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由于近几年逐渐开展的新生儿眼病筛查,发现了一些致盲性儿童眼病的早期病变在新生儿期就有显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本文选取了几种新生儿常见眼病,就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
01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
新生儿淋球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结膜炎症,主要通过患有淋病的母亲产道分泌物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为眼睑高度肿胀、结膜重度充血、结膜囊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常称之为“脓漏眼”。多为双眼发病,有时单眼发病。
结膜刮片及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可以证实淋球菌感染,一旦发现该病,需及时冲洗结膜囊,并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全身及眼部治疗。
02新生儿眼内炎
新生儿眼内炎罕见,发病隐匿,几乎没有炎性病变“红、肿、热、痛”的典型表现,容易漏诊而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对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要注意眼部体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诊断时可做B超、CT等辅助检查,应与各种“白瞳”相鉴别。
03新生儿泪囊炎(鼻泪管阻塞)
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左右发现眼红、流泪、分泌物增多等,泪囊部挤压可有分泌物溢出,常误诊为结膜炎,有时可以引起急性泪囊炎。
主要是由于鼻泪管下端开口处的薄膜未破裂或上皮碎屑阻塞造成,少数患儿是由于泪道畸形或骨性闭锁引起。
初期采用泪囊局部压迫 *** ,滴用抗生素眼液治疗,引起急性泪囊炎时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无效者4~6个月后给予泪道加压冲洗及泪道探通术。
04先天性白内障
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有多种,环境和遗传因素都可以造成,多为双眼,有时也可单眼发病。
可分为单纯性先天性白内障、伴发其他眼部异常、伴发先天性代谢障碍的先天性白内障,其中眼部异常包括虹膜缺损、无虹膜、晶状体异位、先天性小眼球等;代谢障碍包括半乳糖血症、眼脑肾综合征、同型胱氨酸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等。
瞳孔区晶状体明显混浊,视力影响明显的患儿应尽早手术,以防造成形觉剥夺性弱视。
05发育性青光眼
发育性青光眼以往也称先天性青光眼,是胚胎期和发育期内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导致房水排出障碍所引起的青光眼,出生时异常已存在,但可以到青少年期才表现出症状和体征。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在三型中最为多见,占65%~75%,多为双眼发病,有时也有单眼发病,常表现出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倒睫、眼球和角膜增大及屈光不正等,眼压可达30~50mmHg。眼底检查见视 *** 生理凹陷扩大。
06先天性上睑下垂
由于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遮挡部分或全部瞳孔者称上睑下垂,其中先天性发病者占所有分类的80%左右。
双眼上睑下垂较明显的患者眼睑皮肤平滑、薄且无皱纹,如瞳孔被眼睑遮盖,患者为克服视力障碍,额肌紧缩,形成较深的横行皮肤皱纹,牵拉眉毛向上呈弓形凸起,以此提高上睑缘位置,或患者仰头视物。
上睑下垂对外观有所影响,但最为重要的是上睑下垂可能会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
07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新生儿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一类疾病,是导致儿童盲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白瞳的重要眼病之一,占儿童盲的6%~18%。
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多胎、发育迟缓的低出生体重有密切关系,用氧是抢救未成熟儿的重要措施,又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诱发因素。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急剧上升、胎儿氧分压转入新生儿氧分压时的急剧转化等导致本病。此外还有多胎及母体贫血、酸中毒、窒息、动脉导管未闭、败血症、输血、心室内出血等致病原因。
ROP的临床表现常见于出生后3~6 周,不同病程有不同表现,主要体征:在周边视网膜的无血管区,增殖性反应及继发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08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俗称“眼癌”,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核层的恶性肿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致盲率和致死率。84%发生在3岁前,95%发生在5岁之前,占5岁以下儿童肿瘤的6.1%。
目前已经确认产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
临床表现以“白瞳”最常见,占所有病例的73%。白瞳俗称“猫眼”,就像猫的眼睛一样,在较暗的环境中瞳孔反白光(瞳孔散大后眼内白色肿瘤的反光)。其次为斜视,占所有病例的12%,斜视是Rb最常见的漏诊和误诊原因。其他临床表现还有眼部充血、视力下降 ,眼球突出、前房假性积脓等。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产前筛查是本病唯一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