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杜刚是谁,杜建钢 起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杜刚是谁,杜建钢 起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杜刚是谁,杜建钢 起源

湖湘地区杜氏溯源

——大汉心坛塑像介绍二十二

杜钢建

目前全国杜氏族谱中,普遍可以将杜氏祖先追溯到尧帝的儿子丹朱。丹朱之子永河曾经被封在长沙浏阳河流域。永河的后裔是夏朝的刘累。刘累是刘氏和杜氏的共同祖先。周宣王时期的杜伯出自刘氏祖先。

除了出自刘氏的杜氏以外,还有出自尧帝系的祁姓杜氏。祁姓也称伊祁氏。湖湘祁阳地区是祁姓杜氏的祖地。商朝杜氏多与祁姓即伊祁氏有关。在湖湘地区的历史上,早期的杜氏名人还有春秋时期楚国国王杜敖。杜敖是源于芈姓的杜氏始祖。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始覇,楚亦始大。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子囏立,是为杜敖。杜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杜敖,代立。”杜敖是楚国的第二十二任君王,他的祖父是楚国第二十任国王楚武王芈熊通,他的父亲是楚国第二十一任国王楚文王芈熊赀。楚文王十三年(甲辰,公元前677年)秋,文王在津即今湖南湘西北津市打了败战。楚文王从津市撤兵途中,在一个名为渊的地方,暴病而死。文王葬在楚俗称为“夕室”的墓地中。葬毕,鬻拳自尽,葬在楚俗称“经黄”的宫门内。楚文王死后,其儿子楚杜敖继承楚君之位。杜敖熊艰在位起讫公元前676年-公元前672年。楚杜敖即位后,继续富国强兵,逐鹿中原。楚杜敖五年(己酉,公元前672年),欲杀其弟楚熊恽。恽奔亡随国,借随人之助杀楚杜敖后自立,是为楚成王。随国是杜伯后裔中随氏的聚集地。随国与范国都是杜氏国家。杜伯后裔隰叔,避难奔于晉,生子輿。子輿即士蒍。士蒍生士穀士缺,士缺生士会。士会食邑於隨,为隨武子,食邑于范,为范武子。故宣子曰,吾主夏盟為范氏,或云武子佐文襄,辅成景,是以受隨范。是士蒍初以官為氏,至会始以邑为氏。宣十七年,初受隨,为隨武子。后受范,为范武子。因此,随国与范国都是杜伯后裔士會的封地。楚熊恽得到随国的支持,也可能有杜伯的后裔参与。楚熊恽在位四十六年(前671年—前626年),为其子商臣(楚穆王)所弑,谥曰成王。在杜敖熊艰被弑后,其族人后裔分散避难,有以先王的称号为姓氏者,称杜氏。杜甫的家族属于北方杜氏,与南方楚杜敖后裔之间应当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春秋时期湖湘地区历史上的另一位杜氏名人是杜子。杜子是楚庄王时期的人物。楚庄王(楚庄王熊侣在位于前613年—前591年,春秋五霸之一)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蹊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在春秋时期的历史上杜子是比老子和孔子等诸子年代更早些的人物。老子(前571年至前471年)生于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老子的墓地在今湖南湘潭县境良头段莱子园。杜子和老子都是楚国高人,不知两人是否相识。杜子究竟是楚国杜敖的后裔还是杜国杜伯的后裔,目前笔者所看到的文献还难以判断。因此,杜甫家族与楚国杜子之间有无亲缘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我目前看到的全国杜氏宗谱中绝大多数都以杜伯为先祖排序。杜伯后裔最早迁徙湖湘地区的应当源于杜洩投奔楚国。杜伯之子隰叔(前794年——前722年)的长子杜原款担任晋国太子申生的保傅。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乙丑冬日(西元前656年)骊姬陷害太子申生谋反,谮杀太子申生晋国大乱。