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定位,银行的定位及发展前景,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定位,银行的定位及发展前景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定位,银行的定位及发展前景

经济发展离不开银行支持。各类银行本该有不同的定位,但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却出现了无序竞争的乱象,甚至使得银行基层员工叫苦不迭。

一、金融乱象盘点

(一)个人养老金账户代办问题。阳历新年伊始,建设银行便陷入个人养老金账户代开丑闻,上海的马先生称:“在其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建设银行为他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分析整篇报道,存在劳务派遣公司未经允许使用个人信息以及建设银行未拿到缴纳义务人本人授权情况下违规操作两大问题。

(二)基金、理财、贵金属内销问题。银行销售这类金融产品的方式多为代销赚取中间收入,因此并非“主力军”,而且银行渠道销售的同类产品要比其他渠道“复杂”不少。譬如贵金属销售,某大行2022年销售含金量0.05克的金兔子时银行价259元,网上其他渠道198元,指标考核“倒逼”员工自掏腰包完成任务,员工只能再摆到二手交易平台低价出售。

(三)时点任务滥竽充数。月度末和季度末动辄成百上千万的时点指标,对绝大多数银行人而言可谓难之又难,不完成又会被扣考核分和工资绩效,因此部分银行员工只能寻找资金掮客“买存款”,价格更是让银行人心痛不已,很多时候激励奖励又无法兑现,因此频频出现上班“倒贴钱”的怪象。

二、问题产生原因

(一)经营环境不容乐观。一是监管趋严。2016年以来,一行三会连续发布了一系列“三去”政策(去杠杆、去通道、去刚兑),限制同业套利空间;二是经济下滑形势明显。地产经济和城投债务出现隐忧对银行影响较大;三是互联网金融冲击。互联网金融替代了传统金融的部分职能,能够满足用户琐碎需求,对传统银行业转型竞争提出了较高标准;四是金融脱媒影响较大。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股票、债券、理财等市场蓬勃发展,商业银行金融脱媒趋向逐年显著。金融脱媒深切变动了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及融资效率,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巨大的挑战;五是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传统的渠道业务已经无法支撑一线人员生存。

(二)银行数量过多。据银保监会截至2021年12月末的数据显示:我国共有4602家金融机构,其中仅银行业金融机构就有4095家,而这庞大的银行群体中大概只有几十家是大众较为熟悉常见的,此外还有农村商业银行1596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村信用社577家、村镇银行1651家,构成了遍布祖国城乡的中小银行群体。它们经营水平参差不齐,涉及众多存款人、小股东、员工等相关方的利益,不妥善经营和监管会产生巨大的社会面影响,例如包商银行被接管和河南村镇银行储户事件均产生了较大的舆情问题;目前银行让利空间巨大,不应片面追求高利润造成基层指标负担过重。2020年12月末,我国GDP中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在7.9%-8%之间,对比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期数值的5%左右来看占比过高,而假如以我国2021年数据参考这些国家的5%,那么我国金融业需让利3%左右的增加值,约3.7万亿元。

(三)银行无序扩张现象日趋严重。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目前全国128家城商行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资产总规模均在千亿以下,规模可谓小之又小,尽管银保监会“禁止其跨区域放贷,要求地方法人银行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但收效甚微。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早已违背"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热衷于跟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也先后诞生出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异类”。城商行发展仅经历了20年左右,自身普遍存在“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创利能力弱”等问题,这不仅会通过信用衍生影响大型企业,还会加剧银行业内部竞争,增添银行基层员工负担。

(四)银行人才断层严重,各层级收入差距拉大。自2010年开始,五大行便开始出现人才断层,2015年至2020年显著加剧。据银行年报数据显示,五大行从2016年底的172.2万人缩减至2017年底的169.5万人,再缩减至2018年底的166.9万人,三年间共减少了约7.1万人。尽管五大行出台了各类人才招聘及培养计划,但目前来看不敢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的问题和各层级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突出,上升渠道不畅通造成很多银行实干派基层员工备受煎熬,对行业的热爱最终消耗在重复的“去能力化”工作中,基层收入较领导层差距巨大且上述渠道固化让他们看不到未来前景。

三、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各类别银行定位。在我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中小银行数量占比在90%以上。中小银行大多数是地方法人银行,是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生力军。为此,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曾表示:“中小银行健康发展,首要要把定位弄清楚,过去不少小机构喜欢做大,不愿意做小客户,不甘心在本地,快速扩张,出了很多问题。此次我们明确了中小银行的定位,要深耕当地,不要跨区域”。

(二)针对市场环境优化创新金融产品。2月以来,国内各地陷入提前还贷热潮之中,北京、杭州、南宁等地陆续传来各家银行关闭线上还款通道的消息,不仅如此,线下还款预约排到半年以后且需要总行级别审核还款的操作更是惊呆了众人。若是放开还贷,则银行资产负债端失衡;若不放开还贷,则社会舆情难以控制。为此,不少银行纷纷创新贷款投入方式,例如南宁部分银行就将借款人还款期限延长至80岁,打破曾经65岁限制,这不仅意味着50岁有改善需求的客户可以贷满30年期限,同时激发了这部分客户的购房热情,助力了地产经济发展,缓解了银行资产端失衡问题,拓宽销售范围缓解了员工指标压力,只要做好风险把控,可谓“一石四鸟”的良策。

(三)进一步平衡银行各层级收入,打开青年优秀员工晋升渠道。我们熟知“少年强则国强”这句名句,可也应该了解“员工强则企业强”的内涵。“银行人平均月薪超3万”的报道下隐藏着基层员工的隐痛,这个平均是谁与谁的平均、高层与基层的收入数额差距有多少更是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银行未来应该如何留住人才并打通青年优秀人才晋升通道,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不断改革实践的现实问题。

本文由小宇聊银行原创,欢迎关注转发,觉得好的点个赞哈,小宇带你一起长知识。

更多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定位,银行的定位及发展前景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