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清朝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牵连多少清朝官员,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清朝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牵连多少清朝官员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清朝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牵连多少清朝官员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清同治十二年,浙江余杭县发生一起命案,豆腐店伙计郭品连暴病身亡。知县刘锡彤怀疑本县举人杨乃武与郭品连之妻毕秀姑有染,设计毒死郭品连。对毕秀姑、杨乃武二人严刑逼供,判杨乃武斩立决,判毕秀姑凌迟处死,案卷上报杭州衙门和浙江衙门。杭州和浙江,也按照原判报刑部。后来杨乃武之姐两次上京告状,惊动朝廷。慈禧太后下旨过问,刑部尚书亲自审案,杨乃武毕秀姑无罪释放,浙江官场上百人受到牵连,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翁虹的《满清十大酷刑》都有精彩的描述。

一个并不复杂的冤案何以惊动最高统治者才能解决?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经过。

九品芝麻官 剧照

二个人的暧昧

同治十一年,豆腐店伙计郭品连娶毕秀姑为妻。毕秀姑长得漂亮妩媚,常穿绿衫,腰系白色围裙,好似一颗水嫩的小白菜,有好事者取绰号为“小白菜”。

郭品连家穷,买不起房,租住在刚死了妻子的举人杨乃武家。杨乃武有功名,有大房子,家境优越,在当地算得上“钻石王老五”。

郭品连白天上班,毕秀姑闲在家中,杨乃武平时在家温习功课。同在一个屋檐下,两人经常在一起读书写诗。一来二去,县城流言四起,有心人称之为“羊吃白菜”。

一个打工仔的漂亮小媳妇,一个有才有金的钻石老五,二人互有好感也是人之常情。

剧照

郭品连一家:穷人的可怜

又丑又穷的郭品连,好不容易娶个媳妇,怎敢大骂。偷听了几次二人的谈话,也没有抓住偷情的证据。杨乃武也不愿败坏自己的名声,找个理由赶走了郭品连一家人。

郭品连生活贫穷,社会地位低,周围人经常以这事笑话他,慢慢心理扭曲了,和妻子吵架不断。毕秀姑也恼了,如花似玉一个美女,不嫌弃他穷,租房结婚,现在还这样对自己,二人感情降至冰点。

苦闷得不到疏解的郭品连,一日终于大病,连续几天,生闷气不肯治疗,终于一命呜呼。

郭品连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想起外面的传言,一怒之下,将儿媳妇告上公堂,自此拉开冤案的序幕。

县令刘锡彤:主观导致大错

才上任的仵作(法医)检查了尸体,初步判断为吸食大烟而死。县令刘锡彤平时对杨乃武印象不好,断定是砒霜毒死。抓来毕秀姑,使用“烧红铜丝穿乳极刑”,毕秀姑终于承认是她所杀,但砒霜是杨乃武提供。

剧照

杨乃武的冷漠

杨乃武被带到公堂后,痛骂毕秀姑冤枉他,对这个昔时一起读书吟诗的诗友漠不关心,没去想毕秀姑是否被冤枉了,一个劲的撇清自己。在知府革去他的功名后,很快被屈打成招,随便指认了一家药店买的砒霜。至此,又一个无关的药店老板被牵连进来。严刑拷打下,也都认罪。

知府、巡抚的懒政

知县第一次报告革去杨乃武功名的时候,知府并没有派人下来调查,立即照办。案卷送上后,知府也没有进行复审,立刻同意。后来案卷送到省府杨昌濬这里,也只是派了一个人微言轻的候补知县下来走个过场,被酷刑打怕了的三人,哪敢在候补知县面前申冤?

