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前期盘点了,我们认识了巨鳄的三地痞,它们体长能到10米以上,但在远古爬行王国与它们知名度相齐名的巨蛇大家认识吗?
图片:远古巨鳄,来源我个人视频
图片:远古巨蛇,来源我个人视频
我们地球上目前现存的蛇类已经超过3000多种,而在我们国家就有超过200多种,它们广泛分布在草原、荒漠、山地、森林、河流及海洋中,涵盖了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地区,可能除了南北的极寒地区几乎可以在任何地理环境都有发现它们的足迹。其中随着地球时代演化出现代大型蛇类的蟒和蚺,
图片:南美洲的水蚺,来源我个人视频
而在地球史上曾出现过的泰坦巨蟒更是让大家难忘。泰坦巨蟒其实生活在距今6000万至5800万年前。
图片:泰坦巨蟒的还原图,来源我个人视频
英文名:Titanoboa其属于有鳞目下的蚺总科里面的泰坦巨蚺属,因为在早期人们认知中蟒类比蚺更为巨大,所以才给它取名为巨蟒,但在后期科学发现物种分类里面模式种真名为:塞雷洪泰坦巨蚺
图片:泰坦巨蟒的物种分类我个人绘制,来源我个人视频
因为属种较为单一不像我们认识恐龙家族有多个模式种类。所以泰坦巨蟒分布地区较为局限性。实际早期的分类是将蟒和蚺划分在同一科,但在后期的研究发现,蟒与蚺实际在演化历史上属于两个不同的分支,不仅在地区分布上而且也在后代繁衍上有较大区别。 大部分蟒类是卵生繁殖且分布在旧世界而蚺类是卵胎生繁殖的新世界。
图片:旧世界区域的蟒类和新世界的蚺类的区域显示,来源我个人视频
当时人们还未发现泰坦巨蟒时,最早出土和公认的最长的蛇是生存在4000万年前的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巨蟒其体长接近10米。
图片:10米的非洲巨蟒与人型对比图,来源我个人视频
直到泰坦巨蟒化石发现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瓜贾拉半岛的塞雷洪煤矿。作为世界第十大煤矿,证明了这里可能就是一个古新世的热带雨林遗址。在这里不仅发现了二十八条巨蟒的化石还伴随着出土了当时小型的炎魔煤矿鳄及瓜希拉冥河鳄和没有能力捕食巨大的成年碳龟。
据推测化石发现泰坦巨蟒体长可到12-14米。体重1-2吨。对比现代版的巨蛇7米蟒纹蟒和5米的森蚺,泰坦巨蟒无疑是目前地球史上发现的最大蛇类。
图片:国家地理显示14米的泰坦巨蟒,来源网络
图片:地球史上出现的蛇类对比图,来源我个人视频
能够长这么大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经过了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恐龙灭绝),地球在古新世渐渐从大灾难中恢复过来。距今6000万至5800万年前,由于当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地球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赤道地区常年平均气温在30至34摄氏度之间。
图片:泰坦巨蟒当时生活的赤道地区,来源我个人视频
给怕冷的泰坦巨蟒带来绝佳的生存环境,它们的体型迅速增大并最终进化出泰坦蟒这样的巨怪,泰坦蟒也成为恐龙之后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个超级掠食者。因为体型的巨型化普通陆地上的自然散热能力和捕食条件根本无法满足泰坦巨蟒的行动。所以多在水中进行身体的温度调节和隐藏巨大的身体进行伪装式的捕食方式生活。
图片:泰坦巨蟒在水中散热的自然生态,来源我个人视频
所以它们可能常在水中生活以大型2-3米肺鱼为食。还有可能在同地区的小型鳄类里的1-2米的炎魔煤矿鳄与2-4米的瓜希拉冥河鳄为食物链的关系。曾有化石照片发现过大型碳龟骨骼化石被疑似挤压的痕迹,这种大型龟类体壳的长度就到1.7米。
图片:2-3米的大型肺鱼,来源我个人视频
图片:4-5米的炎魔煤矿鳄,来源我个人视频
图片:2-4米的瓜希拉冥河鳄,来源我个人视频
图片:文献描述龟壳到1.8米的大型碳龟,来源我个人视频
古生物学家发现有这种捕获能力的可能是某种巨型蛇类,当时南美洲还没有任何动物能完全与泰坦巨蟒相互制衡。
图片:生存了200万年南美洲的泰坦巨蟒称霸一时,来源我个人视频
所以科学家研究可能是环境和温度限制了泰坦巨蟒的生存条件和最终灭绝。当时出现了重要地质事件“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图片:地球的自然地质时间: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温度不断上升。来源我个人视频
该事件与碳释放有密度关系是发生在早新生代的一次极端碳循环扰动和全球变暖事件,根据现在主流观点触发这次变暖事件是因为海洋里的暖流打破了极地南北极可燃冰里的融化,使得甲烷释放进入大气变成了大量温室气体据研究显示该时期全球地表温度增加了5~6℃
图片:南北极的可燃冰被暖流打破,来源我个人视频
图片:地球的温室效应,来源我个人视频
图片:极热事件加快了大自然各物种间的演化和灭绝,来源我个人视频
这里面同时伴随有水循环加快及大规模生物灭绝、演替和迁徙现象。最后到了自身调节散热的临界点最后被活活热死。点个关注让你了解大自然里,更多有趣的小知识。
图片/网络(侵删)
文字/乌鸦研究所zx
排版/乌鸦研究所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