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我国在运装机容量最大!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全面投产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6月23日晚通报,当日21时35分,随着168小时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这也标志着该核电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台机组全面投产,总装机容量超过671万千瓦,成为我国目前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
2.世界最大核能供热工程开工,可满足100万人口清洁取暖需求
7月14日,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能零碳供热技术的“暖核一号”三期工程——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在海阳核电基地开工。作为我国核能综合利用的重大创新成果,该工程主要依托海阳核电在运核电机组实施,是世界最大的单台机组抽汽供热工程。该工程将新建约120公里的长距离输热骨干网,计划于2023年投运,投运后,核电机组热效率将达到55.9%,是原来的1.5倍,供热区域可达烟台、威海地区,供热面积可达3000万平方米,可满足约100万人口的取暖需求。
3.环境部:这十年,全国运行核设施始终保持良好安全记录
9月15日, *** 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核安全方面,这十年来,生态环境部门不断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措施,持续强化在建和运行核电厂安全监管,督促营运单位落实全面核安全责任,全国运行核设施始终保持良好安全记录,放射源辐射事故发生率保持历史最低水平。
4.全球首个“核热光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陆上工程开工建设
9月21日,全球首个“核热光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陆上工程开工建设——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陆上部分),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是江苏省重大能源建设项目、江苏省最大的储能电站(电网调峰)、绿色清洁能源创新示范项目,对探索推广“核电+新能源”发展模式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项目规划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光伏电站投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2.3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煤68.12万吨,可减少排放温室气体177.11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5万吨,氮化物0.68万吨,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经济的绿色能源。
5.我国在铀业找矿领域获重大突破!
截至10月1日,作为我国铀矿勘查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铀业有限公司已经用85%的工作量获得数万吨铀资源。
其中,可采优质资源占50%,落实可供地浸开发的特大型铀矿床1处、大型铀矿床2处,发现特大型铀成矿带1条,新区、新层位连续取得新发现,大幅超额完成了年度找矿目标,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进一步验证了国内铀资源预测前景,极大地增强了国内铀矿找矿信心。
6.我国首个国家级核电废物集中处置场正式投运
据中核集团官微,11月24日,龙和国家集中处置场开始接收首批核电废物。这标志着中国首个国家级核电废物集中处置场正式投入运行。该处置场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近地表处置方式,以及多重屏障系统包容、隔离方法和自动化远程控制等手段。
7.核电史上里程碑!中国先进压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发布
11月23日,中核集团在京正式发布中国先进压水堆用户要求文件(CUR)。这是我国首部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压水堆用户要求文件,是继美国电力研究所用户要求文件(URD)、欧洲用户要求文件(EUR)出台之后世界核电发展史上的又
8.核电运行自主化技术再取新突破,大亚湾核电上线“中国标准”技术规格书
记者12月1日从中国广核集团旗下大亚湾核电基地已正式上线中系技术规格书,意味着大亚湾核运行技术规范成功切换适用“中国标准”,中国核电二代运行技术规范先行先试走出自主发展新路。(中国新闻网 2022年12月1日)
9.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核岛安装工程开工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近日,位于海南昌江的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核岛安装工程正式开工。本次实施的项目为反应堆厂房管道支吊架安装子项,是连接核岛、常规岛的基础设施。
“玲龙一号”是由中核集团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压水堆,也是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此次开始安装工程的核岛,是整个核电站的核心,后续,核电站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主要设备都将在核岛内进行安装。
1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次实现双堆初始满功率运行
12月9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1、2号反应堆达到初始满功率,实现了“两堆带一机”模式下的稳定运行。
初始满功率是指在目前反应堆堆芯混合燃料装载状态下达到的额定运行功率,这一运行状态验证了示范工程所有系统均满足设计功能,为工程投产商运奠定了基础。(中国科技网 2022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