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59年,毛主席上庐山会见 *** ,李敏:他们有着十多年的夫妻情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59年,毛主席上庐山会见 *** ,李敏:他们有着十多年的夫妻情分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59年,毛主席上庐山会见 *** ,李敏:他们有着十多年的夫妻情分

#历史开讲#

毛主席和李敏

在李敏刚满月的时候, *** 便到抗大学习去了,一星期只能回来一次,也只能见李敏一面。到李敏咿咿呀呀开始学说话的时候, *** 又去苏联治病去了,仔细算来,当时 *** 只在李敏身边4个月,妈妈是个什么样子,李敏一点儿也不记得。

父亲 *** 作为领袖,整日忙于党和国家的大事,更照顾不了孩子,于是李敏又被寄养在当地一户农民家里,后来几经辗转被送到了延安的洛杉矶保育院,至于什么时间送过去的,寄养了多长时间,很多人都说不清楚。

当时的李敏年龄太小了,记不得妈妈和爸爸,当然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感情,直到后来长大,李敏才渐渐了解了起来。毛主席爱过 *** 吗?在李敏后来的了解中,她想,他们是爱过的。

李敏:第一次见父亲流泪,是在听说母亲生病后

1941年,只有几岁的李敏被送到了苏联,与妈妈 *** 生活。在苏联李敏“收获”了两位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还有一个小弟弟。

李敏

李敏在苏联第一次听到“爸爸”这个名词就是在这个小弟弟身上。当时李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妈妈了,有一天毛岸英和毛岸青带着她去找妈妈,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圆滚滚的婴儿躺在床上,毛岸英怜爱地看着婴儿说道:“这个小弟弟多像我爸爸呀!”毛岸青也接话说:“对,长得真像爸爸。”但是没过多久,这个小弟弟就去世了。

小弟弟的去世,再加上听到父亲再婚的消息,李敏尖锐地发现母亲的精神大不如前,身体也变得非常虚弱,她同两位哥哥从此闭口不谈“爸爸”这个名词,以免再次引起母亲的伤心。

李敏第二次听到“爸爸”这个名词是在1946年。当时毛岸英已经回国,妈妈 *** 被强行送进了精神病院,二哥毛岸青在莫斯科学习,她则在儿童院里生活。唯一能让李敏感受到亲情的,只有时常来探望她的二哥。

一天,毛岸青又来看望李敏,在儿童院的礼堂里,毛岸青询问着李敏最近的学习和生活,之后又指着墙上各国领导人的照片谈论了起来。毛岸青指着墙上一张画像问李敏:“你知道他是谁吗?”李敏自信满满回答道:“我当然知道,他是中国 *** 的领袖,叫 *** 。”

李敏

这时,李敏发现二哥的脸上透露出敬仰、崇拜的神色,他说:“可你知道吗?他还是我们的爸爸。”这是李敏第一次从二哥的嘴里听到“ *** 就是他们的爸爸”这样的话,由于当时年纪小,又始终记得母亲交代她不准提爸爸的事,所以李敏几乎是跳起来否认二哥的说法。

毛岸青见李敏生气了,便不再提,但当他走后,李敏心里不禁开始嘀咕起来:难道 *** 真的是她的爸爸?李敏不知道,她将这件事当成秘密放在了心底。

有关于“ *** 是不是自己父亲”的这一问题,李敏从妈妈那里得知了答案。那时,李敏与 *** 已经回到了哈尔滨。有一天,李敏再一次看到了墙上 *** 的画像,想起了在苏联二哥对她说的事情,于是壮着胆子问:“那个,是不是我的爸爸?” *** 慢慢蹲下身子,眼中含着热泪慢慢地点了点头。

李敏知道,大人的点头就是算数,就是认可,那样说来,照片上的 *** 确实是她的爸爸。李敏站在那里,并没有多大的情绪变化,说不上高兴,也谈不到激动。

李敏和 ***

直到她的姨妈贺怡奉命来接她到北京找爸爸,李敏才感觉到一种开心从心底滋生出来。但当她知晓母亲不会去北京时,李敏的开心被冲淡了很多,她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会分开?

