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2021收购案例,收购典型案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2021收购案例,收购典型案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2021收购案例,收购典型案例  第1张

作者|金融美少女Lin

时间回到70年代,香港那时候的英资使力非常雄厚,而华资呢则淡泊很多。

1871年8月1日呢,英国渣打创建了香港码头,货仓公司已经辗转后的公司更名,香港九龙码头机货仓有限公司录入英资四大行之一的怡和洋行手中。

这10年代末呢,香港地价飞涨,九龙仓呢,位于尖沙咀港岛和新建码头货仓地盘上成了一块大肥肉,很多地产商呢都垂涎欲滴,地产商呢之所以敢动心,有三大前提。

一是英资财团仗着自己资产雄厚,并不把九龙仓当回事,一心想着扩展海外市场。

二是呢九龙仓出现了债务危机,而为了缓解债务危机呢,又出售了大量的债券来套现,结果债台高筑,信誉下滑,股票呢也越来越不值钱。

三是呢,怡和洋行持股20%就已经是九龙仓的老大了,控制权简直不能再薄弱,这种情况下呢,只要有人持股到20%,就有了跟英资公开叫板的资格,得知此事后呢。

在香港地产界初露头角的,李嘉诚呢,不动声色的买下了散户持有的的约2,000万股份,持股比例呢直逼怡和洋行。

李嘉诚之所以下手这么快呢,一方面呢,是考虑到九龙仓的股票价格被严重低估,另一方面呢是因为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跟置地集团是死对头,而置地的控股公司呢,正是怡和洋行。

尽管呢,李嘉诚是通过分开互投的方式呢购买股票的,还是引起了证券市场的骚动,怡和洋行呢不得不大规模反购股份,保住控制权。

其他大小玩家呢也纷纷跟着入场,九龙仓的股价呢,一下子从13港元涨到了46港元,眼看股价越来越高,买入风险不断加大,李嘉诚呢只能慢下脚步静观其变。

当然了有一种说法是呢,当时的怡和呢没那么多现金返购股票。所以呢像同样是英资财团的汇丰银行求,助汇丰银行的一把手呢,沈弼给李嘉诚呢施压才让其收手的。

不过呢,李嘉诚的短暂撤退,却让另一个财力雄厚的大佬对于拿下九龙仓呢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就是当时世界十大船王之首的包玉刚,当时呢拥有50艘游轮的包玉刚,正愁着航运低潮来临准备呢套现转型到房地产。

再加上呢,九龙坡特殊的地理位置跟它的航运业务的简直是绝配,所以呢,包玉刚很快的就和李嘉诚见面了,用包玉刚女婿,吴光正的话来说呢,这两人一见面就明白了对方的用意,衡量一下利弊就达成了君子协议。

李嘉诚呢,把手中拥有的九龙仓1,000万股转让给了包玉刚,10几港元的股票卖了30港元,李嘉诚一下子赚了几千万。

1978年9月的包玉刚正式宣布他本人及家族购入了20%左右的九龙仓股票,按照公司法持股16%的股东呢就可以成为董事,所以呢,包玉刚和女婿吴光正呢如愿进入了九龙仓董事会。

之后呢,李嘉诚陆续将手上的股票呢转让给了包玉刚,这把低买高卖赚了5900多万港元,而股权增加到30%的包玉刚,成了九龙仓,这个英资财团里的大股东。怡和洋行显然不会任由华商掌握着控股权。

但是呢,双方抢购股票的两年时间里呢,九龙仓的股票价格呢,已经涨到了67港元。怡和想追啊,都没钱跟了。

1980年6月呢,怡和洋行主席纽壁坚主动出击,通过旗下置地集团公开宣布要回购股票,条件是用置地股份和一种债券的换取九龙仓股份。

计约100元的代价呢换取一股市价77元的九龙仓股票,如果置地集团获得49%的控股权,那么包玉刚的收购梦就会一场空。

包玉刚很快应战,它先争取到了汇丰银行的22亿港元贷款保证。紧接着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以个人及家族名义呢作价,每股105元的现金收入,2,000万股的就九龙仓股份。

目标呢就是所持有股份的提高至49%,期限只有两天。下了血本的包玉刚呢毫无悬念地取得了这次股份收购战的胜利,而怡和洋行见大势已去,索性将香港置地持有的九龙仓1000多万股呢,通过代理公司和经纪行偷偷转让给了包玉刚。

套现获利7亿多港元,至此这场教科书式的收购战终于落下帷幕,成了香港华资力量对抗英资力量超越的代表。也给香港经济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这场战役中真正的获胜者是谁呢?

就当时的情况看包玉刚呢,因为这次战役呢,亏损了6.1亿港元,还背负着22亿港元贷款所产生的巨额利息,英资财团呢折腾了半天,但依旧是损失了会生金蛋的九龙仓。都不算上是大赢家。

真正的高手显然是炒作一番,一倒手就净赚5900多万。

之后呢,又靠包玉刚的支持呢,吞并了另一家英资企业和计黄埔的李嘉诚。

不过如今在看呢,九龙仓在包玉刚及其后辈的经营下呢,已经发展成了市值超3,000亿港元的庞然大物。

当初的巨额亏损呢已经不值一提。

英资财团呢,本就意不在此,或许早就有套现的打算。7亿多港元呢,在当时呢也不是小数目。

有意思的是,在包玉刚入主九龙仓不久后呢,又跟死对头香港置地成了合作伙伴。之后呢,还和李嘉诚的长实集团合资成立了地产发展公司。在香港呢拿下了一个又一个新项目,联手推高地价,最终实现双赢的扩张手法。

国内大概没有几家地产公司比他们玩得更好了

更多2021收购案例,收购典型案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