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武宁打鼓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亦称“锄山鼓”,其名称始见于清代武宁文人盛乐的《山棚鼓子词·序言》,盛于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年间,是流传于江西武宁县的配合集体劳动的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武宁乡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
武宁打鼓歌表演于挖地、锄茶及耘禾等集体劳动期间。表演时一人击鼓领唱,众人一边挥动锄头,一边搭号帮和,演唱的时间很长,从早上出工要到晚上收工才能结束。开场时,要敲打一顿滚鼓,念上一段开场白,名曰“起号”,也叫“号头”。“起号”的歌词多是些赞美之辞。念完起号,鼓匠便击鼓发歌。每演唱一鼓,约两小时左右,中间休息一会,又发二鼓,一天大约要唱四至五条鼓。每鼓正歌由四番鼓组成,每番鼓中鼓点的打法,旋律的节拍、速度、唱词的内容都有变化。歌手们根据歌唱时速以及表演特征,总结为十二字诀:“起头番”“落二番”“紧三番”“杀四番”。演唱四番鼓时,歌手一般会根据时间推移来适时改变唱词。见人唱人,见物喻物,即兴演唱,是打鼓歌的一个特点。武宁打鼓歌演唱题材和内容较为广泛,无论天文地理,还是历史传说,皆可入词。其曲目大致可分为情歌、讽喻歌和普及生产生活知识的劳动歌谣等。武宁打鼓歌的音乐为曲牌体,表演时铿锵有力,歌声奔放,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