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9月27日,骨科脊柱耗材的国家集采在上海通过线上开标。27日晚间,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联采办)官宣此次脊柱集采的拟中选结果。据公告,包括威高、大博医疗、春立医疗等在内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本次开标中大展身手,而威高则表现最为抢眼,中标产品总量居首。
集采规则趋完善
降价更趋理性
此次脊柱类耗材是继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后,第三个被纳入国家级集采的高值耗材,也是骨科领域的第二次国家集采。根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的脊柱类医用耗材,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等,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
Mainstay颈后路椎板成形内固定
据统计,此次集采中,全国6426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达到120.84万套,集采产品共涉及169家申报企业,其中跨国企业约20家,不乏强生、美敦力、史赛克、贝朗医疗等知名外企。而其余大部分则为国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包括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迈瑞医疗等。
此次集采完成后,骨科高值耗材将实现集采全覆盖。此次骨科脊柱耗材的国家集采是继创伤和关节两类产品集采后,骨科耗材中最后一大类进行集采的产品。由于脊柱耗材品类众多、规则复杂,此轮国采也被认为是骨科类产品中最难的一次集采。从公布的信息来计算,对比最高有效申报价,多家企业的拟中选价格降幅在60%-70%。
本次脊柱集采并不一味追求价格降幅大小,而是科学规划竞争规则,对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应保尽保。
根据此次采购规则,按照确保临床使用和供应稳定的原则,综合考虑医疗机构需求、企业供应意愿和供应能力、产品组合完整度等因素,将企业分为A、B、C三组进行分别竞价。
能将主要部件供应至全国,并能满足医疗机构85%采购量的竞价单元进入A组竞价单元,进入这一组的企业也是目前各级医院的供货主力;而不能供应全国或A组未中选的进入B组竞价单元;C组则是一些供应能力弱、产品品类不齐全的企业。
国产厂商迎市场良机
本次脊柱集采对于国产企业来说,正是提升市场占有率的一个良机。
据公开资料,我国骨科手术耗材竞争格局以外资为主。华西证券(002926)研报显示,中国骨科手术总量445万例,保持10-15%增速,市场规模超250亿元。其中,骨科脊柱耗材进口占比60.89%,份额相对集中,其中强生、美敦力抢占冠亚军,国产公司威高骨科排名第三,史赛克排名第四,紧接着是天津正天和三友医疗。
以威高骨科为例,在本轮脊柱国采中,根据规则,医疗机构对国产品种的需求远高于外企品种,在14个产品系统的需求量榜首中,威高骨科占据了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等5项,总采购量达到8.14万个。
威高当选“医疗机构最爱用产品NO.1”,纳入产品最多,加上旗下子公司共有18款产品被纳入,且几乎全部在A组;仅在五组TOP1意向量产品就有超8万个,涉及市场超10亿元,是本场集采机会最多的头号选手。
业内人士分析,集采给企业带来价格下调的冲击,但同样给予市场扩大的机遇。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丰富的产品线的企业将在集采中获得突围。
尽管集采会使企业的利润下降,但对于像威高骨科这样的头部企业来说,其品牌的溢价作用加之“国家集采”这样的背书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他产品的销售,对于企业的整体市场来说,反而会有一定的优势。而这一利好信息在资本市场也有所体现。
9月27日,在脊柱集采开标之日,骨科耗材股早盘走高。截至收盘,A股市场,威高骨科涨13.44%,报54.34元;大博医疗涨10.2%,报30.2元涨停;三友医疗涨11.81%,报28.78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国采更为强调与看重企业的供应、产能、配送等几个方面的能力,因此预期对产品线较全的头部企业相对更为利好。
本次脊柱类骨科耗材集采的成功开标,将进一步释放集采改革的制度红得,减轻群众负担。至此,国家组织和地方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3年2月份用上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综合:央视新闻、器械之家、时代周报、界面新闻、MedTrend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