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已经衰败不堪。在外部,连军事政治实力一向较软弱的意大利也落井下石,趁1912年德、法、英三国互相倾轧、无暇他顾的时机,发动了吞并奥斯曼帝国的北非属地利比亚的意土战争。结果奥斯曼帝国惨败,利比亚落入了意大利之手。五百年来一直在土耳其人统治之下的巴尔干各族人民,由此受到极大鼓舞,争取独立的斗争更加高涨。已取得独立的几个巴尔干国家: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门得内哥罗结成同盟,也在1912年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战争,希望参与对奥斯曼遗产的瓜分。
1912、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由于土耳其对战败不满,抱着一种寻求强有力庇护以夺回战争失地的心理,奥斯曼帝国当局进一步倒向了在战争中曾支持过它的德国。
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奥斯曼帝国人口锐减,从1897年的约4000万人下降为1914年的1850万人。由于横跨欧亚的疆域版图不复存在,伊斯坦布尔不再是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区域,奥斯曼帝国甚至有意迁都到安纳托利亚腹地或叙利亚北部。1914年初,奥斯曼帝国被迫与英国签署协议,放弃 *** 半岛东侧的波斯湾沿岸科威特、卡塔尔、巴林诸地的宗 ***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被迫放弃安纳托利亚东部埃尔祖鲁姆、锡瓦斯、迪亚巴克尔、比特利斯诸地的宗 *** ,交由欧洲列强委派的总督直接治理。
此时在奥斯曼帝国执政的是“青年土耳其党三雄”——恩维尔、塔拉特和杰马尔。土耳其青年党三雄是在1913年1月23日的政变后上台的。在三驾马车中,实际掌权的是恩维尔——他是青年土耳其革命的重要领导人,后来担任了陆军大臣、总参谋长,大战中又被素丹任命为副统帅(代总司令)。在奥斯曼帝国这样一个衰落的国家中,掌握了军权也就掌握了一切权力。军队也是青年土耳其党政权中的决定性力量。恩维尔是个著名的亲德派人物,同德国人非常接近,1909—1911年还担任过奥斯曼帝国驻柏林武官的职务,他对德国的军事技术、装备和训练方法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奥斯曼帝国的外交路线。
虽然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土耳其人得到德国的支持,但后来还是战败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之后,1913年9月,在德国人的协助下,奥斯曼帝国与保加利亚签订了一个《君士坦丁堡条约》,土耳其人从保加利亚人手中夺回了亚得里亚堡。紧接着10月,恩维尔又同德国达成协议,邀请德国24名军官前来负责改编奥斯曼帝国军队。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李曼·冯·桑德斯被素丹委任为君士坦丁堡军团司令。由于俄国的反对,经过激烈谈判,德国人做出了让步,李曼放弃了首都军团司令一职,但又被任命为穆代尔(即元帅),并担任奥斯曼帝国军队总监,实际上指挥着奥斯曼帝国陆军。总之,德国日益成为黑海的主人,在奥斯曼遗产争夺战中占据了主动。
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响起的刺杀奥地利王储的枪声,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久后,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一方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另一方的协约国,逐渐把在欧洲燃起的战火蔓延到了亚洲、非洲和美洲。奥斯曼帝国这个庞大的近东国家也成了两大集团竞相拉拢的首要目标。虽然争夺的双方都是想利用奥斯曼帝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最终将它作为掠夺和瓜分的对象,但双方的考虑和所采取的方法却是不同的。
德国凭借它在奥斯曼帝国 *** 中优越的军事和政治影响,积极争取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一方。它希望利用奥斯曼帝国的地理位置,建立起对付巴尔干国家、英国和俄国的基地。而英、法、俄三国虽然早就想瓜分奥斯曼帝国,但一直仍维持着奥斯曼帝国领土和政治现状,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英国自从在埃及地位稳固后,就一直把奥斯曼帝国当作“零花钱”来用,认为它太弱,根本就未想过在大战中争取它的支援,只是把它当作引诱俄国的一枚棋子来用。此时如果奥斯曼帝国保持中立,对于英、法、俄三国来说是最理想的。所以英、法一直在争取奥斯曼帝国参战问题上持消极态度。这样,在争取奥斯曼帝国加人哪一方作战的问题上,德国人自然就占了先手。
然而,此时奥斯曼帝国国内却是一片反对参战的声音。许多人都明白,这个贫穷落后、软弱无力的国家,还没有从前面的几次战争——俄土战争、意土战争以及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喘过气来。不少有识之士都意识到,如果再卷入一场新的战争,奥斯曼帝国将有遭受灭亡的危险;一些有远见的外交官们还意识到孤立的德国注定要失败,土耳其要避免战后被瓜分只有“严格地真诚地保持中立,从协约国方面获得好处”。因此,国内从上到下,反对参战、主张中立的人很多。就连德国驻土使团的李曼·冯·桑德斯也认为奥斯曼帝国不会参加战争。正如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肯定的那样:“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多数的奥斯曼帝国大臣都有保持中立的情绪。”
然而,以恩维尔为首的少数土耳其青年党领导人,却在冒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无视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多数人的意志,硬是把奥斯曼帝国推进了战争的深渊。