大子奔新城。晋献公杀其傅杜原款。杜原款之女杜祁嫁给晋文公(姬重耳前636年--前628年在位)后,为避骊姬迫害携二子公子雍和杜回奔秦。杜祁之子杜回(前594年七月),随母杜祁姓。杜回被魏国擒获後 *** 至鲁国。杜回之子杜洩于昭公四年(西元前538年)被叔孙豹聘为家臣,年方二十有馀。杜洩因葬叔孙惹怒季平子(?—前505,即季孙意如,春秋时鲁国正卿)。杜洩曰:“卿丧自朝,鲁礼也。吾子为国政,未改礼,而又迁之。群臣惧死,不敢自也。”既葬而行。杜洩为避季平子杀身灭门之祸携家人跑出鲁国,奔楚国投靠楚昭王(前515—前489年)。楚惠王(公元前488—前432年)任杜洩为朝官。杜洩子杜绰生于惠王时期,杜绰至楚声王时期(公元前407—前402年),任楚大夫,生子杜段杜挚。楚宣王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杜绰去世。杜段以才学著名,袭父职任楚大夫。杜段之子杜赫因叔父杜挚曾任秦国大臣,于是投奔秦昭襄王 (公元前306—前251年)。他因在昭襄王的统一战争中屡建奇功,被拜为大将军,封于南阳衍邑。从杜伯开始,隰叔、杜原款、杜祁、杜回、杜洩、杜绰、杜段、杜赫等都是杜甫家族的祖先。其中杜洩、杜绰和杜段都在楚国任高官,在湖湘地区长期活动过。战国时期楚国杜忠是古代数术的集大成者。《汉书艺文志第十》记载,杜忠有《杜忠算数》十六卷,数术家,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算术书》是目前可以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这部著作于1984年1月,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大批竹简中发现的,据有关专家认定《算术书》抄写于西汉初年(约公元前2世纪),成书时间应该更早,大约在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复杂数字计算都要用算筹。所以“算术”包含当时的全部数学知识与计算技能,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九章算术》以及失传的许商《算术》和杜忠《算术》,就是讨论各种实际的数学问题的求解方法。现在不知道《九章算术》的作者是谁,但是西汉早期的著名数学家张苍(前201—前152)、耿寿昌等人都曾经对《九章算术》进行过增订删补。《汉书·艺文志》中没有《九章算术》的书名,但是有许商、杜忠二人所著的《算术》,因此有人推断其中或者也含有许、杜二人的工作。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早期古墓出土《算数书》书简,推算成书当比《九章算术》早一个半世纪以上,内容和《九章算术》极相类似,有些算题和《九章算术》算题文句也基本相同。方式之三是订立契约时,应有第三方人士在场,而且必须在契约上写明备案:如《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广汉县节宽德卖布袍券》,在券简尾就写有“时在旁候史张子卿、戍卒杜忠知卷约,沽旁二斗”。这是要求节宽德在订立卖布袍券时,候史张子卿、杜忠都在场见证此事。“沽旁二斗”在有的券契上写作“古酒旁二斗皆饮之”、“沽酒各半”、“沽各半”等,这是在契券订立完成、沽酒酬谢在场者,交易双方各承担一半沽酒钱的意思,其目的在于要在旁者充当证人,一旦出现争议,还须请证人到场来评断。杜忠在大湘西地区的活动影响广泛。以上是先秦时期湖湘地区历史上杜氏名人活动的基本情况。可以说杜氏在历史上最早源出湖湘地区。从黄帝时期的杜康造酒和杜氏制作乘马,到禹王时期的七大臣之一杜子业,再到尧帝后裔祁姓杜氏和刘姓杜氏,早期主要是在湖湘地区活动,以后迁徙各地。汉代杜安后裔从湖北移居湖湘地区。杜安之子杜根,聪明过人,十三岁就被举荐入洛阳太学读书,称“少年才子”。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他任郎中。