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李毅,中国当今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李毅,中国当今社会各阶层的分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李毅,中国当今社会各阶层的分析  第1张

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阶级形势当然也需要结合实际。这里的实际是以生产资料的多少、社会生产体系中占据的地位来划分阶级。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致有民营企业家(之前我写过的一篇文章,其中论述中国存在资产阶级是错误的,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在中国已经不复存在)、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个体工商户、个体手工业者(尽管很少)、农民阶级、农民工阶层、工人阶级、自由职业者等。其中数量上占据主体的为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其在政治生活中,也占据领导地位。自由职业者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还是较少数的。

作为何种阶级,为什么要以生产资料的多少、社会生产体系中占据的地位来划分?这主要因为社会发展的重点还是在生产力发展上,当某一天,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的丰富,可能阶级就会消失,随着消失的还有阶级矛盾。但当下,生产力还在不断发展,生产力还远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亦即物质基础还不丰富。在这个基础之上,在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下,在独立生产、社会分工的生产环境里,在剩余产品出现的前提下,阶级便产生了。

那这一阶级形势是如何产生的?有哪几个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这一国体则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这两步得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则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正是这两步走的方针,以及最重要的一点——中国 *** 的领导,才有了这一“国体”。其次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里面不得不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由经济基础而产生的上层建筑,其性质必然由经济基础决定,而经济基础能否稳步发展,与上层建筑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要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就要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同时这也与我国工农业发展有着较大关系。而同样影响深远的还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民工群体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阶级成为这样一种阶级——农民工,即拥有土地使用权,但耕种所得不足以维持生活、不能使生活更好,因此其中大部分农民进入城市,在城市里劳动,获取相对高于耕种所得的收入。这一阶级带着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特性,但却是一个新的阶级。

目前中国已经有两亿八千多万农民工,其中包括大学生农民工。以现有工农业劳动人数来看,大约有三亿八千多万,其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民工阶层。第三产业劳动人数大约是三亿六千多万,其中在工农业中劳动的农民工阶级的数量可能和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阶级的数量持平,可能会有差距,但差距不会太大。当着工人阶级、农民工阶层、农民阶级依然占据大多数时,当下的执政党、 *** 应该把这三个阶层的主要利益当做工作重心,因着我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因着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现实情况。在这三个阶级中,工人阶级、农民工阶层又占据大多数,而这两个阶级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劳资问题,则是由于工人阶级、农民工阶层多多少少会缺乏一些法律知识,多多少少在面对资本家时处于弱势地位,更由于多数民营企业家、私营工厂主不遵守经营规范、用工规范、劳动合同等。我们不惮于说资本家的问题,我们说出来的目的就在于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而当着这个主要矛盾的两方面已经在实质上处于不平等地位时,就需要 *** 来主导矛盾的走向,若私营企业家、私营工厂主处于弱势,那 *** 要适当帮助企业、工厂。若是农民工阶层、工人阶级处于弱势,则 *** 要坚决站在农民工、工人这一面。而最终目的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前提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寻求一个工人阶级、农民工阶级与私营工厂主、私营企业家的各自政治地位相当的平衡。而这一平衡的打破与否则主要在工人阶级、农民工阶级能否团结起来,在正确的领导下与私营工厂主、私营企业家斗争。

当下个体工商户、个体手工业者有一亿五千万左右,受疫情影响,这个数量可能会有下降,但总体数量应该是保持在一亿五千万。这两个阶级是私有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其经营规模远小于民营企业,但在数量上,这两个阶级却远远大于民营企业家。而民营企业家,即资本家,作为私有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力量,虽然在经营规模上远远小于公有经济中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但在数量上却远大于公有经济,而其雇佣的劳动者的数量也远大于公有经济。为什么公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经营规模远大于民营企业,但其雇佣的劳动者数量却远少于民营企业?这主要在于私营企业的数量远大于国有企业,同时国有企业中有不少的非主营业务是外包给私营企业来做,或者说国有企业入股私营企业,支持私营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相应的推动、增加了国有经济的规模。从这个角度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有迹可循的。个体工商户、个体手工业者这两个阶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国营企业、私营企业竞争,最后的结果是成为其中一员、倒闭、生存下去,这三种结果,以前两种结果居多。这主要的原因是即便在同等劳动力的基础上,二者在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的差距也是极大的。这种现象——即成为其中一员、倒闭,在城市中尤甚。

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这两个阶级在当前的这个时期,是不断增加的,这是可以看到和预见的。按理说农民也算是小资产阶级,那末为什么又把农民阶级单独分析?这主要原因在于农民阶级和目前的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还是有很大的生产资料、劳动能力上的差距。这一点农民工阶层也是如此。而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之所以成为阶级,也在于其和私营企业家、私营工厂主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一现实情况使得其在面对问题,尤其是对抗冲突的问题时,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得不保持观望的态度,若有一天其在表面上不保持中间立场,而偏向一方面,则是因为处于对抗的两方面在实质、发展、表现上都形成极不平衡的局面。这一点不能不说是属于这两个阶级的特性,而这一特性则是由这两个阶级占据的生产资料和其在社会生产体系中占据的地位所决定的。这两个阶级可以说依附这资本家而生存,其或许想成为资本家,来剥削劳动者;或许厌恶资本家,但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却不会和资本家产生对抗。那末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增加是好还是坏?这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两个阶级的不断发展,意味着较高个人收入的人不断增加,这意味着主要矛盾的两方面也在随之不断变化,但共同的一点在于两方面的收入都有较大增加,那末当着这两个阶级占据主体地位(在当下的阶级划分尺度下)时,矛盾就发生较大变化,这一变化是矛盾的一方面改变了,由不占有或占有少量生产资料的阶级变为占有较多生产资料的阶级(这两个阶级和资本家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这一改变使得这两个阶级(在当下的阶级划分尺度下)的利益成为执政党、 *** 的工作重心。那末这一变化过程中,在矛盾方面转变的过程中,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农民工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转变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矛盾,而这一矛盾相较于和资本家的矛盾来说则是次要的。这是由当前这一发展阶段决定的。即便是生产力较大发展的情况下,只要是存在阶级,只要是存在资本家,那末“这一矛盾”就还是次要的。那这两个阶级会不会成为主导的阶级呢,这主要还是看其阶级自觉性,以及外部因素——执政党、 *** 的引导。若是这两个阶级有不少都成为资本家,那末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不会变化,还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农民工阶层与资本家的矛盾占据主导地位。

按照上述的分析来看,似乎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是决定矛盾走向的重要因素,但实质真是如此吗?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为什么会增加,这主要是因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农民工阶层和这两个阶级的转化,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农民工阶层在转变时,对自身的阶级自觉性、阶级任务认识是不是足够全面、足够深刻。当着这三个阶级的阶级自觉性足够高时,其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这个社会、这个世界,那末到时候,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存在与否就不再是决定矛盾走向的关键。

可以看到,阶级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是会存在,但如何消灭阶级,这主要在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农民工阶层,在于其阶级自觉性以及主观能动性。我们不奢望阶级立刻消灭,那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但阶级总是要被消灭的,一百年也好,两百年也好,它总是要走向灭亡的,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如同我们不奢望资本家不剥削劳动者一样。

更多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李毅,中国当今社会各阶层的分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