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乾隆玉玺1.6亿(清朝乾隆玉玺),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乾隆玉玺1.6亿(清朝乾隆玉玺)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乾隆玉玺1.6亿(清朝乾隆玉玺)

202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乾隆玉玺成为当天的拍卖大热门。

帝王宝玺,在拍卖会上历来会被估为高价,这一方玉玺更是如此。

早在苏富比对外宣布要拍卖乾隆玉玺的时候,各大收藏专家就给出了他们的参考价格。相比较此次春拍上的其他宝玺(明洪熙永乐孝文皇后青玉龙钮,估价为2500万元——3000万元;清康熙御宝檀香木异兽钮“敬天勤民”方玺,估价为8000万元——1亿元),这方乾隆玉玺的估价最高。达到了1.25亿——1.8亿之多。

如此高昂的估价,打破了所有帝王宝玺的价格。

在开拍后,藏家们对这件宝玺展开了激烈的竞价。经过多轮激烈的竞价后,这枚乾隆白玉玺最终以145,691,000港币(约合人民币1.2亿)的价格落锤,成为2021年的大热门。

随着这枚玉玺的成功拍卖,藏在玉玺上的九子夺嫡的秘密,也被披露出来。

上面写了什么?乾隆为何要造这枚玉玺?

“纪恩堂”宝玺的诞生

苏富比拍卖的这枚白玉玺,名叫“纪恩堂”。在底部阳刻“纪恩堂”三个字,四周阴刻乾隆御制《纪恩堂记》。本来有两枚,一枚在圆明园,一枚在避暑山庄。

所谓“纪恩”,纪念的是乾隆皇帝的祖父,清圣祖康熙皇帝。少年时,乾隆曾得康熙教养,他一直感恩在心。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三月,12岁的爱新觉罗·弘历接到了祖父康熙的旨意,可以前往圆明园牡丹台觐见。弘历很高兴,这是他第一次正式见到自己的祖父,大清国的统治者。

对普通人家来说,要孙子十二岁了才去见祖父,是很难想象的,但对一个有着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的帝王来说,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康熙连认全自己的子女都很难,更别提孙辈了。

要不是皇四子胤禛提起自己有个儿子还未面圣,康熙恐怕很难会想起自己还有个孙子,叫弘历。

弘历是雍正皇帝胤禛的第四个儿子,他的生母不详,在少时也不算特别得宠。康熙看着圆明园湖光山色,心情舒畅,此时的他两鬓斑白,对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十分向往,忙命人将这个素未谋面的孙儿带到身边。

弘历在宫人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身为皇帝的祖父。听说他少年英雄,十六岁就能生擒权臣鳌拜,稳定政局。成年后更是创下灭三藩、 *** 这样的功绩。弘历很崇拜自己的祖父,他认为帝王就应该像他的祖父那样,震古烁今。

第一次见心中的偶像,弘历不可避免地有些紧张的情绪。但他毕竟还是受宫廷教育长大的,面对康熙的问题,弘历完全可以做到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康熙皇帝对这个落落大方的少年很满意,当即表示想带弘历到宫中亲自教养。在避暑山庄期间,康熙赐弘历居住在万壑松风殿,这是离自己所居的烟波致爽殿最近的一个,他让弘历住在这里,就是为了能够常常见到弘历。

随后康熙又在万壑松风殿正式下旨,将弘历接到宫中。为纪念这一事件,成为皇帝的弘历将万壑松风改名为“纪恩堂”,并在圆明园,祖父初次召见他的地方也修建了一处同名宫殿。

在宫中教养的那段日子,弘历难得享受到了祖父的关怀。康熙会亲自教他写字,有了错误了也耐心指正,饭桌上还会给弘历夹菜。这段日子里,他们就像是寻常人家的祖孙那样相处。

唯一能提醒他们不是寻常人家的,就是宫殿里往来的那些议政大臣,他们会与康熙商讨国事,小小年纪的弘历也被准许在一侧旁听。

除了读书外,康熙还会带弘历去做一些体育活动。

在木兰围场,皇家成员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康熙皇帝亲自用西洋火枪射中了一只大熊,大熊中弹,应声而倒,康熙下令让御前侍卫护送弘历将其带回。

彼时,围场上还没有人有猎物,弘历若能将熊带回,那么他将是木兰围场上第一个获得猎物的人。康熙让弘历前去,是想让弘历拔得头筹。但当他们靠近大熊时,那猎物突然翻身坐起,伤了侍卫的马。