自此,案卷送到刑部,只要刑部最后一道复审,二人就要人头落地。

杨昌濬 剧照

朝廷的斗争

这个时候,杨乃武的举人身份发挥了作用,杨委托堂姐,找到了浙江本地出身的官员,把状纸递交朝廷。朝廷下旨复查,省府杨昌濬指派湖州知府异地审案,杨乃武和毕秀姑双双翻供,二人获得一线生机。

这时候,同治驾崩,光绪登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湘军曾国藩虽已下台,但原湘军势力仍把持江浙大权,不听调遣。

对上位者来说,这是个好机会。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朝廷通过了收回地方司法权的建议, *** 冤案已经成了政治正确的事。擅于站队的胡雪岩资助杨乃武的姐姐二次上京告御状,在京为官的浙江籍官员,对湖南人主政浙江本就不满,这次看懂了慈禧的意思,赶紧上书为杨乃武申冤。

事后,刑部会审此案,重新验尸,很快查出郭品连非中毒而亡,是因病而死。杨乃武,毕秀姑昭雪 *** 。省府杨昌濬革职,县令刘锡彤流放,相关官员上百人获罪。

剧照

此案从一件小案,闹成天下奇案,惊动最高统治者,深层次原因在于晚清权贵和士人对百姓生命权的漠视

杨乃武,毕秀姑二人,一个未婚一个已嫁,孤男寡女,同处一室,不要说封建社会,就是现代社会,也难免让人闲话猜疑。杨乃武饱读四书五经,却丝毫不顾及男女有别。郭品连之死虽非他杀,他却有错在先。事后没有进行补救,却只是简单的赶走了事。以致郭品连被人嘲笑,疾病而死。虽非他杀,却因他而死。可以说,正是因为杨乃武的冷漠和自私,间接的害死了郭品连。

倘若杨乃武真的喜欢毕秀姑,自可以给郭品连一笔钱,让他休了毕秀姑另娶新欢,再迁到异地生活,这样就可以躲开流言蜚语。倘若郭品连不愿意,也可以资助一些,让他们换地方生活。然而杨乃武什么也没做,只是冷漠地赶了出来。

而郭品连穷苦一辈子,好不容易娶到老婆,却天天被人嘲笑是武大郎。既不敢警告杨乃武一番以出口恶气,也不敢休了老婆,而在家中见了世面的老婆更看不起他了,父母一辈除了骂人也帮不上忙,内外受气,怨气日结,不生病才怪。郭品连是案中最可怜的人,生而贫穷,又得不到亲人朋友的关爱,是晚清冰冷冷人际现状的受害者。

后来在公堂上,杨乃武也只是愤怒毕秀姑冤枉他,却不去想对方为何要冤枉他,对方是不是也受了冤枉。前面还是心有戚戚的诗友,转眼就成了仇人。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没有一点怜悯和仁慈,这就是清末士人的现状。

后来在公堂发生的连环的拉锯战,基本也是围绕在杨乃武这个举人身上。县令的污蔑,是针对杨乃武的举人身份。浙江官僚的出手,是为了浙江读书人的面子。朝堂的出手,则是针对浙江的湖南官僚集团。而案件的本身,郭品连是否中毒而亡,是否和毕秀姑有关系,如何避免郭品连的悲剧发生,却没人关心。倘若此案没有举人牵扯进来,那么毕秀姑早已含冤九泉,坟头长草了。

晚清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派系林立。为了自己派系的利益,争斗不休,手段层出不穷。慈禧也好,杨昌濬也好,都是为了自家团队的利益而战。没有人去关心,或许是忘了。国之根本,在民。 民为邦本。

几十年后,这群被达官贵人遗忘掉的贱民,帮着八国联军扛大炮,带路,攻进了皇宫,慈禧狼狈逃窜。

老照片

结言:

士大夫争强斗胜,却不顾百姓死活,清末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失去民心的。

一件小小的案子,却能看出地方 *** 的跋扈,老百姓生命的卑贱,士大夫对平民的蔑视。而百姓也从中冷暖自知。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唐太宗对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因此才有了唐朝盛世,有了大唐人民对朝廷深深的自豪感。

宋末全体投江,明末以死殉国。失败不打紧,民心依旧在。

而到了清朝末期,百姓竟然为侵略者带路,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的事。可见老百姓对当时的朝廷已经彻底失望了。

而这,正是源于一件又一件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

老照片

ps: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清朝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牵连多少清朝官员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