恩维尔等人的参战动机,一方面是他们迷信德国的军事力量,认为德、奥将能够最终赢得战争,只要站在同盟国一边参战,就能够在战后摆脱英、法上百年来对奥斯曼帝国的殖民侵略和控制,实现复兴奥斯曼帝国的伟大理想;另一方面,协约国中有奥斯曼帝国最痛恨的沙皇俄国,这样就使得奥斯曼帝国内的一些亲英、法人士也感到不安,而恩维尔等人更多的是希望依靠德国人来遏制俄国对奥斯曼帝国的不断侵吞。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的亲德政策,德国的海陆军使团实际上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力量,此时,土耳其人就是不想站在德国一边也已不可能了。
1914年8月,土耳其同德国达成了一项秘密的同盟协定,规定了双方将在战争期间彼此支持。一星期后,两艘德国的巡洋舰被移交给了土耳其人,成了奥斯曼帝国的军舰,但舰上的官兵却仍然是德国人。9月,德国军舰同土耳其军舰共同炮轰了俄国在黑海的塞瓦斯托波尔等港口。这一行动实际上就把土耳其拖入了战争。11月2日,俄国对土耳其宣战。同一天,法国、英国也同土耳其断绝外交关系。11月3日,英国舰队对达达尼尔海峡作了 *** 性轰击,紧接着英、法相继对土耳其宣战。到11月12日,协约国各成员国都已正式地同土耳其处于战争状态。
这样,奥斯曼帝国就被绑在了德国的战车上,踉踉跄跄地冲进了战争的泥潭中。
1914年11月,奥斯曼帝国素丹以 *** 世界宗教领袖哈里发的名义宣布对英、法、俄进行“圣战”,希望用这种方式动员各地的 *** 起来参加对协约国的战争。当时除了奥斯曼帝国内有众多信仰 *** 教的土耳其人、 *** 人、库尔德人外,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埃及、波斯湾地区,俄国统治下中亚地区和法国统治下的北非地区也都有大量的 *** ,但这种空洞的号召实际上并没有产生什么效果。
恩维尔却根据德国军事专家的建议制定了奥斯曼帝国雄心勃勃的作战计划:南线是帝国第一军团,其任务为保卫达达尼尔海峡;布置在北线的是第二军团,主要是防备希腊、保加利亚,保卫巴尔干;第三军团在东北线,准备进攻俄国的高加索地区;第四军团在东南线,针对波斯湾和埃及的英军,守卫伊拉克,同时通过叙利亚南征埃及,把英国人逐出埃及。
然而,这个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纸上谈兵。实际的情况是,土耳其军队在参战三个月后,仍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军事行动。难怪土耳其军事专家符亚德上校曾认为“这个计划在参谋学校只可以得零分”。
根据这个作战计划,奥斯曼军队要分别在东北战线(高加索战线)、埃及一叙利亚战线采取攻势;在伊拉克战线、达达尼尔海峡战线采取守势。但后来的结果是,土耳其在前三条战线上,无论攻势、守势,都遭到了惨败。在东部战线,土军无法攻破俄军防线,双方僵持了很久,最后被俄军反攻击败,只是当后来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土耳其才占领了高加索地区的卡尔斯、阿尔达汗等地;在埃及一叙利亚战线,攻势从一开始就被英军遏制,土军非但未能占领埃及,反而被英军逐到巴勒斯坦;伊拉克战线,虽然土军采取的是守势,最后也未能守住,英军从波斯湾登陆后,巴格达失陷,全线崩溃。
只是在最后一条战线,即达达尼尔海峡战线,土耳其军队取得了有限的胜利。这也是土耳其在大战中唯一取得胜利的一条战线。1915年4—5月,英、法联合舰队进攻达达尼尔海峡地区,土军进行了殊死抵抗,使英、法军受到重创。后英、法军数万人在意大利军队的配合下在加里波利半岛登陆,土耳其军再次与之激战。战事长达半年,双方死伤惨重,英、法的这次进攻仍以失败告终,并最终放弃了从海峡攻入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的企图。而在海峡保卫战中,土耳其军队的指挥官就是穆斯塔法·凯末尔。
然而,海峡保卫战的胜利并不足以改变整个战争局势,战争的整个进程仍在向着对土耳其不利的方向发展。到1917年初,随着德国在欧洲西线的节节败退,土耳其也陷人绝境之中。各条战线全面告急,协约国军队正在向土耳其本土推进;国内经济已严重破坏,财政拮据,生活用品奇缺,价格猛涨;农村民穷财尽,疾病流行,饿死者甚众;城市居民生活状况更为恶劣,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伊斯坦布尔每天都有饿死者。国内再也无力支撑战争,土耳其的军事形势实际上已无可救药了。
到了1918年,土耳其全线崩溃。协约国军队相继突破了土耳其人在马其顿、伊拉克、叙利亚的防线,土军已完全失去了战斗力,逃兵的人数超过了前线士兵的人数。逃兵们控制了许多地区,要求 *** 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在此情况下,素丹瓦希代丁和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担心国内的这种危险局势会导致革命,因而也急切地希望尽快停战。为了便于谈判,素丹改组了 *** ,声名狼藉的青年土耳其党大臣们宣告辞职,素丹任命了一位新首相,负责同协约国的停战谈判。
1918年10月30日,海军大臣劳夫率领的奥斯曼帝国 *** 代表团在爱琴海利姆诺斯岛的摩德洛斯与协约国与协约国签署《摩德洛斯和约》。根据《摩德洛斯和约》,奥斯曼帝国解散军队,放弃在也门和麦地那的宗 *** ,割让除伊斯坦布尔以外的所有欧洲领土,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实行非军事化,伊兹密尔由希腊管理,协约国控制奥斯曼帝国财政税收以及铁路、航运和通讯线路。《摩德洛斯和约》规定,协约国有权在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占领奥斯曼帝国的任何地区,协约国有权对于亚美尼亚人地区进行武力干涉。《摩德洛斯和约》签署以后,协约国舰队驶入博斯普鲁斯海峡,英、法、意军占领伊斯坦布尔,进驻安纳托利亚高原及色雷斯,迫使苏丹俯首称臣,奥斯曼帝国奄奄一息,往日的辉煌已经成为远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