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撰文|罗书银 编辑|樊玮
图文未经授权不得擅用
导言
“雅昌月度画廊影响力榜单”是艺术头条针对艺术收藏群体推出的专业权威性榜单报告。榜单覆盖在中国地区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以月度为单位,观察画廊的个展及双个展。基于艺术头条调查、收集的详细数据,从画廊展览的成本(学术、策展、推广),以及收藏等多维度进行数据解析,为收藏家提供了解、进入艺术收藏的专业导航报告。
► 12月“画廊影响力榜单”分析
12月,随着全国各地调整疫情的管控政策,不少画廊展览在月中陆续开幕。
北京地区,12月9日,外交公寓12号空间推出何迟个人项目“故居”。12月10日,798艺术区10家画廊同时推出全新展览。包括:星空间王一凡个展“你是我的”;CLC Gallery VENTURE厉槟源个展“我将告诉她这里的一切”等。
月中,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其北京的两个空间及总部空间陆续推出了岳敏君个展“幸福”、李黛伦个展“穿越幻想:一个女人的碎片”及汪建伟个展“涌现”。麦勒画廊推出了胡庆雁个展“2023”;偏锋画廊推出了马轲个展“西游记与变形记”等。
月底,站台中国推出劳大伦个展“Birth”;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推出了梁绍基个展“一件作品:《醉日》”。
上海地区,阿尔敏·莱希画廊推出何塞·勒玛个展“安静、寂静、寂灭”,备受关注,在销售上非常成功。
此外,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空间举办了吴晶玉个展“氵”;深圳KennaXu画廊推出了艾琳娜·伯克纳个展“柔光幻影”等。
12月,共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9场展览入选“12月画廊影响力榜单”。(按开展时间排序)
▲12月画廊影响力榜单
外交公寓12号空间
何迟“故居”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9日,外交公寓12号推出何迟个人项目“故居”,项目邀约参观,仅接待外籍人士。
此次展览借由诗歌的形式,细数了艺术家多年在北京漂泊的生活。随着拆迁往城市边缘推进,艺术家也在北京周边不断地搬迁。每一次离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便成了“故居”。多年来,艺术家不断奔波迁徙,遗留下了不少“故居”。最终,艺术家不再以物理的居住点为自己的故居,而将故居藏在了心里。
何迟以诗性行动和概念创造为核心,作品不拘一格,跨越诗歌、行为、装置、雕塑、录像、摄影、绘画、书法、策展等各种方式和媒介,往往使普通的物品、方便的材料、传统的对象、日常的生活激发出照亮自体的光辉。他立足于反复无常的时代背井离乡的个人具体独特的生存感觉和生命体验,考察清理自身赖以生活难以脱离的母语世界,探索华人族群华人文化如何面对人类的各种当代问题和文明危机,以及个体如何革命,个人如何发明和参与共同体的创造性建构的可能。
▲何迟个人项目“故居”,外交公寓12号
阿尔敏·莱希画廊
何塞·勒玛个展“安静、寂静、寂灭”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9日,阿尔敏·莱希画廊在上海空间推出了艺术家何塞·勒玛(José Lerma)在画廊的第一次个展“安静、寂静、寂灭”,这也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个展。
何塞·勒玛是画廊的合作艺术家,此次展览展出了何塞·勒玛(José Lerma)2022创作的18件全新画作。
勒玛通过自行调配的特殊颜料,以独特的标志性厚涂法(impasto)描绘出不具情绪表情的人物静态肖像。勒玛将自己的创作手法描述为类似于一名风景画家,自己的双眼如同滤镜,能够提炼和记录他贴身世界中的细腻细节。事实上,很多画中有名无实的人物都是勒玛的邻居以及朋友,他们在勒玛笔下被简化到无法辨识,但面无表情的脸庞却也让观者可以将想象中的身份投射到每个人物身上。对于艺术家来说,肖像是颜料的载体,同样颜料也作为了肖像的载体——这便激发着观者潜在的思维模式,在勒玛的形色调度之中获取属于自己的意义。
