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艺画开天的三体动画什么时候上映,艺画开天三体倒计时具体时间,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艺画开天的三体动画什么时候上映,艺画开天三体倒计时具体时间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艺画开天的三体动画什么时候上映,艺画开天三体倒计时具体时间  第1张

【热点锐评】

直击内幕,锐评全球科技财经热点风云

一、《三体》动画口碑崩了,B站和艺画开天被网友骂惨

改编自作家刘慈欣的系列同名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动画12月10日在B站开播,首日播放量破亿,12月22日播放量破2亿。但数据的井喷却没能带来好口碑,不管是原著粉还是科幻粉,从开播前的满怀期待,到前两集之后的褒贬不一,直到第三集之后,观众们一致吐槽开喷,终究还是错付了!

据悉,《三体》动画由BILIBILI主要出品制作,三体宇宙联合出品,艺画开天联合出品承制。作为B站头部制作,《三体》动画制作成本或高达1.5亿,每集成本1000万。但在最新一集播出后,豆瓣评分直线跌破了6.0分,来到5.6分。24.1%的观众打出一颗星,21.2%的观众给出两颗星,只有15.1%的观众给出五星好评。部分情绪激动的观众这样评论:

“叶文洁当年想毁灭世界肯定是看了这部剧。”“三体动画第三集:水之道。”“高情商:营养丰富的花费,顶着疫情压力,给中国科幻的未来给养。低情商:一坨大fen。”“B站和艺画开天真是互为猪队友”……有部分观众认为,罗辑的形象并不讨喜,性格过于浮躁缺少沉稳、人物刻画生硬、剧情拖沓等。更让大家失望的是,高投入的《三体》动画竟然在后期制作上也开始摆烂——在第四集的PDC大会上,出现了众多人脸模型的重复利用。很难让人想象到,这是创作出《灵笼》的那个艺画?!

锐评:如果说不够尊重原著,主人公刻画拉跨,剧情拖沓这些都是国产动画改编失败的通病,那么艺画开天想当然的希望把《灵笼》那套成功照搬过来,就注定了对《三体》这部巨制改编失败的结局。

笔者关注到一些三体忠粉的评价,“人设建模太有艺画开天风格了,一眼看去动画有种赛博朋克的末世感。”不仅如此,《三体》动画始终透露着一股诡异的违和感,“既想讨好路人,又想讨好原著粉,结果哪一边都没有够上。”

这个困境不只是针对《三体》动画,目前,腾讯和Netflix各自制作的剧版《三体》也进入了宣发期。相较于几年前的电影版,业内普遍认为以上两个剧版作品更为“靠谱”。此外,PICO也宣布要制作VR版的《三体》互动叙事作品。但在原作已经被成千上万读者充分讨论过的前提下,如何在原有剧本中再创作出新意,更需要改编团队拥有过人的理解和再创作能力。我们也期待三体世界有一天能较完整的出现在大荧幕之上。

二、知网滥用市场地位遭罚8760万元 承诺数据库三年降价30%

历经227天调查,知网涉垄断案“靴子落地”。12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这起垄断案的处罚结果,知网因滥用市场地位被罚8760万元,系上一年度销售额5%,同时责令知网作出全面整改。

南都记者梳理1.5万字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发现,本案的相关市场界定为中国境内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知网被指从2014年开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不公平高价”和“限定交易”行为。

执法机构披露,截至2022年5月,与知网合作的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共1906种,占总数的96.7%。与知网就博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合作的985和211、“双一流”高校共计136家,占总数的91.89%。这也就不难理解,截至2022年5月,知网共拥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个人注册用户1.23亿人,其中覆盖90%以上的高校用户,其他类型用户覆盖率均在60%以上。

行政处罚决定书还披露行业竞争状况。HHI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显示相关市场高度集中,呈现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知网市场份额最高且整体呈增长趋势,长期保持较强竞争优势。在罚款之外,知网落实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公布15条整改措施,包括与期刊、高校解除独家合作协议;数据库价格三年内下调30%以上;成立用户委员会,建立数据库服务价格调整用户沟通机制;进一步扩大过刊免费范围,免费开放“高校用户校外访问系统”等等。

锐评:知网案是市场监管总局今年查处的首起平台经济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也是继去年阿里、美团“二选一”案后,又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执法案例。也有很多网友评论,对这么一家霸道的市场垄断者罚款力度是不是太轻了呢?

“这种整改措施比罚款更具实际意义,影响广泛而持久。”有反垄断专家表示,反垄断执法的目的是要通过执法消除垄断行为的消极影响,恢复相关市场的竞争。在罚款的同时敦促企业全面整改,这体现了反垄断执法中坚持依法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的原则和理念。

三、工信部拟规定:APP不得恶意阻挠用户卸载

据工信部网站12月27日消息,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提出,规范安装卸载行为。具体包括:

1.确保知情同意安装。向用户推荐下载APP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真实、准确、完整地明示开发者信息、产品功能、隐私政策、权限列表等必要信息,并同步提供明显的“取消”选项,经用户确认同意后方可下载安装,切实保障用户知情权、选择权。不得通过“偷梁换柱”“强制捆绑”“静默下载”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下载安装。

2.规范网页推荐下载行为。在用户浏览页面内容时,未经用户同意或主动选择,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APP,或以折叠显示、主动弹窗、频繁提示等方式强迫用户下载、打开APP,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信息。无合理正当理由,不得要求用户不下载APP就不给看,或者不让看全文。

3.实现便捷卸载。除基本功能软件外,APP应可便捷卸载,不得以空白名称、透明图标、后台隐藏等方式恶意阻挠用户卸载。

锐评:进入智能机时代,用户在享受移动端的极大便利的同时,便不得不忍受来自各类手机预装软件和APP流氓弹窗、无法卸载等问题。这些乱象在安卓系统尤为显著,由于手机品牌众多、开发者鱼龙混杂,直至今日这些问题竟没有得到根除。

工信部这个发文来的并不算及时,但至少从顶层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了行业生态,保障用户权益。前不久,工信部就曾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明确要求除基础功能软件外,其他预装软件必须能够卸载。该政策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执行。这次多管齐下,希望对规范移动应用生态起到更多积极作用吧。

更多艺画开天的三体动画什么时候上映,艺画开天三体倒计时具体时间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