多中国历代门神,门神分别有谁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