后因反对邓太后临朝执政,被太后令人将其装入布袋内处死,行刑中执法者同情,未致死而将他扔于荒野外得以活命,改姓易名逃于宜城(今湖北宜昌),隐于酒店当伙计。邓太后病逝,汉安帝下诏书寻找杜根,召回洛阳任侍御史,直至寿终。杜根之子杜翊世,有祖父、父亲之风,多才而正直,对宦官外戚专权不满,曾被免官入狱。汉顺帝即位(126年)后,他累迁官任尚书。杜翊世之子杜袭,才干出众,在东汉末避难于荆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后来杜袭避乱于长沙。汉献帝建安初(196年),曹操迎献帝居许都。杜袭得知后从长沙回家乡。曹操慕其才,上奏献帝拜袭为西鄂县县令。该县距荆州牧刘表的辖地较近。此地因长期战乱不得农业,野荒民困,仓庾空虚。杜袭自知恩结于民,乃遣老弱分散就田业,留丁强备守,吏民欢悦。建安六年(201年),荆州(治所移至今湖北江陵市)牧刘表与曹操争夺领土,派步骑万人北攻西鄂县城。杜袭任命将领50人率领各部宣誓守城。杜袭表示愿出城保护家人、亲戚者可自走。众头领皆叩头立誓,愿效死力守城。杜袭身执矢石,率与戮力。吏民感恩,咸为用命。临阵斩数百级,而袭众死者三十余人,其余十八人尽被创,贼得入城。袭帅伤痍吏民决围得出,死丧略尽,而无反叛者。遂收散民,徙至摩陂营,吏民慕而从之如归。司隶钟繇表荐杜袭任议郎参军事,曹操又表荐他任丞相军祭酒,备加重用。曹操被封为魏国公后,拜杜袭为侍中。曹操后来又拜杜袭为京兆府长史,镇守关中。曹丕袭王位后,封杜袭为关内侯。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召拜杜袭为督军粮御史,封武平亭侯。魏文帝封杜袭为督军粮执法,入朝任尚书。魏明帝即位后,进封杜袭为平阳乡侯。大将军曹真率军西进抗击蜀帅诸葛亮军时,拜杜袭为曹真的军师,封其兄杜基为关内侯。曹真病逝后,司马懿任大将军,杜袭仍任军师。杜袭因病被召回朝任太中大夫。杜袭去世后,追赠为少府,爵曰定侯,隆重安葬,子杜会袭爵。后世颍川郡守、定陵县令每赴任,都先拜谒杜安、杜根、杜袭坟墓及祠位。东汉末南下湖湘地区的杜氏名人有河南县(今洛阳)人杜夔。杜夔,字公良,东汉灵帝时任乐官。东汉末避难到了荆州刺史刘表幕府,任乐官。三国魏时,他任太乐令、协律都尉。其子孙均以音乐为业。杜夔之名,源于尧帝时期的伯夔。尧帝年二十而登帝位,以火承木,都平阳。置敢谏之鼓,天下大和。命羲和四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掌四岳。诸侯有苗氏,处南蛮而不服。尧征而克之于丹水之浦,乃以尹寿、许由为师。命伯夔访山川溪谷之音,作乐六章,天下大和,百姓无事。始封稷、契,咎繇,褒进伯禹,纳舜于大麓。率群臣刻璧为书,东沈洛水,言天命当传舜之意。伯夔成为历史上作乐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作曲家。杜夔也擅长音乐,后裔多为音乐家。根据杜甫的记载,其一世祖是杜预。晋武帝朝杜预都督荆州诸军事。根据《晋书》本传的记载,杜预平吴后,沅湘以南州郡皆望风归命。杜预仗节扶绥,荆土肃然。平吴还镇后,修立泮宫,措置屯田,分据要害。杜预开阳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杜预开通南北水路的工程对湖湘地区贡献甚大。南土歌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明与勇功。晋代湖湘地区的杜氏名人还有杜轸、杜烈和杜弢等人。杜轸(成都人)任建宁(今株洲地区)令。根据史书记载,杜轸除建宁令,道以德政,风化大行,秩满将归,群蛮追送。道路甚至多,一无所受,去如初至。杜轸乃今株洲地区历史上著名的为政廉洁的君子官员。晋武帝朝杜烈(成都人)任衡阳太守。晋怀帝朝杜弢(成都人)任醴陵令。陶侃来湖湘地区是因为要镇压杜弢起义。陶侃率周访等进军入湘击杜弢。南北朝时期,湖湘地区的杜氏名人有杜幼文和杜幼安。根据《宋书》杜骥传,杜幼文封邵阳男。根据《梁书》的记载,湖湘地区的杜氏名人有华容候杜幼安。杜幼安是京兆杜陵人,以云髦将军封荆州刺史。唐代在湖湘地区留下足迹的杜氏名人以诗圣杜甫最为著名。