此次作品不含税的价格区间在2万-6万美金之间;超过80%的作品已经售出。
▲何塞·勒玛(José Lerma)个展“安静、寂静、寂灭”,阿尔敏·莱希画廊
星空间
王一凡个展 “你是我的”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10日,王一凡个展 “你是我的”在星空间开幕。展览由谢墨凛策划。展览展出了艺术家近五年的30余幅作品。
王一凡与谢墨凛是就读中央美院附中时的同学和好友。多年的友情使得彼此熟知对方的艺术探索路径。因此王一凡邀请谢墨凛为他策划本次个展。
王一凡的绘画很多时候是触发型的,自己或朋友的生活与情感遭遇都成为触发他绘画表达的动力。靠着很强的本能,以他灵敏的嗅觉如捕猎般地将其所体会到的世中之人,以及人在世中的样子刻画在画布上。
“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王一凡的画中,通过对特定对象的持续观察和描摹,可以说他一个人就看到了一千个哈姆雷特。画面中的人物既是真实的,似乎在诉说着他们各自的故事与心境;同时也是一位演员,被王一凡精心编排,画家通过塑造模特的神情、动态,以及设计场景及道具,借人发挥、嬉笑怒骂,表达着画家对人(人类)的种种观察与看法。
▲王一凡个展 “你是我的”,星空间
▲《谢墨凛于烦恼》 布面油画 200 × 160 cm 2022
▲《携吴小可在旧林地》 布面油画 200 × 200 cm 2022
CLC画廊
厉槟源个展“我将告诉她这里的一切”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10日,厉槟源个展“我将告诉她这里的一切”在CLC Gallery Venture开幕。展览展出了艺术家不为人知的绘画作品11件左右。
厉槟源作为一个行为艺术家的先锋性为人所知。此次展览主体是厉槟源的绘画,创作年代从学艺之初到最近一年,呈现出一条与他的行为艺术实践相矛盾的线索。
很长一段时间新媒体、装置和行为艺术担当着对传统媒介进行升级改造的角色。中国所有的出身学院的艺术家都是从学习画画起步,不少艺术家与强制性的教育经历发生过决裂。但事实上对于厉槟源来说不存在决裂,或者从学习到创作的分水岭,他珍视所有过去的艺术实践并保存了包括初中时学画的几乎所有习作。
从这些考学前的习作中可以看到他对色彩天生的敏感和本能的沉浸,从最初一刻他就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是一个本色画家,就像他是一个本色行为艺术家。
然而展出这些画作并非为了历数早年经历,展览要传达的是这诸多因素至今在他创作中活跃着,是他的组成部分,有意识的,有生命力的部分,它们是厉槟源作品的打开方式。
此次是艺术家与画廊的展览合作。作品价格从2万到30万元不等。目前已有不错的销售。
▲厉槟源个展“我将告诉她这里的一切”,CLC Gallery Venture
▲《我将告诉她这里的一切》,2011 布面油画 200x900cm
▲《后山》,2022 布面油画 80x100cm x3
麦勒画廊
胡庆雁个展“2023”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10日,麦勒画廊推出胡庆雁最新个展“2023”。展览集中呈现胡庆雁的最新创作,共28件。展览也是艺术家对造型、媒介以及复制、转换所进行的持续而深入的探索。在延续艺术家“空”与“实”这一主题的同时,尤其将对周遭现实的所见所感以一种强烈而个人的方式予以介入性呈现。
胡庆雁是画廊的代理艺术家。此次展览是继2015年个展“永垂不朽”,2018年个展“空洞的,多余的”之后,艺术家在画廊的北京空间举办的第三次个展。
伴随着经济和疫情的起伏,戏剧性的现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实上演。胡庆雁此次特意选择了冰冷、中性而又静穆的大理石作为整个展览所有作品的唯一创作材料。艺术家的创作物除却对雕塑内部问题的讨论,更是将我们引入对社会、哲学和政治的多维探索,思考艺术与现实以及生命之间的或实或幻的复杂关系。
作为观念雕塑家,胡庆雁选择石头这一美术史的经典材料进行了他的现实介入,在这些静默的视觉背后,蕴藏着无声的呐喊,和庄严、静穆的指引,鼓励着观者对于我们所处的特殊时代和所置身的社会现状进行深层的审视和表达。
2023就在眼前,甚至可能先于你走进展厅之前就会到来;也可能那个艺术家的2023永驻前方,它只不过是艺术家给我们假设的一个回观当下的视角和基点。
