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人类为自己建造了城市,居住在城市里,用钢筋水泥标出自己的领地。但城市无法阻挡昆虫的进驻,它们种类纷杂,数量庞大,是城市的另类居民。为适应城市环境,它们自身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也在演化。
昆虫安逸的城市生活
昆虫世界没有建立户籍管理制度,即使是昆虫专家,也无法给出某个城市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因为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太庞大了。
典型的城市昆虫包括蚊、蚜虫、蚂蚁、白蚁、蟑螂、跳蚤、虱子、臭虫、蛾、蝇、蜂、蝶、蜻蜓等,而这些实际上只是昆虫家族中的大类别,其中的每个类别都包含着许多生物学上的不同品种。例如那些在我们的耳朵旁边嗡嗡叫的苍蝇,其中的一类家蝇的种数就有3000种左右。
看来,虽然人类千辛万苦地修建了城市,但是在城市的各类居民中,人类根本算不上数量多的种类,昆虫的数量就远远超过了人类的人口数。大多数昆虫落户城市之后,经过长期适应,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地点和生活方式。
比如,蟑螂已越来越习惯于以橡胶、塑料制品为食,甚至有在电视机里发现蟑螂群落“定居”的报道。随着居室的恒温性越来越好,越冬蚊子在北方也不再罕见,它们甚至在冬天也能吸血、繁殖,并把繁殖地选择在居室内的卫生间等有水的地方。
居室中沙发、席梦思和地毯等的广泛使用,使得以纤维、毛纺织品为食物的袋衣蛾、幕衣蛾增多。袋衣蛾以羊毛等天然纤维制作的衣物为食。
袋衣蛾
袋衣蛾
袋衣蛾的幼虫会吐出纤维编成袋子把自己装起来,袋的两端有开口,幼虫拖着袋子爬行,噬咬羊毛衫、地毯等物品。饲养宠物的家庭逐渐增多,则使跳蚤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都是昆虫逐渐适应城市生活的表现。
此外,路灯、居室灯光等的使用,在改变了城市光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昆虫的时钟节律,使得一些在农村夜晚不活动的昆虫在城市夜晚仍到处出没,这也是昆虫适应性进化的例子。
而各类有害昆虫越来越强的抗药性更是典型的适应性进化的结果。由此看来,城市昆虫这个让城市居民们常常感到头疼的邻居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将长期在城市居住下去,并且数量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因为城市中能够供它们生存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昆虫的城乡差别
目前科学界认为,最早的昆虫出现在3.5亿年前。通过对岩石中的昆虫化石的研究,人们认为,最早在陆地上逡巡游荡的昆虫是蟑螂。从那时起到今天,这些顽强的小生命已经演化出了数以百万计的昆虫种类,生活在从两极到赤道的广阔空间中。
蟑螂化石
蟑螂化石
当人类在原野上建起城市的那个时刻起,昆虫就尝试着和人类一同分享这个崭新的空间。有些昆虫顺利地进入城市,而有些则难以驻足,或随着城市环境的发展而销声匿迹。
图:蟑螂——室内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它们令人憎恶,却有很强的繁殖力,而且杀之不尽。
浙江大学昆虫学研究中心莫建初教授介绍说,全世界大约有4000种蟑螂,只有十几种在室内生存,真正成灾的其实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种。
德国小蠊就是在城市里为害的一种蟑螂,一般在你家桌面上、地板上经过的就是它的同族。德国小蠊性喜干燥,城市正适合它们。
与德国小蠊相反,它的远亲黑胸大蠊更喜欢潮湿的环境,郊区、乡村比城市湿润,黑胸大蠊这个蟑螂种类一般栖息于郊区或山野中。
家蝇、跳蚤等昆虫,也都是适应了城市生活的种类。在城市里的生存竞争中,它们是目前的胜出者。
而蜻蜓这种在城市本来多见的昆虫如今却越来越难见到了,因为城市中水面减少,污染愈发严重。
在城市的夜晚,耀眼的路灯和灯箱广告把城市点缀得绚丽多彩,令许多昆虫不堪忍受。美国波上顿的研究人员做过光线对水蚤影响的实验。在城市郊区的一个湖泊,他们把一些类似水桶的装置放到湖的不同深度,装置的上面用盖子盖住,而下面是开口的。有些装置的桶壁是遮光的,而另一些是透光的。研究人员想通过这些装置在特定时间段内捕捉水蚤,通过研究水蚤数量的多少,来了解夜晚光线的强涡对水蚤的分布,繁殖有什么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当光线变强时,水蚤在湖水不同深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水蚤整体上在湖水更深的位置活动。由于越往深处,湖水的温度和溶解氧的含量都在下降,而低温和低氧对水蚤的生存和繁殖很不利,因此导致水蚤数量减少了10%到20%。这个湖泊附近的光污染的环境效果与满月时光照的效果相似。研究人员发现,在波士顿市内的湖面附近的光线亮度十倍于郊区的这个湖泊,对浮游生物的影响更严重。
