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其实挂日本国旗的这件事情一开始并不火,原因就在于前几天名创优品犯了其他事情,墙倒众人推,不巧把这件事给爆出来了。
这件事情就是,名创优品在外网的一次活动上,把一个穿着旗袍的娃娃称之为日本艺伎geishas(芸者げいしゃ)。于是,很多外国人开始评论纠正说这是中国的旗袍,也有不少日本人也开始发推称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
名创优品被指正后第一时间没有回应,甚至还发了个笑脸表情。
这件事被传到内网后舆论开始发酵,由于国内还处在Dior马面裙事件的敏感期,不一会儿爱国热情直接就被点燃了,大家开始对这个“日本”品牌口诛笔伐……
后来不少人才发现,它竟然不是日本品牌,是个国产品牌。外国品牌为了流量和人设把中国的文化说成自己的东西是盗窃和 *** 行为,你一个中国品牌竟然活生生的自己把文化交给别人了?这是何等的不自信。
于是,各种挂着日本国旗去签约、声称创办人是日本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全被爆了出来,仿佛世纪谎言被戳破了一般,名创优品一时间也股价大跌。
其实名创优品从早期开始就声称自己是日本品牌的,甚至在海外市场无时无刻都在生硬地强调自己的日系基因。“日本创作”、“From Japan”、“Japanese Designer Brand”等字样充斥着品牌的各处角落。
而这么做的动机就在于,这是它为了掩盖自己的高端山寨路线而做出的补偿行为。这就好比前一段时间比较火的假名媛一样,为了不让自己的人设塌房,就需要不断强调自己背了什么牌子的包、去了什么高端酒店等等。
名创优品的前身是10元店,刚开始的名字叫做“哎呀呀”。后来电商兴起实体不景气,名创老板就在去日本旅游的时候受到了日本精品店的启发,开始打着日本的旗号卖10元货,于是一个融合DAISO、优衣库、无印良品的缝合怪诞生了。
慢慢地名创优品越做越大,但是伪日本品牌的实质没有变,演着演着自己都信了。
然而这种现象在国内商业里其实是非常非常普遍的做法,远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普遍。
就比如元気森林、奈雪の茶、杰士邦、韩后、丸美等等,这些假洋品牌犹如披上金色的外衣一般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区别只是明不明显而已。
为什么这些国产的假洋品牌能在国内这么吃香?
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早期国产品牌的劣质刻板印象。
在我们工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产品粗放严重,山寨货盛行。国产的产品要么就是名字哭笑不得的假牌子,比如雷碧、康大师傅、Mike、adadas等,要么就是质量低下的便宜货。
而当时的进口牌子质量好又贵,很多现在来看就是个一般品牌的洋牌子,放在当时也是奢侈品。
于是这就给大众留下了进口的永远比国产好的刻板印象,思想惯性一时难改变过来。
二是文化输出导致的对洋文化的认同感。
西方进入我们市场之后,对我们输出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思想和文化。这种软实力的影响才是潜移默化和可怕的。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觉得商场里的英文、日文等外国文字品牌更高大上?为什么各大品牌都要找洋人做模特?
有人说这是一种“母语羞涩”效应,和自己过于亲近的文化如果被摆在台面上,就会产生一种尴尬感。
其实不对,就比如日本这个国家的民众对于本土制造的产品都会有一种执着的热情。尤其是在中国货全面进入日本市场之后,对于日本民众来说,“made in japan”就已经是最大的加分项了。
而这件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出于一种“文化崇拜”,源自于西方长达几十年的文化输出。
过去的时候我们大力发展经济,但是文宣并没有跟上来。几代人的童年都是美剧、日剧日漫和韩剧陪伴着长大的,这导致了外剧里面的价值观及对本国的美化场景会影响一代人的三观。就比如美国的都市感以及自由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
再加上那些年公知的煽风点火,日本的马桶水可以直接喝,美国的空气都是甜的……这就诞生了“西方世界就是天堂”的这么一个偏执性认知。
谎言总会有被戳破的一天,历史总会被推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就在疫情开始后的这几年,我国的文化输出实现了质的提高,人们对于国产品牌的态度也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在欧美日韩,我们的手游影响力已经和美国平分秋色,甚至日本市场都成为了中国游戏厂商的角逐之地,现在还有几个日本年轻人没玩过几款中国手游?
在东南亚、中东和南美洲,在国内被唾弃的古装偶像剧吸引了无数迷妹。在油管上能看到不少搬运国内网络歌曲、古风歌曲的视频,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地区的女性听的中国歌可能比你听的还多。
对于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比亚迪、吉利、领克等国产车在欧洲美洲很受欢迎。在巴西,比亚迪汉甚至和保时捷panamera的定价一样,在预售时都被抢购一空。而放在国内,以往印象为“出租车”的比亚迪也成为了销冠,冠绝整个国内汽车市场。
所以,有些牌子真的得站起来了。
聚焦营销知识,助力企业推广。这里是珍岛集团出品的一站式智能营销工具和管理平台 @Marketingforce,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