刚到北京的一段时间里李敏还是想妈妈的,但是到后来学业开始紧张,思念也就慢慢淡化了。但是有一天,父亲突然对她说:“娇娃,是不是该给妈妈写封信?”李敏这才拿起笔,给母亲写了进京后的第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您好!我在爸爸这里很好。您想我吗?我很想您。爸爸问您好,希望您保重身体。

后面的两句是毛主席让李敏代写的,这让李敏开始第一次审视父亲对母亲的情感。

毛主席和李敏

李敏每次放假都要去母亲那里探望,每当她临走前,她发现父亲总是忙前忙后,给她准备各种东西,北京特产、六必居酱菜等。李敏知道,这些东西并不是为她准备的,而是为她的妈妈准备的,因为她从小就不爱吃零食。

最直接的证据是,有一次父亲还特意让她把外国朋友送给他的香烟也带给母亲。李敏知道,她不仅仅带去的是物品,还有父亲对母亲热诚、真挚的战友情,而她是父母亲之间的桥梁。

有一次 *** 因听到了广播中毛主席的声音,生了一场大病。得知事情的李敏立刻想到了父亲,她明白只有父亲能帮助她。当她把母亲生病的信送到父亲手上时,她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悲伤的氛围让李敏也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从这一刻开始,她明白,父亲一直惦记着母亲,眷念着他们心中那份真挚的情感。

毛主席和 ***

在李敏逐渐长大后,渐渐明白了父母亲的难处,才真正理解了父母。她懂事以后便成了父亲的知己和朋友,经常聆听父亲讲述他与母亲 *** 之间的故事,有时候还会听到父亲对母亲的评价。

“你妈妈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就与敌人展开了斗争,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红军女战士,她作战很勇敢……”“你妈妈是一个很开朗,很豁达、很善心的人,常常是一高兴就开怀大笑……”

李敏结婚前夕,毛主席到庐山会见 ***

随着逐渐长大,李敏从各种文献和其他人的口中得到了一些造成父亲和母亲婚姻悲剧的原因。

*** (左)

*** 和毛主席结婚多年,一直担任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和机要秘书,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照顾毛主席的工作和生活上。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的政治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也不再愿意当家属,也不满足于做丈夫身边秘书工作。

随着延安的发展,组织上需要更多干部, *** 也想借此机会为组织工作,独立的工作。组织上理解她的心情,便在她东征回到瓦窑堡后,将其分配到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科当科长,监督、印刷在根据地通行的苏维埃纸币。

*** 在生下李敏后,虽然高兴但还是认为工作更能让她享受快乐,于是就将李敏送到了老乡家,去抗大学习,一星期只有一天能回家。再加上延安涌进了大量的青年男女,毛主席很喜欢和这些知识分子交往,从中了解情况,获取知识,这让 *** 与毛主席的交流更加稀少。

李敏可以想象当时母亲的心境,以当时母亲倔强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平静下来与父亲好好谈的。

***

当时 *** 内心很是痛苦,身上残留的弹片又多,为了排除心中的苦闷,便想到了做手术,这样才能早日恢复健康,才能多做些工作。但是由于当时延安根本做不了这种手术, *** 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因此更加坚定了她要走的决心。

毛主席曾对 *** 做出过挽留,他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有三种情况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百姓哭,看他们受苦,我会忍不住哭。二是跟过我的通信员,他们走了,或者牺牲了,我会忍不住哭。三是我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我掉了泪。”

这番话是毛主席对 *** 的肺腑之言,但是并没有打消 *** 要离开的念头。在长期艰苦的战争中, *** 养成了坚强果断的性格,她拿出当年不顾一切的劲头,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去了西安。

原本 *** 想去的是上海,但当时上海沦陷了, *** 只好留在了西安,等待下一步的形势变化。就在这期间,毛主席曾托人捎口信,希望同 *** 和解, *** 用自己的津贴给毛主席买了一床新被,自己还是留在了西安。

*** 和李敏

几个月后,共产国际代表苏联经新疆、西安去延安, *** 从中受到启发,想要去苏联治病,毛主席得知后又派人送来口信,请她不要去苏联,一定回到延安,但 *** 仍没有理会。

到了苏联后,毛主席又几次写信希望 *** 回国, *** 当时也不再怄气,但她认为既然来了,就要学有所成再回国,因此错失了一次又一次回国的机会,她与毛主席也渐行渐远。

在那个年代不确定因素太多,李敏十分理解父亲,也理解母亲,她不能将错误归结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高中毕业后,李敏与孔令华订下了婚约,作为父亲的毛主席也答应要参加女儿的婚礼。而李敏不知道的是,就在婚礼前夕,父亲在庐山会见了母亲。

李敏和 ***

据封耀松回忆,当时是1959年,负责接待毛主席的是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和夫人水静同志,一路上毛主席的心情似乎很好,与众人聊起了庐山的风景。到晚上的时候,毛主席问他:“小封,你是什么时候值班。”封耀松如实回答:“7号、9号。”

9号晚上的时候,水静同志的车停在了毛主席下榻的住所外面,车上首先下来的是水静同志,然后下来的是一位女同志。封耀松上去向毛主席报告:“水秘书他们来了。”毛主席声音低沉说了声:“好。”

封耀松仔细地布置了一下会客厅,为那位女同志备上了茶和藤椅,然后就退了出去,留下毛主席和那位女同志聊天。在会客厅外面,封耀松才从水静同志口中得知,那名女同志就是 *** 。

