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63年的技术积累,以及亲历灾后重建的精神支撑,能帮助他们顺利实现这次巨大的跨越吗?
文_本刊记者 于静
编辑_周春林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能源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东方电气集团旗下企业东方电机的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文学告诉《中国企业家》,“纵观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历史,这是电力企业适应能源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挑战最大的一次。”
在他看来,以往产业变革,从数量到质量上都是循序渐进的,而现在,发电板块传统优势产业面临断崖式下跌的情况。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体系不仅关系到能源企业的业务重塑,甚至关系到整个工业体系的重塑。
东方电气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研究开发制造企业之一。近年来,坚持创新至上,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型升级为火电、风电、水电、核电、气电、太阳能六电并举的综合发电设备提供商。
置身能源革命一线,东方电气面临机遇和挑战。传统能源中的一些优势消失,新领域技术和商业模式亟待创新,成本管控能力需要提升……63年的技术积累,以及亲历灾后重建的精神支撑,能抓住新发展机遇应对调整与转型带来的巨大挑战吗?
转型已经成为共识
下班时分,老电影的画面顿时呈现在眼前。
下午六点,在银杏树、棕榈树、合欢树掩映的甬道中,一群穿着印有东方电气logo白色衬衫的员工骑着电动车、自行车从厂房间鱼贯而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这场景是在大城市里朝九晚五挤地铁的年轻人很难想象的。
事实上,如今东方电气面临的压力,也开始传导到每一位员工身上。
东方电机是东方电气旗下成立最早的公司。它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为了开发西南水电资源专门设立的,主要从事水轮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核能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组等产品的生产研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包括自主研制的三峡、白鹤滩等巨型常规水电机组和长龙山、绩溪超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第三代核能发电机、单机容量全球第二、亚太最大的10MW海上风电电机等性能行业领先的高端产品。
东方电气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柯俊雄告诉《中国企业家》,尽管从“十三五”期间开始火电比重一直在下滑,目前占比已经不高,新上机组比较少,但是财报里跟火电有关的份额还能占到三分之一。那是因为,目前中国22亿装机量里大概一半是火电机组,它的运行需要有备件和运维、改造,另外公司的环保透平类产品(比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也包含在“清洁高效能源装备”中。
“十三五”以来,以数字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演进,全面推动社会生活、生产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世界逐步迈入数字经济时代。
然而产业结构调整、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一些传统的技术优势、效率优势会消失,新的产品、新的技术需要创新,新的模式需要开发,必然在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伴随许多阵痛。
陈文学介绍,从人员技能上来说,三分之一的员工面临技术升级的问题。他们之前拥有的经验和技能不能满足产业转型的需求。比如,员工操作了几十年的冲床,现在不用了,要适应数字化生产方式,需要操作人员积极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本领。为了推动人员技能转型,东方电机每年都要加快速度推动员工培训,提升员工岗位适应能力。
陈文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方电机工作,如今已经在公司工作37年。作为在火电领域从事研发设计长达二十年的专家,他对于自己曾经倾注心血的业务板块面临必然萎缩的形势,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不舍和无奈,更多的是一种豁达和洞明。
他引用张瑞敏的话回应这一态势:没有永远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在刚刚结束的东方电机劳模座谈会上,劳模们的发言让大家印象深刻,焊接劳模秦建表示,过去的劳模讲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现在的劳模还要再加上创新精神。
“自动生产线避免了很多无效工作,节约生产时间和空间占用,更重要的是绝缘要求很高的冲片现在不经过人手,避免了汗渍导致锈蚀,冲片质量更有保障。”适应了智能制造方式的冲剪分厂定子组副组长肖鹏说,“原来定子生产线需要五个操作者,现在自动线只需要两三个人即可,而且生产现场的整洁度也比过去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观。”
一句话,东方电机上下已对转型升级达成共识。
废墟中涅槃重生
东方汽轮机被全国人民熟知,还因为2008年那场地震。
位于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旧址,树木繁茂,苔痕上阶,处处充满沁人心脾的槐花香味。1965年,国家出于战备考虑,将一线城市的企业迁移到西南、西北等三线地区,哈尔滨电气、上海汽锅所的一批职工,来到这个龙门山山脚下便于隐藏的地方,开始了他们艰难的创业之路。
火电站发电设备中包括电机、汽轮机、锅炉三件套,其中汽轮机是负责动能转换的原动机,即把热能和动能转变为电能。东方汽轮机是东方电气集团旗下专门生产汽轮机的企业,它生产的汽轮机品种很多,包括燃煤汽轮机、燃气轮机、核电汽轮机、工业透平(包括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余热发电等)产品。
由于东方汽轮机地处龙门山地震带上,当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距离震中仅30公里,东汽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工厂内70%房屋倒塌,308位员工遇难,2000余台设备损坏,产生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
