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总结明清十大商帮特点的书,明清十大商帮的地域和主要经营范围,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总结明清十大商帮特点的书,明清十大商帮的地域和主要经营范围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总结明清十大商帮特点的书,明清十大商帮的地域和主要经营范围

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逐渐衰落的时期。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封建社会内部悄然生长并逐步增强。于是,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地方商帮和大商人资本的兴起。

“商帮”,是借由地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商业集团,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本地狭小的商品流通范围已经无法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时,拉帮结伙走向外面已成为了商人的唯一选择。结成商帮后,商人们可以有效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对外竞争力,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的保护自己。

一个商业集团能够否称得上是“商帮”,必须具备五个条件。第一,这个集团所处的地区商业发展十分繁荣;第二,有一批资本雄厚的巨商大贾做支撑;第三,在经营模式、组织制度、集团文化等方面与其他商业集团存在鲜明的不同点;第四,由很多独立的商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以及经营和竞争的需要,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松散的联合;第五,产生过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商帮”。它们分别是:以晋中为中心的晋商;歙县、婺源等徽州六县一带的徽商;被称为晋商小兄弟的陕商;位于山东境内临清、济宁、聊城、烟台一带的鲁商;以龙游县为中心,还有常山、衢县和江山五县一带的龙游商;西洞庭山(今吴县东山镇和西山镇)的洞庭商;江西境内由人口流动形成的江右商;活动于浙江一带的浙商;以福建沿海为中心,包括苏州西南吴县境内太湖中东地区的福建商帮;以广州、佛山为中心的粤商。

这十大商帮基本上都崛起于明清时期,只是崛起的先后并不同。

商帮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是经济、社会、政治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是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宋朝时期,我国的经济、文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历经元代之后,又在明朝迎来了一个新的经济高峰。

明朝的传统农业生产已经逐步发展到了极致。农业生产工具几乎达到了传统农业下的完备状态。在 *** 的大力支持下,水利建设也有了重要的发展。此外,耕作方式也有了突破,出现了砒石拌种、骨灰蘸秧根、区田法、提塘耕作等耕种方法。农作物的品种也有了不断的丰富和改良。明朝引进并推广了玉米、花生、烟草、番薯、向日葵等作物,棉花的种植也有了飞速的发展。福建、浙江出现了两季稻,广东甚至出现了三季稻。农业方面的发展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明朝的民营手工业也有了迅速发展。尤其是苏杭地区的丝绸业、广东佛山的冶铁业和铁器铸造业、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以及其他地区的棉纺织业,不管是在生产技术还是在生产规模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促进了商业的逐步发展。从整体上看,明朝时期的国内市场已从封闭的区域性市场走向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市场。而明朝中期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大力发展,对明朝的对外贸易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其次,政策的变化对十大商帮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朝初年, *** 为了加强北部边防而不断向北方加派重兵,给 *** 财政造成极大压力。洪武三年, *** 为缓解财政危机开始施行以粮换盐钞的开中制,成为了晋商和陕商形成的契机。明朝中期,开中制逐渐转变为折色制,同时官府将盐业的垄断经营授权给私人,成为了徽商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明朝中期, *** 分别在辽东和张家口开放东西马市,这促进了“走西口”的晋商的经营内容从盐业为主转向了多种经营。同样,明朝中期放宽海禁对浙商、闽商、粤商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第三,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十大商帮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中叶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价值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士农工商”中地位最卑贱的“商”,也早已不再被排在末位。“士商常相混”,亦商亦儒,甚至弃儒从商的观念,即使在“儒风独茂”的徽州也被普遍接受了。

第四,十大商帮的形成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商帮原乡地人口稠密土地稀少,农业开发出路有限;商帮所属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农业产品丰富,还有大量的手工业产品,亟需向外寻求市场;相同的籍贯、相同的口音、相同的生活习惯,造成了相同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形成了同乡间特殊的亲近感。所以,以地缘为基础的商人组织商帮最终形成。

那么,这十大商帮又有哪些各自不同的特点呢?

首先,晋商具备“学而优则贾”的特点。

晋商是明清时期国内最大的商帮,前后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踏遍全国各地,还出现在了欧洲、日本、东南亚和 *** 国家的土地上,丝毫不逊色于世界著名的 *** 商人和犹太商人。

晋商崛起于明代,于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发展到了顶峰。他们通过地域和血缘关系结成联盟,具有很强的向心力。他们用传统道德规范本帮的经商行为,积极寻求政治靠山来庇护本帮的经商活动。此外,晋商具备了最先进的经营模式。类似股份制、资本运作这些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已经在晋商身上出现了萌芽。晋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化程度高于其他各商帮。据说,晋商家族中一二流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才去读书参加科举,甚至还发生过获得功名后弃官从商的进士。

