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甸顶山
距广灵县城48公里的六棱山南侧,有一片总面积66平方公里的高山草甸。这里植物种类繁多,花草茂盛。在核心区有一座稀奇的大山叫甸顶山。山脚下起伏蜿蜒的路边金黄色的油菜花一块块一片片,在灿烂的阳光下色彩迷人;沟沟岔岔里的山杏、山桃、野黄花、蕨菜、油苹苹等野菜野果一簇簇一丛丛,点缀的到处生机盎然。山腰间的松树林、天然桦树林、沙棘林郁郁葱葱,密不透风。
甸顶山海拔2008米,北依大同地区的制高点黄羊尖,西临浩瀚的册田水库。山顶之上覆盖着绿色的毡毯,天地之间,绿草茵茵,繁花似锦,芳香幽幽,一望无涯。
原生态的抽象艺术在这块绿地上铺开。草甸上四季有花,处处有花,简直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初春乍暖还寒,蓝色的白头翁,紫色的马兰,黄色小叶锦鸡竞相开放;仲夏时节,草高花旺,碧茵似锦。白色的雪绒花,黄色的罂粟花,淡蓝色的翠雀花争相媲美。秋季,芳草依依,鲜花灿灿,彩蝶翩翩,百鸟啾啾,硕果累累。隆冬季节这里的沙棘一支独秀,横空出世,染红了洁白的雪,燃烧了碧蓝天,一派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在这里诞生。
甸顶山野生植物种类很多。如沙葱、野韭、蕨类、百合、桔梗、苦荬菜、野黄花、蘑菇等。野生菜蔬植物大多生长于不受污染的天然草甸,作为绿色食品开发,蕴藏着无限商机。甸顶山最珍贵的东西要数雪绒花和羊肚菌。
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
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始建于2007年8月,位于“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中国绿色名县”,以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晋北绿色经济区”、“京西旅游休闲地”、“塞外民俗风情园”——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城东,门前为201省道,右边是同广高速公路出口,交通非常便利。
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是全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剪纸专题博物馆。下设“广灵剪纸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广灵县多堂剪纸文化产业园区有限公司”、“广灵县张氏剪纸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大同市广灵剪纸职业培训学校”和“广灵县张氏剪纸文化艺术中心”、“广灵县佳佳剪纸文化用品中心”等6个单位,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博物馆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9600平米,馆舍3600平米,是一座青灰色秦砖汉瓦式仿古建筑,博物馆高三层,两翼二层恰似凤凰双展翅,内设十三个大展厅和一个地下收藏厅。现有藏品16000余件,其中展出国内外各种流派、各式风格的剪纸精品1640余幅,各展厅作品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博物馆节假日不休息,全年免费对外开放。
博物馆主楼东侧是广灵绿色食品、传统小吃、传统佳肴餐饮文化街。西边是民俗住宿和广灵非遗互动民俗风情文化街,“演艺厅”为游客开设广灵剪纸设计、生产、包装30多道工艺流程体验区互动区和文艺演出,为游客提供“吃住行娱购游”全程服务。2013年底被国家旅游局批准认定为AAA级旅游景区,是山西省唯一特色旅游景区。
圣佛寺
圣佛寺位于县城南14公里的圣佛林山中,始建于金章宗泰和年间,明嘉靖四十二年大修,清代多次重修,寺内计有各类殿宇120余间,是广灵有历史记载规模最大的佛寺。但由于历史原因,于1967年被毁,现存寺基址、碑林、塔林,民间重修药师殿五间。塔林为佛教禅师墓塔,属清代建筑。原有14座,现存8座,塔高1.55米,直径1.5—2.5米,均为砖彻须弥座。那里有3500多亩天然原始次生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松涛阵阵,鸟语花香,空气润洁,被人称作“天然氧吧”。再加上神秘的“聚宝盆”传说,为其增添了无穷魅力。
千福山