*** 和毛主席

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毛主席与 *** 的见面就结束了,之后他们就再未见过。这件事,李敏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她知道,这次见面除了老革命、老同志、老战友的关系外,还有十多年的夫妻情分。

李敏回忆:爸爸说,妈妈和江青完全不同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身棉袄,李敏在毛主席的身边也是这样温暖的角色。在毛主席身边,李敏除了学习生活外,父女俩谈论最多的就是 *** 。有一次,毛主席对李敏说:“江青对我不好,她嫌我老土,嫌我是土包子,你妈妈与江青完全不同。”

李敏经常从父亲口中了解艰苦斗争中的母亲。她了解到,母亲自从嫁给父亲后,便开始照顾父亲的生活。在那个极端艰苦的年代,要想保证父亲的身体健康,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 听说丈夫喜欢吃辣椒,有时就会从老乡手里买一点,这对于当时的环境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了。因为环境恶劣,蔬菜摄入量少,毛主席经常便秘,这可急坏了 *** ,她步行四十多里路,向一位郎中借了通气管,才解决了问题。

毛主席和 ***

在井冈山的那段时间,毛主席非常忙,经常从白天工作到晚上,有时候还要在晚上通宵。没有营养的补充,毛主席的身体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 *** 心疼丈夫,又知道不能打扰丈夫工作,只好另想办法。

那时想吃点好的,根本没有钱买, *** 就与警卫员到河边抓鱼,到地里抓田鸡。就这样,靠这一点新鲜的肉类,才支撑起毛主席的身体消耗。

在井冈山上,是毛主席与 *** 最甜蜜的时期。在这里, *** 为毛主席诞下了三个孩子。第一个生于1929年春天,当红军打下福建龙岩时, *** 生下了一个女儿,但这个孩子最终下落不明,至今没有找到。

第二个孩子生于1932年,是一个男孩,取名叫毛岸红。在长征开始前, *** 将毛岸红交给留下来打游击的妹妹抚养,不过毛岸红最终也下落不明了。第三个孩子生于1933年,但是一出生便夭折了。

***

三次生育给 *** 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损耗,但 *** 从未放弃过战斗,她是一个顽强的女性。第三次反“围剿”的时候,一颗炸弹落在了 *** 的身边,将她炸晕了过去。等她醒过来追上队伍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黎明了。

等她回到部队中,人们发现她还活着,就连忙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红着眼眶对 *** 说:“通信员向我报告说,亲眼看着炸弹在你身边炸开,我以为你被炸死了,打算战斗结束后给你办追悼会。现在你是人回来了,还是鬼回来了?”

这番话令 *** 哭笑不得,大家伙也纷纷大笑起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一部分红军家属不得随行,孩子更不能带。 *** 红着眼眶把毛岸红留了下来,自己则坚决跟随毛主席长征。

*** 和贺怡

当时中央最高领导权掌握在德国顾问李德手中,毛主席的正确方针连连被否定。湘江战役后,红军从八万锐减到3万,毛主席整日忧愁红军的命运,很难想象,如果不是 *** 无微不至的关怀,毛主席如何坚强地撑过那段岁月。

正如陈士榘说过的那样:“从某种意义上讲, *** 立下了他人不可代替的巨大功劳。至今,我仍怀着崇敬之情,深深地怀念这位中国革命史上的杰出女战士。”

1935年,红军进入遵义,在这里 *** 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中国革命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开到了很晚才回来,毛主席很开心,对 *** 说:“今后有发言权了。”寥寥数语,让 *** 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在四渡赤水河的时候, *** 为了掩护伤员被炸得遍体鳞伤,直接昏迷了过去。醒后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受伤的事情不要告诉主席,他很忙,不要让他分心。”毛主席还是知道了此事,当他赶过来时, *** 已经是奄奄一息,为了不拖累部队, *** 提出让部队先走,把她留下。

毛主席

毛主席红着眼眶说什么也不同意,安慰她说:“我和同志们,绝不会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 这次负伤,身上的弹片始终没能取出。就是到了苏联后也未能治好,大大小小的弹片与她的身体融为了一体,也同时在折磨着她。这些弹片伴随她生活了半个世纪,一直到她去世。

*** 和毛主席是经历过战火、苦难的战友,这种患难与共的战斗友情,让他们相依相随了十个年头,任谁都不能轻易忘记,是谁都不能够替代的。

毛主席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尽管他与 *** 的婚姻以失败结束,但他还是处处牵挂着 *** 。对于这段婚姻,他也曾做出过挽留,奈何都没有实现。为了缓解 *** 的寂寞他将李敏送到了苏联, *** 能在异国他乡坚强地活下来,有李敏的作用,当然也有毛主席良苦用心的结果。

更多59年,毛主席上庐山会见 *** ,李敏:他们有着十多年的夫妻情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