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洛阳市荣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8月1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命名成都市等13个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的通报》, 洛阳市成为13个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之一。洛阳市全力打造国家公交都市“洛阳样板”,全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48.28%,位于全省第一方阵,基本实现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大站快车、定制公交、旅游专线等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形成了洛阳独具一格的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体系。
2.洛阳市荣膺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2022年1月28日,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局)联合通报表扬40个“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洛阳市名列其中。洛阳市已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4个、省级示范县4个、市级示范县2个,省级以上示范县数量居全省第一。“四好农村路”建设有效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让人流、物流在城乡高效运转,实现了建“四好农村路”,圆“乡村振兴梦”!
3.新伊高速、渑淅高速洛宁段今日通车!洛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88公里
去年12月26日,全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000 公里暨14个项目集中通车仪式洛阳分会场活动,在宜阳县新伊高速灵山·前进站站前广场举行。至此,洛阳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0年前的4条247公里增至10条688公里。当前,洛阳正加快建设栾卢、济新、郑洛、沁伊高速公路,新谋划了渑淅高速洛宁至嵩县段、永灵高速嵩县至汝州段、嵩县至内乡高速、三门峡至洛宁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
4.洛阳市交通运输局荣获“第三批”河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称号
去年7月19日,两年一次的河南省第三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名单出炉,洛阳市交通运输局榜上有名。近年来,洛阳市交通运输局深入推进法治交通建设,修订完善59项工作制度,审批事项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主动聘请社会监督员,推动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严格规范文明执法。
5.洛阳建设“中国伏牛1号生态旅游公路”
洛阳市立足南部地区资源禀赋,率先在全省谋划建设1500公里的中国伏牛1号生态旅游公路,推动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建设形成3条高速公路、1条主环线、4条联络线、18条支线、32条景区连接线和4条精品线路的“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公路网,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6.“无缝换乘”见证洛阳交通枢纽活力
国家印发《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洛阳等80个城市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该规划是首次由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交通枢纽类规划。洛阳市将充分发挥综合交通优势,到2025年形成“十字形”高速铁路骨架,力争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200公里,新增国际通航城市5个,客货吞吐量达到400万人次、4000吨,实现市域内县县通双高速,建设5个综合客运枢纽,11个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成契合洛阳资源禀赋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变“流量”为“留量”,真正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变为枢纽经济优势。
7.洛阳市交通运输局召开“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总结暨争创模范机关会议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围绕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提出“七戒”“七法”等新举措,以“人来人往”代替“文来文往”,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以能力提升赋能争先出彩,以作风转变促进实干担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开路先锋”。积极绿色项目建设中土地、管线迁移及项目前期中的制约因素,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服务提质等方面成绩显著,受到省级表彰和资金奖励。
8.全省首家市级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在洛阳揭牌成立
去年4月20日,洛阳市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揭牌,洛阳市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立足枢纽经济与产业发展,将聚焦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枢纽资源要素组织、交通运输与产业融合发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等领域的研究,致力于打造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融合发展研究平台和高端智库,助力洛阳交通运输行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9.洛阳市全力打好物流保通保畅攻坚战
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加强运输服务保障,精准对接货运物流企业,开展道路畅通、服务提质、供需对接、金融助企“四大行动”,申报交通运输业“四保”白名单企业576家,“运通贷”助力交通运输类企业260家,贷款金额3.45亿元,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努力实现“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
10.洛阳市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
去年10月29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联合公布全国31个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名单,洛阳市榜上有名。据了解,全国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城市创建周期为3年,以建设“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城市货运配送网络节点布局、运输组织模式创新、便利通行政策落地、深化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到2025年,洛阳市将建立集约绿色高效的城市货运共同配送组织链条,建成以干支衔接型物流园区、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为支撑的城市货运配送三级网络体系,配送车辆利用率将提高20%、配送成本降低10%,城市货运车辆单位周转量能耗降低3%左右,为推动城市货运配送绿色化、集约化转型提供经验借鉴和模式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