千福山,位于广灵县城西北三公里处,属九华山一峰,北依群山,南临壶水,海拔1254米,是县城遮寒避暑是天然屏障。登峰眺望,广灵盆地山川尽收眼底,身临其境,疑入画中,令人心旷神怡。为县内宗教名山。千福山峰顶庙宇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共有各类殿宇70余间,主殿有“北岳行宫”、“九仙元君祠”和广灵古代“八景”之一的“千福晓钟”钟楼,峰顶庙宇脚下前方开阔地,面对正山门建有戏楼,每年“娘娘圣诞日”四路八方居民男女云集于此,举行一年一度的千福山庙会,朝山者看戏者络绎不绝,蔚为壮观。
千福山庙宇毁于1966年,庙宇内外古树木花草亦遭破坏。现存碑林为县级文物保护。1998年以来,已有民间志愿者自发组织,在原基础上进行恢复建设,通往山顶道路正在开通。
千福山四周均有开阔地相围,俗称“洼”,东为鞍山洼,西为王后洼,北为珍珠洼,南为前怀洼。加上九华山峰与峰之间山坳,面积在万亩以上,是大规模营林,开发旅游区的最佳所在。2000年以来,县委、县 *** 已将千福山列为全县生态建设重点绿化区域之一,对千福山按风景进行规划建设,恢复“千福晓钟”景观,使其作为县城的绿色屏障,成为供人们观赏、休闲、度假、避暑的旅游胜地。
千福山汉墓群
地址:广灵县城西2.5公里千福山南麓
为汉代聚族而葬之墓群。位于千福山南麓坡地之上,墓群南低北高依山而葬。明显暴露地表上的封土堆有9冢,民间俗称“谎粮堆”。墓群占地面积约333000平方米,南北向排列,东西向并穴。其中1、2号和3、5号墓封土直径为30至35米,高15至20米;另5冢直径为17至20米,高14至17米。保存尚好。
1984年清理两座砖室多室墓,出土器物有陶楼、壶、罐、案、勺、盘、人佣、猪俑和部分铁器、铜镜、钱币等。
1988年清理一座石圹木椁墓葬,出土器物有铜鼎、洗、鑑、镜勺、骰、鎏金弩机和少量陶器等。
洗马庄汉墓群
地址:广灵县城东10公里处洗马庄村
汉墓群分布在村北较平坦的耕地中,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共有十一座汉墓。现存九座封土堆,呈圆形,高4——7米,周长130——400米。保存基本完整,另外两座墓的封土已毁。1992年发掘了其中的一座,墓为汉代多室砖墓,穹窿顶。墓室总长6.2米,宽1.53米,距地面1.8米,出土文物有罐、勺、耳杯、壶、灶、井、案、仓等陶器及铜镜,铁带钩和两枚“大泉五十”、四十四枚“五株”钱币。
白羊峪风景区
白羊峪群山属恒山山脉,位于广灵县城西20公里处,属南壶森林公园五大景区之一,总面积10万亩,由山、水、林、革命遗址、寺庙遗址五部分组成。
白羊峪是典型的山、水、林有机结合的自然风景区。峡深15千米,有15道湾。整个山峡逶迤起伏,三万亩林区波澜壮阔。峡谷两侧翠峰叠嶂,山林浑然一体,山中有林,林中有洞,洞中有水,山泉密布,瀑布高悬,条条小溪,汇集成流,为壶流河源头。峡谷中,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大批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有将军崖、仙女峰、卧虎山、虎头岩、抬轿山、小龟山、老君洞和广灵县古代“八景”之一的“白羊暮霭”景观。
这里更有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将军对弈”,“仙女牧羊”,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春夏季节里,繁花似锦,鸟语华香。山林中的天然中药材,名目繁多,至今查明的已有一百余种,食用山蘑比比皆是。峡谷中山泉流过的湿地,目不暇接,身临其境顿感心旷神怡,留连忘返,游兴倍增。
白羊峪内和峪口分别建有白羊寺和清凉寺,均已毁,现存遗迹。有碑刻“元大德六年”(即元成宗九年,公元1302年)的记载。
汉白玉石林
广灵县汉白玉石林坐落在县城西北部堪称华北地带物种资源宝库的六棱山主峰东侧。
汉白玉石林在六棱山主峰东侧与阳高县交界的鞍口段上,海拔2175米。据测绘资料显示,石林平面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体南北长500米,东西宽100米,景观柱型群体最高约30米。据介绍,这一区域内植被良好,树木、植物、动物、大理石、铁矿石等各类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自然景观的汉白玉石林,造型各异,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石林最奇特的地方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照、不同的方位来观赏,就会出现不同的景致,其中有“观音送子”、“渔翁撑舵”、“将军归来”、“群仙聚会”、“故土难离”、“蟾待天食”、“金鸡报晓”、“群羊暮圈”、“企鹅-”等景观。