在远处的康熙怕大熊伤到自己的孙儿,眼疾手快地拔出枪将大熊射杀,这才让弘历脱险。

皇室成员之间的相处,总是充满算计。当祖父慈爱地挽着他的手时,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美好。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紫禁城中这段其乐融融的往事,在几个月后就戛然而止了。

九子夺嫡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12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清溪书屋,此时的弘历才与祖父相处了五个多月。

康熙帝死得突然,在没有储君的情况下,皇位由谁来继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九位皇子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这一事件,被称为“九子夺嫡”。

这“九子”分别为: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其中,二阿哥胤礽原本离皇位最近。

虽然排行老二,但他是康熙的原配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非常得康熙宠爱,康熙皇帝不仅在他年幼时就将他立为太子。更是给了他特别的宠爱。胤礽自小接受的就是帝王教育,他在康熙外出时,代替父亲处理国事。

除了政务外,康熙还让皇太子掌管军权。这充分彰显了自己对太子的信任。但饱受宠爱的太子渐渐恃宠而骄,他的叔姥爷索额图秘密为他定制了超越规制的仪仗、服饰,这些东西除了在细节上与皇帝所用稍作区分外,几乎与皇帝的无太大差别。

康熙知道此事后,表面上并无任何动作,甚至还包庇太子。

当时有人向康熙告状,说太子强抢民女的时候,他还怒斥告发者,指责对方抹黑储君。

见康熙如此宠爱太子,朝中大臣纷纷攀附胤礽,在他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这一股势力让康熙感觉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挑战,于是他先拿太子身边的心腹开刀。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皇帝以索额图“议论国事,结党妄行”之罪为由将他圈禁在宗人府。不久后,索额图就在监禁中死亡。此后,围绕在胤礽身边的其他心腹也陆续被康熙处置,太子胤礽渐渐失宠。

五年以后,康熙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

太子被废后,其他皇子对储君之位蠢蠢欲动。其中,尤以八阿哥胤禩最为活跃。由于生母出身低微,胤禩并不受宠。但他为人谦和,颇有贤名,在他身边同样聚集了一批朝廷重臣,他们称胤禩为“八贤王”,并不断地向康熙举荐他为新任储君。

一日,康熙皇帝脸色如常地问大臣:“太子无德,不堪大用,你们认为该立谁为新的太子呢?”

说完,他扫视着眼前的这些大臣,他们都手握重权,追随自己多年,是国家的栋梁。

重臣们都知道,立储之事十分敏感,不可妄言,他们默不作声。

康熙见他们不答话,就补充道:“你们说立谁为太子,朕就立谁为太子。”

听皇帝这么说,又见他神色如常,一幅认真听取意见的模样,立马就有大臣开口:“微臣以为,可立八阿哥胤禩。”

有了开头的人,剩下的几位也都一一上前,提名皇八子胤禩为太子。他们开始罗列胤禩的种种优点,什么胸怀大度,有帝王之相啦,什么谦和有礼,可为明君啦……他们对胤禩不吝夸赞,谁都没有注意到,皇帝的脸色变了。

康熙勃然大怒,他发现原来胤禩已经笼络了如此多的朝廷要员。当即怒斥群臣,将胤禩圈禁。此后更是多次找借口打击胤禩一党。

与胤禩的高调不同,皇四子胤禛显得沉稳得多。在太子被废后,胤禛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还多次替他求情。康熙本就后悔废太子的冲动之举,胤禛前来求情,让康熙倍感欣慰,他面上不露神色,心中却更偏向这个不争不抢的儿子。

胤禛的判断没错,胤礽的太子之位仅仅只被废了一年的时间,他在康熙四十八年就又被重新立为太子了。在恢复太子之位后,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其他成年皇子也依次封爵,而声望颇高的胤禩却什么都没得到。

胤禛给外人的印象是恬淡的,他在家中写了很多闲云野鹤的诗,一幅要归隐田园的架势。

然而他终究不是真的对皇位没有野心。

当胤礽第二次被康熙从太子之位拉下来之后,胤禛开始正式图谋皇位了。

他的心腹年羹尧手握甘陕的军政大权,西可遏制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东可进京助胤禛一臂之力;他的舅舅隆科多任九门提督,掌管京师,一旦发生宫变,隆科多将九门关闭,谁都无法随意进出京城。

心腹近臣掌握了实权,胤禛取得夺嫡之战的赢面十分大了。但他吸取八阿哥胤禩的教训依然不显山露水。

为了能取得康熙的信任,胤禛从不主动提起立储的话题。

爱新觉罗“好圣孙”

再次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后,康熙不愿再立太子。他知道太子之位一旦确立,朝中势必会形成一股围绕在太子身边的势力。而结党营私之事是让身体日渐衰落的康熙十分反感的。

