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霜降时节,济南市莱芜区大王庄镇一望无际的姜田里,姜农们迎来一年最忙碌的收获季:起姜。
虎口崖村姜农吴松的地里来了两拨客人。一拨是几个年轻人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带货卖姜,来自莱芜区张家洼街道的带货主播张文莹说:“起姜的季节到地里直播效果更好,很多人没见过姜是怎么收获的。”
另一拨是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吕华及其团队,正在忙着测产,作为本土生姜专家,她在田间地头和姜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每到收获季,她的团队就要验证之前一些试验效果,正在莱芜区广泛推广的“秋延迟”种植技术是其中之一。
瓜屋子村姜农崔树果在地里熟练地削掉姜秧,把鲜姜码进篮子里。“今年雨水大,咱这沙土地不积水,亩产都得在1万多斤。”崔树果把当天挖出来的鲜姜用篮子装着,通过绳子吊送到五六米深的姜窨里。他的姜窨能存近万斤生姜。这种恒温恒湿的储存方式原始而古老,姜在地下可以存储三年,相比恒温冷库几乎是零成本。
“生姜很娇气,喜水怕涝,喜光怕晒,没有丰富的经验很难种好。”大王庄镇 *** 主抓农业的李诚勇告诉记者,全镇5.3万亩耕地,接近4万亩种姜,作为莱芜姜的主产区,始终保持高产,正常年份来说,每亩起码收益两三万元,这比其他农作物都要高。
然而,今年生姜遭遇罕见的“小年”,行情不好,大部分姜农都把鲜姜存了起来。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徐坤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三个:因为连年收益较高,生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达400万-500万亩;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出口量大幅下降;今年雨水大,生姜普遍丰产。他建议,莱芜区应当尽快规划建设全国性的生姜交易平台,根据大数据来指导生姜的种植、销售,同时建大型生姜储存基地,绿色生姜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姜农的鲜姜收获之后,过一个月左右等姜秧完全枯萎脱落,才能彻底成熟。他们的鲜姜每年通过收购点送往15公里外的山东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这家我国生姜出口第一大户,两个加工基地正在加工各种姜产品,日加工能力超过220吨。记者在现场看到,生姜过一遍全自动生产线,就变成姜粉。
“我们的产品80%以上出口,深加工产品主要销往美国、中东、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额达3亿美元。”该企业工作人员韩国栋说,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有生姜基地3000亩,合同基地超过2100亩,带领姜农做全球生意致富。
近年来,公司不断延长产业链,出口产品从传统的保鲜姜、腌渍生姜、姜芽,逐渐发展到脱水姜片、姜粉、寿司姜片、姜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如今进口黑胡椒等原料,与姜粉等调制成复合调味品,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产值也从每吨上千美元的初级农产品升级为每吨过万美元的高附加值制品。公司还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邹学校先后成立了院士工作站,与江南大学共同成立“生姜加工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目前,莱芜区以生姜为主的出口、加工、流通企业达24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形成了生姜产业发展的“新雁阵”。年储存加工能力超过140万吨,远远超出本地产量,开发出“食、药、卫、健”四个字号100多个品种的生姜产品。69家企业拥有自主进出口权,生姜及其制品的出口量占全国的七成左右,姜片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高达70%。
据了解,莱芜生姜已被列为济南市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为了减少灾害对生姜种植积极性的影响,莱芜区创新开展地方补贴型生姜保险,保费按照市、区、农户3:3:4比例投保,遇到自然灾害、流行病虫害,每亩最高获赔4000元。
(大众日报记者 赵国陆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