据悉,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价格从10万、20万到100多万不等。目前已有部分作品销售。
▲胡庆雁,《蔬果店I》,2022,大理石,尺寸可变(9件,每件31 × 53.5 × 37 cm)
▲胡庆雁,《蔬果店I》,2022,局部
▲胡庆雁,《Where is the art》, 2022,大理石,油画颜料,74.5 x 85 x 4 cm
▲胡庆雁,《一块多余的石头》,2021-2022,现成品石头,图片,组合尺寸可变,石头:44 x 97 x 45 cm
▲胡庆雁,《塔》,2022,大理石,181 x 50 x 47 cm
▲胡庆雁,《艺术的故事》,2008–2022,单频录像,彩色/有声,8’59”
偏锋画廊
马轲个展“西游记与变形记”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15日,偏锋画廊推出马轲个展“西游记与变形记”,展出艺术家全新创作的作品,共25件。展览由鲍栋担任策展人。
此次是艺术家与画廊的一次展览合作,在画廊400平米的空间内呈现。
马轲在绘画最基底的深度上面对着绘画:绘画必须与那些最彻底的人文及科学研究一样,要给出一种认知模型,这才是风格与自由的基础。《西游记——柏拉图的洞穴》这件思想寓言式的作品正体现了马轲的绘画哲学,唐僧四师徒的形象出现在了柏拉图侧脸剪影形状的洞穴中,在这里,再现与再现得以成立的条件,以及对这种条件的思考,在题材与主题上都达成一致。
与“西游记”系列同时期,马轲也画了一批黑白灰色调的画,动物与人体的题材,伴随着对立体主义,尤其是对毕加索的回应,但它们更让人想到卡夫卡的《变形记》。虽然他并没有援引甲虫的意象,不过马轲的“叙述”如这篇小说一样直截了当,用词精确而冷静,他对绘画这个独立世界的确实性确信无疑,然后便向我们显现出这个独特世界的可能性
据悉,此次展出的作品价格从13万到138万元不等,目前已经有很好的销售。
▲《给我自己的礼物》 2021 布面油画 200 × 200 cm
▲《西游记之魔窟》 2022 布面油画 200 × 150 cm
▲《忧伤的兔子》 2021 布面油画 300 × 200 cm
▲《西游记——柏拉图的洞穴之一》 2022 布面油画 200 × 150 cm
▲《一根红线》 2022 布面油画 200 × 150 cm
▲《孙悟空》 2022 布面油画 299 × 253 cm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
岳敏君个展“幸福”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15日,岳敏君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的最新个展“幸福”开幕。展出作品近三十件,跨度上十年,其中约一半的作品是近两年的新作。
此次展览以“笑脸”系列迎来了开篇。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这一大笑的“自我形象”,使艺术家岳敏君被捧上神坛,久负盛名。在最新的作品中,其“笑脸”也生发出了新的含义。
在2022年最新创作的两幅作品《一定》、《风味》中,不同于早期“笑脸”脸谱的塑造,艺术家描绘了多重的“自我”形象,他们并存于画面中,似乎是艺术家对于本我与自我的不断探究。而这些反复出现的形象,以一种整体的面貌在场。向观众展示着艺术家多重复杂的内心。
展览中,还贯穿了艺术家“经典再造”、“场景”、“迷宫”等不同系列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往纵深的方向探究,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对艺术史经典作品再塑造的能力。
“花”系列是岳敏君近两年最新的创作,该系列曾在今年3月份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空间“拈花一笑”个展中呈现,此次最新个展,展出了更多全新的该系列作品。该系列创作于2020年疫情之后。当时,艺术家身处大理。在居家的日子里,正逢春天,四处盛开的鲜花让岳敏君开始思考:人为什么喜欢花?尤其是盛开的花。在特殊的节日,为什么要送花表达祝福,用花来赞美美好事物?