第二,徽州商帮具备贾而好儒的特点。

徽商与晋商齐名,是明清时期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多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活动,但是他们的足迹也遍布日本、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以“无徽不成商”的名声传遍天下。徽商商业资本之雄厚、从商人数之众、活动范围之广、涉猎行业之多、经营手腕之强,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商帮。徽商一直在中国商界称雄称霸了数百年。

徽州人具备了很强的经营头脑,他们擅长分析、判断宏观的经济形势,在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中赚取了暴利。徽商经商致富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大规模的长途商品贩运。另外,他们还经常使用囤积居奇、牙行制度、特权牟利、高利贷等方式,创造了不少的财富。

徽商大多贾而好儒。他们将儒家的诚、信、义的道德学说作为商业道德的根本,令他们在商界赢得了宝贵的信誉。可以说,贾而好儒是他们经商成功的奥秘所在。

第三,陕西商帮具备行道多多的特点。

在明朝,山西和陕西商人为了共同对抗徽商和其他商帮,经常利用邻省之好结成联盟。所以人们通常把他们合称为西商或是山陕商帮。

陕西商帮以贩盐著称,另外布业、茶业和皮货业也是其重要的盈利途径。无奈陕西商帮目光短浅,在各个方面都无法与晋商相比。

第四,山东商帮具备诚实本分的特点。

山东商帮都是山东人,主要由大官僚、大地主兼大商人构成。山东商帮的经营之道单纯直接,主要靠长途贩卖和坐地经商的经营模式盈利,他们对商品道德和商业行为规范有严格的要求,注重诚实信用,做生意实在又踏实。

第五,龙游商帮具备海纳百川的特点。

龙游商帮在徽商、晋商称霸商界的混战中悄然崛起,成为浙江中西部一个颇有影响的商帮。龙游商帮主要由衢州府商人集团构成,经商手段高明。

虽地处偏僻,但是龙游商帮却拥有开放的心态和新潮的观念。他们敢于投资,善于投资,他们将经商所得资金一部分用来购买土地或者经营典当、借贷业,以保证收入的稳定;另一部分用来投资纸业、矿业,或者直接参与商品生产,将商业资本逐渐转化为产业资本,为当时的封建社会注入了一种带有雇佣色彩的新型生产关系。另外,龙游商人具有海纳百川的宽阔心态,他们用友善的态度对外地商帮,并吸纳外邦人才于己帮,推进了本商帮的发展。

第六,洞庭商帮具备黑善于审时度势的特点。

洞庭商帮形成于明万历年间。为了避开与强大对手徽商、晋商的正面交锋,洞庭商放弃了盐业和典当行业的经营,而是扬长避短,利用洞庭湖得天独厚的经商条件贩运起了米粮和丝绸布匹,达到了稳中求胜的效果。

洞庭商人十分讲究具体的经营手段。他们高度注意市场信息,时常预测行情,还会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独特的经营方式。这一切都非常符合现代经商的要求。

第七,江右商帮与其他商帮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因家境所迫而被动经商的。

江右商帮以贩卖本地土特产为主,资本分散,小商小贾众多。他们的致富秘诀是以捕捉商机为原则,以求销尽手中的商品。

第八,福建商帮具备亦盗亦商的特点。

福建商帮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明朝 *** 的官方朝贡贸易以及海禁政策相敌对。他们主要进行走私贸易,通过内外勾结的方式经商。具体方式是大量联络沿海居民,并建立据点,在据点收购出海货物,囤积国外走私商品,以利销售。不能贸易时就进行抢劫,他们具有海盗和商人的双重性格。

第九,广东商帮具备冒险开拓的特点。

粤商的辉煌时期,还是在近现代。粤商发扬了古代广东商人的冒险开拓、独立进取的商业精神,而在参与国际商业贸易的过程中,又具有了某种开放的心态。

第十,浙江商帮,新兴的近代商人。

浙江商帮形成的时间较晚,但其发展势头却非常之快。浙江商帮不仅善于开拓活动地域,还善于因时制宜地开拓经营项目。

他们的致富之道非常有特点,也非常实用:以传统行业经营安身立命,以支柱行业经营为依托,新兴行业经营为方向,而往往一家经营数业,互为补充,使自己的商业经营在全国商界中居于优势地位。

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的不断繁荣发展,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逐渐减弱,中国商人和中国商品又受到了西方商人的不断冲击,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这是导致中国商帮衰落的主要原因。

另外, *** 战争后欧美商人可以直接进入内陆低价采购原材料并享受运输方面的优惠,也是明清商帮衰落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商帮中,海商是最早衰落的,而晋商凭借与俄罗斯的内陆交易以及票号业务衰落的最晚。总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和市场份额的减弱最终导致了明清商帮的衰落及消亡。

更多总结明清十大商帮特点的书,明清十大商帮的地域和主要经营范围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