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微生态学研究指出,糖尿病与肠内菌群失调亦有关系,若无视于肠内细菌的作用,糖尿病的治疗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大肠杆菌能产生类胰岛素的胍丁胺,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先与胰岛素靶细胞接触,等于封闭了胰岛素的受体,以致真正的胰岛素与靶细胞接触时不能发挥作用,于是血糖无法被吸收和利用,因而发生糖尿病。
又如由肠道细菌产生的内毒素血症或内毒素中毒,现已证实会造成血糖和胰岛素调节的异常,导致胰岛素阻抗的发生,而内毒素血症的根源,即在于肠内菌群的紊乱失常。由此可知,抑制产生类胰岛素物质或内毒素的肠菌过量生长,亦为一种防治糖尿病的方法。今天临床应用发现了双叉杆菌即具有控制这类细菌与调整细菌群构成的能力。
双叉杆菌生理效应
其实从感染、肥胖和压力等公认的糖尿病来看,双叉杆菌同样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当肠内双叉杆菌维持正常的数量时,可以明显产生下列生理效应:A、身体抵抗力会增加;B、维生素B 群不虞匮乏;C、脂质代谢趋于活化;D、耐力和应激能力增强。这些效应对糖尿病防治起了很大的作用。亦可缓和与胰岛素作用相反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过度分泌,这都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另外,也有文献报道了双叉杆菌等可减少自由基对胰腺的损伤,改善胰腺功能,抑或喝酸酪乳能缓解症状等病例。虽然相关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但是比起传统上探讨糖尿病机制时,从未注意到肠内菌群紊乱因素的情形,无疑已为糖尿病人带来了较新的另类疗法。
肠道好细菌是“吃素”的
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教授在“营养、菌群与健康”中讲:大量研究告诉我们,我们的肠道细胞是全身更新最快的,每三天就脱落,被新细胞代替。这些快速更新的细胞需要及时吸收大量营养才行。肠道细胞需要量最大的营养成分是一种叫丁酸盐的物质,主要给肠道细胞提供能量。如果丁酸盐不够用,我们的肠道细胞就会营养不良。肠道就容易发炎、甚至长瘤、生癌,至少会不够结实,经常渗漏,让毒素进入血液。因此,丁酸盐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惜的是,我们的食物里基本没有丁酸盐,我们自己的肠道细胞也无法合成丁酸盐。那这丁酸盐从哪里来啊?不用急!大自然为我们的身体设计好了便捷的解决方案。我们每天吃进去的膳食纤维是自己不能消化、利用的,不过,大肠里的1.5公斤细菌里,有很多可以利用膳食纤维来生长。这些细菌叫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它们把膳食纤维当作能源用掉,把丁酸盐作为用不掉的废物排出来。对细菌是废物,对我们的肠道细胞恰恰是离不了的营养!
文章来源:承葛生物,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