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诞生在烟盒上的不朽歌曲
1950年9月15日,正在北京出差的王莘来到天安门广场。那天,天安门广场朝阳灿烂,金光四射,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天安门城楼上,工人们正在悬挂大红宫灯。广场上,锣鼓喧天,鲜花如海……
“去年10月1日,就是在这个广场上,我曾经见证了这面五星红旗高高升起”。王莘的思绪好像一下子又回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的场景,忍不住充满深情地吟诵起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傍晚,在返回天津的列车上,白天天安门广场上海洋般舞动的五星红旗、歌声、欢呼声再次在王莘的脑海里翻滚激荡,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使他禁不住想要动笔。可是翻遍全身也找不到纸,王莘便从地上捡了一个空烟盒拆开,拿出笔在烟盒的反面写起来,边写边压低声音朗读着:“这是我们英雄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上来一个疯子。”车上的人对他的“怪异”行为感到不解。对面坐着的旅客听着王莘深情的朗诵,猜定王莘是个诗人。
不大一会儿,生动鲜明的歌词、雄壮有力的旋律便从笔尖流淌而出。一首划时代的歌曲诞生了!
毛主席说:“这首歌好”
1951年的一天晚上,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中央人民 *** 和 *** 地方 *** 达成和平解放 *** 的协议,庄严宣告中国农奴制度从此结束的消息时,许多人乘着大卡车上街欢庆胜利,一路上群情激奋,高唱着《歌唱祖国》。那激越奔放的歌声,久久回荡在天津和平路的夜空中。
1951年国庆节前夕,王莘接到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孙慎同志问他:“有首叫《歌唱祖国》的歌曲,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据说是从天津传出来的,老王,你是天津音协主席,请你帮忙查一查这首歌是谁写的,请把词曲快寄来,中央 *** 文化部急要!”
王莘一听就笑了,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孙啊,你算是找对人了,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正是我!”
于是,这首歌诞生一年之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歌唱祖国》的词曲,继而中央乐团录制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歌唱祖国》大合唱。9月15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中央人民 *** 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规定在这一年的国庆节,除了要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外,《歌唱祖国》也是全国民众普遍歌唱的基本歌曲。从此,这首歌便在全国流行起来,成为广大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首祖国颂歌,老百姓把它赞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1951年,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当毛主席经人介绍,得知王莘是《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时说:“这首歌好。”
2007年11月28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向地球发来了《歌唱祖国》的雄壮歌声。
来源:七一网/《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