胤禛对症下药,他在康熙面前表现地十分恭顺,康熙在晚年也时常召见胤禛。在父皇的面前,胤禛除了谈些不涉及储君的政务外,就是与父皇闲话家常。

知道自己成年皇子的身份容易有刻意讨好皇帝争储的嫌疑,胤禛聪明地将自己的孩子们都带到康熙的身边。

被皇子争储之事搞得精疲力尽的康熙皇帝,在看到单纯可爱的孙辈后十分欣喜,他们天真无邪的笑脸让康熙从尔虞我诈的争斗中稍觉宽慰。

在一众皇孙中,弘历不仅聪慧,面对大熊反扑时也能临危不惧,颇具皇子气概,康熙十分喜欢这个孙子,把他带在身边教养。

康熙生前不再立储,是打算等到自己去世前再指定继承人,但他没想到自己会走的这么突然。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12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清溪书屋,隆科多率众宣布康熙遗诏,四阿哥胤禛为继任国君,改元雍正。

雍正是否真得到了康熙的遗诏,是历史上的一大悬案。在雍正刚即位的那段时间,关于他得位不正的说法依然存在。就连他的生母也不相信他,屡次与雍正发生争执。

由于雍正始终没有拿出强有力的证据,关于他继位的争议一直都不能停息。

这种争议一直持续到乾隆朝,在弘历继位后,他为了能证明自己父亲得位的合法性,屡屡向众人提起,自己多受康熙的宠爱。

乾隆此举,意在向世人说明,康熙立雍正为太子,是因为喜欢自己这个皇孙。在明代就有这种先例,明成祖朱棣曾问别人立谁为太子,大臣回答,立朱高炽,原因是他的儿子朱瞻基很有作为,是个“好圣孙”,一立朱高炽,可为大明选两代明君。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也是那位“好圣孙”,乾隆专门修建了两处“纪恩堂”,将自己和祖父相处的细节都一一记录下来,他想给旁人传递出一种康熙喜欢自己而立雍正的信息。

但这种说法始终未能见诸正史。因此,爱新觉罗氏的“好圣孙”在很大的程度上可能是清人揣摩圣意的阿谀奉承之语。

因为他与康熙相处的几个月的时间中,绞尽脑汁的想到的康熙对自己的好就只有“夹菜”、“教导”、“打熊”等细节。与废太子胤礽获得的康熙皇帝的宠爱相比,弘历能得到的,实在是“不值一提”。

但即使是这样,弘历还是不厌其烦地提起自己如何得康熙的宠爱,短短几个月的相处时光,他能记住一辈子。

在接过代代相传的帝王之玺后,弘历暗暗发誓,要成为像祖父那样的圣君,他希望能在在位时间上,与康熙相媲美。为了表示对祖父的尊重,弘历在乾隆六十年主动退位(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在帝位六十年),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而他记录自己和祖父恩情的那两枚印章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后记

苏富比拍卖的这枚“纪恩堂”宝,上面布满了黑色的痕迹,很明显是受到了烈火的炙烤。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皇家宝物被洗劫,纪恩堂中的白玉“纪恩堂”宝被随意丢到了地上。一位法国人在满载宝物后将要走的时候,看到了这枚被丢在地上的玉玺,随手揣在兜里,将它带回了欧洲。

多年以后,他的孙子将这枚白玉玺售出,并轻描淡写地说出:“这是我祖父偶然得到的”。他的语气平淡地就像在谈论天气。

又过了许多年,“纪恩堂”玺在香港苏富比拍出了1.2亿的天价。这枚命运多舛的帝王之宝,再一次以金贵的身价映入人们的眼帘。

相较而言,他的主人乾隆,幸运的让人嫉妒。

少年时就没有任何强劲的对手,继承皇位几乎没有意外;中年时一帆风顺,国力强盛,到了晚年又身体健康,儿孙满堂。弘历之幸运,即使是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四百多位皇帝相比,都毫不逊色。

他不需要像父亲那样在九龙夺嫡中韬光养晦,也不需要像自己的后背那样面对国破家亡。

因此,他才能有多余的精力去打造1800枚玺,写了4万多首诗,盖了无数的章。他拥有的玺的数量远远超过顺治、康熙、雍正三位帝王的总和。这位顺遂的帝王,给后人留下了数量庞大的奇珍异宝,这些珍宝,一部分被国家收藏,另外一部分,依然活跃在各大拍卖市场上,成为收藏家们争夺的对象。

更多乾隆玉玺1.6亿(清朝乾隆玉玺)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