也许小小的水蚤在匆匆忙忙的城市人看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是生物界中的每一一个物种都与其他生物紧密相连。在前面的水蚤实验中,当湖泊的上层水体中的水蚤数量下降时,藻类开始繁盛,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藻类是许多生物消费者的食物,一些生物将因此而兴旺。同时,湖泊中过多的藻类将消耗湖水中的大量溶解氧,使在水中活动的动物,如鱼类的生存受到威胁。
为何杀之不尽
虽说每种生物,包括昆虫在内,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公民,但是很多城市昆虫被人类定义为害虫,总是想方设法把它们驱逐出房间。还是以蟑螂为例,无论你使用哪种杀虫剂或毒饵,它总是隔三岔五甚至天天在你面前现身。蟑螂的身体可以携带40多种病菌,在房间内爬来爬去,确实会造成疾病的传播。
每年人类用于消灭蟑螂的药品开支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这笔财富比许多发展中国家一年的国民收人还多。杀蟑螂必须在大区域内做,至少一次性整栋楼中灭杀,在一年内灭两三次,可以维持一年时间不出现蟑螂。但使用的毒饵还得交替使用,类似于治疗艾滋病使用的“鸡尾酒疗法”。在一些大的城市,比如北京,经常要全市统一行动,在特定的时间段集体消灭蟑螂。
袋衣蛾以羊毛等天然纤维制作的衣物为食,上图中的毛衣已经被它们咬得千疮百孔了。
● 为什么蟑螂如此难以消灭呢?
首先,蟑螂的繁殖能力很强。比如德国小蠊一生至少可产4-8个卵荚,每一个卵荚含卵40个左右,每个卵自产下到成熟只需90天左右。甚至有些种类的蟑螂在产卵后,还能把卵荚挂在自己的腹末,直到里面的卵块要孵化为若虫的时候,才把卵荚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场所。
其次,在野外的自然环境下,蟑螂有许多天敌,比如蜘蛛、蚂蚁、蟾蜍等,这些天敌有效地控制了蟑螂的数目。但是在城市中,尤其是在室内环境,非常适合蟑螂的生存,又没有天敌,后代成活率高,因此杀之不尽。
生物链变革
提到城市昆虫,也许人们马上想到的是蟑螂、蚊子等不招人喜欢的昆虫,并把它们称为害虫。在大多数情况下,昆虫作为生物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地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可缺少的一环,如蜻蜓、捕食其它虫的步甲等,以及其它栖息在城市环境中的昆虫,如土壤中分解植物枯枝落叶的食腐甲、作为食物链有效一环的其它小型昆虫等。
自然界是一个协调的生态系统,任何昆虫在地球上能存活到现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目前的研究发现,一个物种的消失,往往会导致几个,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物种的消失。
从本质上讲,城市环境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与农村环境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没有差异。
只不过在城市环境中由于植被的减少和微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使得许多昆虫种类难以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在城市环境中捕食性种类的食谱更窄了,植食性种类的食谱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寄生性种类则可能由于其寄主的稀缺或消失而难以生存。某些种类之所以会大量增殖,主要是食物丰富、环境条件适宜,以及致其种群受抑的因素如天敌(捕食性的和寄生性的)、气候(主要是寒冷或持续低温)不具备所造成的。
如果增加城市生物的多样性,这些种类的种群数量自然就会得到抑制,就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了。当然在可预见的将来,要想让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到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平是不可能的。有些种群在某些地区一旦消失,要让其再恢复则需极长的时间,甚至永远也不能恢复。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05年3月号,“昆虫:城市的另类居民”,文/莫建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