关于石林的形成,曾经有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钱方和陈安泽、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高级工程师徐朝雷等有关专家学者,先后多次到此实地考察认定,这座汉白玉石林形成于四亿年前,是由远古时代冰川切割和冰斗风化而成,为“我国独有,世界罕见”。据资料记载,该地区有古冰川遗迹的存在,这也充分证实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在20年代提出的“关于大同地区地壳在古代冰川时期发生过大规模冰川运动”的科学论断。
据山西省地勘局217地质队勘测,汉白玉石林的矿体藏量近千万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三。广灵县有中国名泉水神堂,有第二悬空寺的圣泉寺,有林、山、水自然风景区的白羊峪等,惟独具有科学考察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汉白玉石林属双重身份,其价值可想而知。汉白玉石林已纳入县域旅游开发线路。
殷家庄民俗村
殷家庄村地处晋东北黄土高原,东与河北省蔚县一砂河相隔,村西是恒山支脉凤凰山。地势平坦,山川秀美。天(天镇)走(走马驿)线、朔(朔州)蔚(蔚县)线两公路叠汇斜贯全境。东距北京市256公里,西距大同市150公里,又是广灵县城与蔚县县城的中点,北距京(北京)大(大同)高速公路阳原入口46公里,东距张(张家口)石(石家庄)高速公路蔚县入口17公里,交通相当便利。
殷家庄村行政隶属素有“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的广灵县蕉山乡。殷家庄村建村在北魏时期,殷氏居民在元代前广泛居住,故得名“殷家庄”。正在此年间,富甲一方的马姓商官(姓名、身份待进一步考证)为其在京城做官的胞弟及其家族修建府院——“七星院”,一直建、修,最终,在清道光年间,“三庙一堡”格局完成!
1、“三庙一堡”格局
三庙:村西兴隆山“三官庙”(现已毁损),北堡“钟王庙”(现已毁除),堡南“七佛寺”、“观音殿”(现已毁损),一堡:北堡。
2、“七星九连环院”
殷家庄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院落80余处,房屋基本上保持原貌,未被破坏,全部为砖木结构,青条基石,白灰青砖墙体,板瓦筒瓦双层覆顶,屋顶起脊吻兽,门楼精雕细作。院落布局多样,可分为连环套院型、里外套院型和四合院三种。最典型的连环套院型有九连环院,九院呈七星北斗状分布,称为“七星九连环院”,此院建筑规格和风格,与商人院落完全不同,豪华中透着威严,气派中透着等级,奢侈中透着含蓄,雕作中透着官情。
“七星九连环院”最大的特色就是建有地下防御工事系统(有待专家考证),地窖相连,直通堡外,这一点更符合了官宦人家的心里特征,使得这一院落从本质上更区别于其他商人院落。
“堡、院、庙”形成了殷家庄村最显著的旅游资源特色。
殷家庄村遗留的古迹,尤其是“七星九连环院”,是相当能体现出明清古居民俗文化特色的,是完全与我省“王、乔”大院特点及意义不同的特色院落,这样的院落在全国现存的且保存如此完整的已然不多,这就足能体现出保护和修缮古迹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圣泉寺
山西广灵县城南有座壶山,上有大士庵和水神庙的合称“小悬空寺”。寺庙建于山巅。创建于北魏时期,现存为明代时期遗物。
小悬空寺为平面八角形的建筑,有山门、正殿、东西殿、钟楼等。殿堂的雕刻手法细腻,钟楼结构玲珑,前有掖门穿过,周围设有回廊围护。
寺内东南隅,矗立一座高约二十米,八角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上雕有斗拱、门窗、塔刹、脊饰,结构规整,形体秀丽,比例优美适度。
寺内一口古井,直通山下泉源。丰水源泉环山涌出,壶河水至此与丰水汇合,形成广百余亩的巨潭,夏秋之际碧光潋艳,当月色绞洁明亮照映泉源中时,与殿堂楼阁交相辉映,颇有江南水乡风光姿色。
广灵水神堂
广灵水神堂,人称“塞外小天堂”。位于广灵县城东南,与县城相连。这里的风景区融林、山、水、寺为一体,由壶山古建筑群、中国名泉水神堂壶泉、泉湖、林地、绿地组成。
古建筑庙宇现存为明清建筑风格,寺内存有明清时期的壁画,反映当时广灵县的生活状况,被当地人誉为“广灵的清明上河图”。
水神堂泉是由壶山四周万斛珠玑的群泉随地而涌成湖,水质为天然矿泉水,流量为每秒0.55立方米,当地人称“神泉”。由于这里的泉水常年恒温保持在3—7度不变,所以,下雪天湖面也不会结冰。而与之相邻的丰水湖(人工湖),湖面上就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由于壶泉流量大,在其东南汇集成了两个天然的矿泉水库,分别叫枕头河水库、下河湾水库,夏天的时候,在矿泉水库里游泳、划船真是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