在岳敏君看来,花,一方面是美好的象征;另一方面,这种美好又是具有粉饰性的,稍纵即逝的。尤其是疫情之后,真相被藏匿于浮光掠影的信息背后。此时,肆意盛开的鲜花无比契合疫情以来的社会现状、人的情绪,以及这个魔幻的世界。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是岳敏君中国区的代理画廊。展览在画廊约800平米的空间内呈现。据悉,此次展出的作品价格区间较高,目前在洽谈中。
▲岳敏君个展“幸福”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二空间
▲《风味》布面油画 120×170cm 2022
▲《我与毕加索》,布面油画,300 × 740 cm,2022
▲《球根海棠》,布上油画,250×200cm,2020
▲《桃花》布面油画 150×120cm 2020
▲《池边》布面油画450cm×300cm 2010
站台中国
劳大伦个展“Birth”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25日,站台中国推出劳大伦个展“Birth”,展览由于畅策划。共展出100余幅绘画,创作时间跨度自2015年至2022年。本次展览是艺术家劳大伦至今最大规模的个展,也是对其所建立的虚拟三维世界美学系统的一次概括性的结构梳理。
艺术家劳大伦是站台中国的代理艺术家,此次展览使用了画廊主空间和dRoom空间两个展厅进行呈现。
艺术家“劳大伦”,在充满了偶然性的创世造物假定场景下,依靠自身逻辑开垦了一片想象的疆域。他显像于绘画媒介,剥离出事物的基本要素,构建了他所面临的未知世界。它们就如同宇宙大爆炸后放射至绝对真空中的碎片,脱离于画面背景,仅仅保留了绘画最为基本、尤其纯粹的状态。
在“劳大伦”的绘画中,人物与物体独立呈现于空白画面中,明显看出他们与自然之物的差异。他创造了一系列可在此基础上演进的绘画元要素,形成了新的视觉造型意识,但却并未由此向情境和叙事迈进,而是反向行动,将核心退回至基础元素。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种语言实验,当基本法则被单独提炼放大,它们作为元语言,构建了一系列元图像,以极简的处理方式关切着复杂的审美问题。这是艺术家着力解决的基础,也是在此之上序列推演的前提。
当面对劳大伦的作品时,观察到的也将不止步于一位虚拟人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所面临虚拟世界的一个可读美学系统的诞生。
据了解,此次展览展出的纸本彩铅系列的作品非常受欢迎。
▲劳大伦个展“Birth”,站台中国
▲劳大伦《女性1》| 纸本石墨 180×100cm,2017
▲劳大伦《幼年期自画像》| 纸本石墨 149×111cm,2022
香格纳北京
梁绍基个展“醉日”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27日,香格纳北京推出梁绍基个展“醉日”,展览呈现了同名作品《醉日》,这也是这件作品在北京的首次展出。
《醉日》是汇集了视觉、听觉、嗅觉为一体的多媒体装置作品,它与画廊展厅空间形成互动,使每位来到现场的观众,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醉日》是艺术家梁绍基2020年受浙江美术馆委托创作的一件大型空间装置。作品围绕《山海经》为核心概念,对材料、内容乃至空间呈现的多样性展开了新的探索:在其三十余年如一日的养蚕实验之上,艺术家特意注入声音和气味元素,通过意识联觉触发我们对生命、自然始源的思考;源自远古神话传说的诸多线索,经过诗意的转译,潜藏在幽幽的埙乐蚕声和酒气弥漫的场景里,由此串联出一幅庞大而迷醉的世界图像。
▲梁绍基个展“醉日”,香格纳北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