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古老的文献典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星象物候历。今本《夏小正》全文十二章,共四百多字,每章标题的月份从正月到十二月,共有118条简明扼要的“条文”。体例分经、传两部分,依照各月次序,每条先列经文于前,再附传文于后。经文记载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等,内容涉及到自然现象、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如农耕、渔猎、蚕桑、养殖等。书中文辞质朴,古奥难懂,故前人有“文句简奥,实为三代之书”之叹。
吴大澂(1835-1902),清代书法家、文字学家。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善画山水、花卉,书法精于篆书。皆得力于金石鉴赏修养。同治初客沪,入萍花社书画会,七年(一八六八)以进士入词林,历官广东、湖南巡抚。光绪甲申(一八八四)中日之役,督师无功,获谴回籍。主讲龙门书院。少从陈硕甫学篆书,中年后又参以古籀文,益精工。题跋行楷方正流丽,独树一帜。兼长刻印。作山水、花卉,用笔秀逸,尝仿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及临黄易访碑图尤妙。精鉴别,喜收藏,尤能审释古文奇字。著说文古籀补、古字说、古玉图考、恒轩吉金录、愙斋集古录、愙斋诗文集。卒年六十八。
平生颇留心古器物之搜集与研讨,为晚清著名金石考古家。著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古籀补》、《恒轩吉金录》、 《权衡度量考》等。《清史稿》卷四百五十有传。
吴大澂书法以篆书最为著名。他开始学秦代小篆刻石,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的启示,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并用这种方法书写《论语》、《孝经》以及信札。他的篆书大小参差、渊雅朴茂,在当时是一种创造。他对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开拓了对先秦文字的广阔的视野,使他的篆书从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吴大澂写篆书,喜用隶书书款。他的隶书横平竖直,亦取法汉碑。行书学曾国藩,又颇有黄庭坚的趣味。
他精于鉴别和古文字考释,亦工篆刻和书画。他的篆书很有特色,将小篆古籀文结合,功力甚深,即平时书翰也常用工整精绝的篆字 为之,规矩整齐,别有情致。
夏小正:
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雁北乡。先言雁而后言乡者,何也?见雁而后数其乡也。
夏小正:
二月:
往耰黍,禅。禅,单也。初俊羔助厥母粥。俊也者,大也。粥也者,养也。言大羔能食草木,而不食其母也。羊盖非其子而后养之,善养而记之也。或曰:夏有煮祭,祭者用羔。是时也,不足喜乐,善羔之为生也而祭之,与羔羊腹时也。
夏小正:
三月:
参则伏。伏者,非亡之辞也。星无时而不见,我有不见之时,故曰伏云。摄桑。桑摄而记之,急桑也。
夏小正:
四月:
昴则见。初昏南门正。南门者,星也。岁再见。壹正,盖大正所取法也。鸣札。札者,宁县也。鸣而后知之,故先鸣而后札。囿有见杏。囿者,山之燕者也。
夏小正:
五月:
参则见。参也者,伐星也,故尽其辞也。浮游有殷。殷,众也。浮游,殷之时也。浮游者,渠略也,朝生而莫死。称“有”,何也?有见也。夏小正:
六月:
初昏斗柄正在上。五月大火中,六月斗柄正在上,用此见斗柄之不正当心也,盖当依依尾也。煮桃。桃也者,杝桃也;杝桃也者,山桃也;煮以为豆实也。鹰始挚。始挚而言之,何也?讳杀之辞也,故言挚云。夏小正:
七月:
秀雚苇。未秀则不为雚苇,秀然后为雚苇,故先言秀。狸子肇肆。肇,始也。肆,遂也。言其始遂也。其或曰:肆杀也。湟潦生苹。湟,下处也。有湟,然后有潦;有潦,而后有苹草也。夏小正:
八月:
剥瓜。畜瓜之时也。玄校。玄也者,黑也。校也者,若绿色然,妇人未嫁者衣之。夏小正:
九月:
内火。内火也者,大火;大火也者,心也。遰鸿雁。遰,往也。主夫出火。主以时纵火也。
夏小正:
十月:
豺祭兽。善其祭而后食之也。初昏南门见。南门者,星名也,及此再见矣。黑鸟浴。黑鸟者,何也?乌也。浴也者,飞乍高乍下也。
夏小正:
十一月:
王狩。狩者,言王之时田也,冬猎为狩。陈筋革。陈筋革者,省兵甲也。夏小正:
十二月:
鸣弋。弋也者,禽也。先言“鸣”而后言“弋”者,何也?鸣而后知其弋也。元驹贲。元驹也者,蚁也。贲者,何也?走于地中也。
美不要私藏 转发给朋友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所使用的非本院原创,图、文等内容无
来源:侯勇的书法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