美丽的十里东汽,顿时变成瓦砾。
时任东方汽轮机党委宣传部部长的彭嘉亲历了地震,当时,许多东汽人都主动参与了抗震救灾工作。在雨中,一位父亲为失去心跳的女儿盖上一块塑料布后,便加入到运送物资的车队。曾经属于东方汽轮机子弟学校的东汽中学受灾严重,东汽员工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参与救助,这里涌现出了谭千秋老师等一批感动中国的人物。
彭嘉向《中国企业家》介绍,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地震发生后,虽然有些墙壁倒塌、屋顶陷落,随时都面临余震危险,员工们仍然勇敢地从一线将设备、技术资料、原材料、制品等物资,从废墟中一件件刨出来。
在当时通讯全无的情况下,全体员工投入到抗震自救中,周围随时都可以听到“党员、干部跟我上”的话语。柯俊雄也是从废墟堆里爬出来的员工,并在抗震救灾中成为火线入党的36名员工之一。
来不及擦干眼泪的东汽人,在震后第7天,就开始利用兄弟企业和社会资源恢复了生产;震后第17天,第一张生产图纸从汉旺东汽情报大楼发往生产车间;震后半年内,产能恢复到震前的80%以上。
用时1年零9个月,位于汉旺镇50公里外的德阳的新东汽建成,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在这场生死考验中,东汽人形成了可贵的“东汽精神”。“东汽精神”就是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奋力拼搏、迎难克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东汽精神”与“大庆精神”一样,成为以企业命名的精神标杆,融入新中国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中。柯俊雄说,“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需要用“东汽精神”支撑我们走好未来的路。
从“三线”跻身“一流”
不妨把东方电气放在电力行业的产业链中来认识这家企业。
在这个链条上,上游是电力设备厂,中游是发电厂,下游是电网运营公司。东方电气是位于上游的设备制造企业,也是电力体系中最具技术实力的企业。他们将设备提供给电力公司,电力公司发电,再经过电网将能源送给千家万户。
1984年,东方电气集团的前身即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成立。
再往前追溯,1965年,东方汽轮机、东方锅炉受益于“三线建设”开始兴建后,更早成立的东方电机也纳入“三线建设”框架。三线企业主要是对一线企业起后备、补充作用,很多重要项目、任务没有优先获得权,东方电气是怎样从三线企业跻身一流企业的?东方汽轮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许昌建分享了公司广为流传的“争气机”的故事。
这段“东方传奇故事”起始于1974年。在之前,一机部八局按火电设备生产的全国布点,安排上海生产30万千瓦机组,哈尔滨生产60万千瓦机组,并计划从国外引进技术,“东方”三厂生产20万千瓦机组。
由于30万千瓦机组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煤耗等特点,且关键技术不被国内所掌握。1974年“东方”三厂以不服输的劲头和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开始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的自主设计和研制工作。
1987年11月6日,国产首台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在山东黄台电厂一次启动成功,满负荷并网发电。1991年,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1994年,东方型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被国务院重大办赞誉为“自力更生为主、嫁接国外技术”的典范。
在市场经济的春风吹来时,三大动力之源形成。
以水电为例,据柯俊雄介绍,东方电气的水电水平,已经从之前的追跑者变为并跑者,直到将来的领跑者。
从三峡左岸机组的分包商,到以自主开发的、完全消除了当时困扰国内外水轮机行业的特殊压力脉动问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水轮发电机组,中标三峡右岸4台机组。随后又自主研制出了溪洛渡77万千瓦机组,实现了与先进企业并跑。到现在,东方电气自主研制出了世界首台百万千瓦机组,其中8台机组应用于在建规模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中,实现了领跑。
在风电方面,东方电气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自主研制出的亚太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代表了国内最先进水平,为我国大规模发展海上平价风电打下坚实基础。
东方电气还自主研发设计了第三代核电项目“华龙一号”。相比之前的技术,三代核电更安全。东方电气从一个简单部件的分包制造开始,到实现自主化、批量化设计和制造,东方电气产品占据中国核电市场的“半壁江山”,特别是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提供主设备,实现了核电装备技术的自主可控。
气电方面,东方电气通过10余年研发,实现了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机满负荷稳定运行。上世纪80年代,东方电气自主研制30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被誉为“争气机”,如今这台突破“卡脖子”技术的50兆瓦燃气轮机被誉为“新时代争气机”。
根据公司财报,东方电气还将大力推进风电产业发展,深入研判光伏产业机遇,加快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六电之外,东方电气也在向氢能领域发力。早在2010年,东方电气就进入氢能领域,2021年,当竞争对手纷纷入局时,他们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同时还在探索氢能作为储能工具的相关技术。
2021年4月8日,中央组织部宣布俞培根担任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33天后,东方电气发布了以“11256”为主要内容的“十四五”战略规划纲要,旨在以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转型为依托,打造中国最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电气集团,在“十四五”末期,实现效益和规模翻一番,完成千亿跨越。
总部位于四川的东方电气,虽然地处我国西部地区,早年为公司起名时便有一个愿景,那就是做“世界的东方,一流的电气”。在公司印发的“同·创”文化手册上,写有这样一句话:远方虽远,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