杜甫在湖湘地区留下大量诗文。关于杜甫在湖湘地区的活动,邓荣生先生编辑的《杜甫在平江》、《杜甫家族传略》和《平江古代诗赋集》中已经有充分记述。除了诗圣杜甫以外,在湖湘地区的杜氏名人还有杜鸿渐、杜悰、杜元颖、杜傑和杜例等人。唐肃宗朝杜鸿渐,濮阳人,任荆南节度使。根据《唐书》本传公主传记载,唐敬宗朝杜悰,字永裕,万年人,庆历中澧州刺史。杜悰尚宪宗女岐陽公主。公主从杜悰刺澧州,从婢不过十余。乘驴,不受州县供具。唐文宗朝杜元颖任邵州刺史。唐朝杜沦,襄阳人,任澧州刺史。唐朝杜傑和杜例在浯溪题名。浯溪题名曰:“杜傑杜例贞元十八年三月十五日时讨幽奇同游至此。” 《孙星衍寰宇访碑録》记载:“正书在祁阳县。” 《浯溪新志》记载:“在摩崖右。”《金石文编》记载:“案浯溪旧有杜傑杜例贞元十八年三月题名。”宋元明清时期在湖湘地区担任地方官的杜氏人物有杜植、杜宣德、杜焕、杜师颜、杜维一、杜坚、杜述、杜一凤、杜囧益、杜梦龙、杜珣、杜金、杜金鉴等人。宋英宗朝杜植,任湖南路转运使(见黄庭坚磐石庙碑)。宋神宗朝杜宣德,任安化令。宋哲宗朝杜焕,任常宁令。宋高宗朝杜师颜,任武陵尉(见朱子刘龟年墓志)。宋宁宗朝杜维一,任耒阳令。元朝杜坚,洪武初知兴宁县。根据《一统志》记载,杜坚知兴宁县数年间百废具举,民安物阜。元朝杜述,广德人,永乐中知慈利县。根据《一统志》记载,杜述知慈利县,处己廉介,赋役均平,尝入蛮溪采官木,蛮獠争来奉迎,一境宁谧。明朝杜一凤,太原人,万历末知平江县。明朝杜囧益,崇祯十六年署平江县事。明朝杜梦龙,番禺人,崇祯中知安乡县。清朝杜珣、新安人,乾隆中知城步县。清朝杜金。新安人,乾隆中知临武县。清朝杜金鉴,山阴人,道光末知新田县。民国时期湖湘地区的杜氏名人以杜心五为代表。关于杜心五的事迹,近年出版了一些著作。其中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杜心五年谱》对杜心五的生平事迹作了系统梳理。湖湘地区历史上的杜氏名人中最著名的是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邓荣生先生编撰的《杜甫家族传略》向世人全面展现了湖湘地区杜甫后裔的发展概貌。如果将邓荣生先生编撰的《杜甫家族传略》与杜填仓先生所著《吾庐春秋——杜氏溯源》(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结合起来阅读,可以对湖南地区杜甫后裔与河南地区杜甫后裔的世系发展有全面的了解,也便于杜甫后裔宗亲寻根访源。我在为《吾庐春秋——杜氏溯源》所撰序中指出,湖湘地区与河南地区杜甫后裔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大家共同将杜甫文化进一步推向国际。

订购杜钢建《文明源头与上古茶陵》《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黄守愚《儒学新编》、《稻生一》,请点击大同书城“阅读原文”。

:大同思想网是由大陆新儒家代表、湖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杜钢建、青年学者枕戈、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岳麓书院唐宏站博士发起,并有学界代表人物郑佳明、陈明、秋风、林安梧、黄玉顺、伍继延、杜文忠、韩星、何真临、曾亦、韩秉欣、黄守愚等一大批学者支持的文化学术网,于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长沙成立。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大潮中,大同思想网已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国学网站之一。

欢迎向大同思

datongsixiangwang@163.com

更多杜刚是谁,杜建钢 起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