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阻塞、泪囊内泪液和分泌物潴留并进而遭致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泪道疾病,通常以慢性泪囊炎的形式出现。泪囊是泪液导流的中转站和暂时储存的场所,上连泪小管与结膜囊相沟通,下接鼻泪管通向鼻腔,故很容易发生阻塞和感染。
泪囊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一)急性泪囊炎:常发生在慢性泪囊炎基础上但也有无泪溢史而突然发生者。临床上表现为泪囊区皮肤红肿有压痛,并向下睑、鼻根及颊部蔓延;局部疼痛并向额部和上颌部放射;结膜充血水肿、流泪,结膜囊内有粘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有畏寒、发热等不适。炎症可向周围发展形成泪囊周围炎,逐步形成脓肿。脓液可由泪小点排出,或向内穿入筛窦,但大多由皮肤面溃破而形成瘘管。瘘管的愈合,却往往成为下一次急性发作的诱因。
(二)新生儿泪囊炎:新生儿之鼻泪管下端开口处通常在泪液分泌之前(约生后3周)已经穿通。如因上皮残屑堵塞而未形成管道,或因骨管狭窄、鼻部畸形,而影响了这一自行穿通的过程,就造成闭锁,继而产生新生儿泪囊炎。
(三)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阻塞,造成泪液及泪囊内分泌物潴留的一种慢性病,也是比较常见的外眼病。它往往是构成化脓性角膜溃疡、外伤和手术后眼内感染的根源。具有正常引流功能的泪道粘膜上皮对感染性病菌有较好的抵抗力,但如果鼻泪道发生阻塞,引起泪液和泪囊分泌物的积聚,使之成为细菌的孽生地,造成泪囊粘膜的慢性炎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鼻腔疾病(如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弯曲、鼻下甲肥大等)也是造成鼻泪管阻塞的重要原因。少数慢性泪囊炎病例可由结膜炎蔓延而来。病人除泪溢和分泌物增多外,一般无其他症况。压迫泪囊部时,有粘液性分泌物从泪小点返流至结膜囊,此乃诊断依据。返流的分泌物中亦可带有脓液,其中含有大量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
泪囊炎应该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局部滴用各种抗生素眼液,3~4次/天,滴药前挤压排空泪囊内分泌物,药液才能被吸入泪囊;全身用磺胺或抗生素,脓性分泌物可以消失,但不能解除阻塞和潴留,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2.冲洗泪道
为了彻底清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泪囊脓液冲洗干净后,再注入0.3~0.5ml抗生素。采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溶纤维素混合液冲洗,对于早期尚无固定形瘢痕的阻塞可以有较好的疗效。
3.泪道插管术
阻塞部位在鼻泪管处的患者,可以考虑泪道插管手术。先探通泪道,再进行泪道扩张,并置入泪管。
4.泪囊鼻腔吻合术
将局部鼻腔黏膜和泪囊通过手术吻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引流泪液的通道。
5.泪囊摘除手术
应根据情况选择其适应证:萎缩性鼻炎,狼疮、结核、梅毒患者,泪囊周围组织炎症或筛窦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角膜炎症,内眼炎,眼外伤等应首先考虑泪囊摘除。
宋立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医生简介: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七七级医疗系本科毕业生。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后在眼科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先后参加祁宝玉教授主持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目炎宁”眼药水的研究》和张淑英教授主持的《益气活血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数项院级课题。在中医治疗角膜病、眼底出血、色素膜疾病及视神经疾病等方面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角膜病的中医治疗有其独特的见解并有很好的疗效。
擅长领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药物、激光治疗;利用中西医结合技术诊断治疗眼表疾病,如结膜炎、干眼症、角膜病等,白内障、青光眼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