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向阳光
《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其音乐形象极为鲜明。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平稳舒展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尽情地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像一幅用笔精巧细致、色彩柔和清淡的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等大自然的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高度的音乐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原本不是由多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叫《夕阳箫鼓》。这一曲名最早见于清朝姚燮(1805—1864)的晚期著作《今乐考证》一书中,被列入“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类。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1736—1820)的传抄琵琶谱以及1875年吴畹卿的手抄本。按曲名理解,乐曲内容可能是描绘夕阳西下时,江面船上演奏箫鼓的情景。1895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园根据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将此曲改名为《浔阳琵琶》,也有人称它为《浔阳夜月》或《浔阳曲》,并把它收集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
20世纪20年代,上海新式音乐社团“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它改编为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用黄浦江古称春申江,故借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同名长诗之名,改为《春江花月夜》。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的音乐工作者又多次对它进行改编、整理。其中有吴祖强的琵琶与管弦乐协奏音诗、黎英海的钢琴曲《夕阳箫鼓》、刘庄的木管五重奏、陈培勋的交响音画等。但较为流行的民族器乐合奏谱,系由彭修文改编,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
乐曲为展衍性变奏体结构,共分十段。
第一段“江楼钟鼓”,音乐一开始由琵琶在低音区弹奏出节奏自由的散板,弹挑及轮指的运用仿佛是从远处传来的阵阵鼓声。紧接着箫和筝在中音区奏出颤音和琵音,好似远处的钟声回响,又如江面碧波荡漾。这段旋律,描写出夕阳西下,晚霞灿烂,映照江面,水天一色,熏风拂动涟漪的美景。然后,乐队齐奏出音乐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轻滚奏,意境深远。
在第二段“月上东山”中,出现了全曲的主要旋律,这段脍炙人口的曲调优美如歌,旋律线如波浪般进行,显得格外柔美与和谐。琵琶、二胡、古筝、洞箫齐奏的音色是那样协调一致又富于典雅的色彩。另一个特点是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穿连接的,使得音调轻盈平稳,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出没的美丽景致。末尾由洞箫吹奏的婉转鸣咽的旋律导入了深远的意境,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
第三段“风回曲水”,旋律起伏较大,出现了八度和九度的大跳音程,好似江风过后,激起了层层浪花。
第四段“花影层叠”,在徐缓的音乐之后,由琵琶快速演奏出密疏相间的乐句,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形象地描绘出江水回荡时,花影层层叠起的景色。
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它是在主题旋律基础上变化而成的,有一种富于动态的格调。琵琶、二胡和中胡在低音区齐奏,醇厚深沉;忽而琵琶悠然飘出轻柔透明的泛音,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
第六段“渔歌唱晚”,这一段的旋律极富有特色,在每一乐句的第三小节都有一个八分休止符,显得悠闲而风趣。琵琶的领奏好像渔夫一边摇橹一边歌唱,而其他乐器在每句最后的长音上齐奏,又如船上众人的应声和唱,把人们尽兴夜游的欢乐情绪表达得生动有趣,也为乐曲增添了诙谐、活跃的气氛。恰似一幅渔人满载收获,愉快地驾舟踏上归途的画面。
第七段“回澜拍岸”的音乐欢乐、热烈。琵琶用扫轮弹奏出一连串由慢渐快的顿挫有力、富有生气的模进音型,把情绪层层推进。犹如渔舟破水,掀起阵阵波澜,声声拍击江岸的动态。
第八段“桡鸣远濑”的音乐和第九段“欸乃归舟”相近,都是描绘摇橹划桨的动作和声音,常删去不奏。古筝历音的运用,使人联想起橹桨过后在水中形成的一个个旋涡。第九段是全曲的 *** 段落,其旋律是以连锁式手法构成的。在古筝琶音衬托下的乐队合奏,复线式递降递升的旋律由慢渐快,由弱而强,乐器由少增多,逐一加人,使得曲调紧凑有力,激动人心,将音乐推向 *** 。这段音乐描绘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及近,欢乐的声音响彻江面,情绪达到顶峰。随后音乐在快速中陡然而止,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然后转入“尾声”。
第十段“尾声”的节奏自由,速度放慢,力度减弱,与前面的气氛形成对比。音乐是那样的轻悠飘渺,好像轻舟远去,万籁俱寂,春江水面显得更加宁静、更加美丽,春江的夜空也显得十分幽静而安详,仅有银色的月光撒落在春花绿水之上,使人沉缅在这迷人的诗情画意之中,只是最后轻轻的一声锣音,把人们从沉醉中唤醒,方才感觉到音乐的结束。
《春江花月夜》宛如一幅秀丽的山水长卷,把多姿多彩的各个画面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景与情、动与静、远与近的结合,使音乐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整首作品富有诗情画意,是我国传统音乐中一颗夺目的明珠,在国际乐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