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为了表彰先进、鼓励进步,树立典型,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医院每年在全院开展十佳医师、五佳技师的评选工作,由个人申报和科室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申报,医务部组织职能科室,依据评选基本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经过初审,进行公开答辩,经院长办公会,最终评选出2021年度全院十佳医师、五佳技师。
十佳医师
牛晨, *** 党员,医学博士,医学影像科主治医师,擅长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主持新医疗新技术2项,国科金等各类基金项目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17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现任中华放射学磁共振青年学组委员、实用放射学杂志编委,担任教育部国际在线课程及陕西省研究生示范课程授课教师。曾获院级“青年岗位能手”“优秀 *** 员”等荣誉。
孙欣,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研究员,胸外科主治医师。2015年西安交大博士毕业从事胸外科专业的临床工作至今,完成医院各项指令性工作,医教研齐头并进,下乡扶助奋勇当先,先后完成韩城下乡、住院医师规培、住院总培训、国家医疗队帮扶,目前在东院区驻扎工作。近年来专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及诊疗,肺癌的微创精准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主持并完成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累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结题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院级新医疗新技术1项, 在肿瘤学期刊Oncogene及Cancer Research发表论文。
韩亮, *** 党员,外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肝胆外科副研究员,副教授,主治医师。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医疗工作,主攻胰腺肿瘤,急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基金,西安市基金,一附院基金各1项。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和交大一附院教改项目各1项,分别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和交大一附院教学竞赛一等奖,并获优秀教师称号。
郭锋伟, *** 党员,医学博士,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201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4年获得法兰克福大学心胸外科医学博士。2014开始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外科工作,主要从事于心血管疾病外科治疗与危重症患者体外生命支持。每年完成各类常规(先心、瓣膜)及急诊手术(A型夹层)约240例。2018开始负责ECMO工作,每年完成我院约90% ECMO病例。参与组建一附院ECMO中心,完成多项ECMO病例新技术(如:清醒VV-ECMO,腋动脉插管VA-ECMO固定翼飞机转运及Duoflo脑保护等)。此外,在全省范围致力于ECMO技术推广,协助陕西多家医院组建ECMO团队。近年已表SCI文章3篇,中文核心5篇,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刘锦锋,研究生导师,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母婴感染性疾病防治专委会秘书。主要进行HBV母婴传播阻断、肝衰竭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文章1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2)。参与制定《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
李洋, *** 党员,医学博士,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东院区呼吸内科临时负责人。从事临床工作16年,熟练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科室内镜介入工作骨干力量,尤其擅长支气管肺癌的诊治,早期肺癌的介入诊治,呼吸系统慢病管理。现受任为东院区呼吸内科临时负责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开展了多项新医疗新技术,大幅提升了东院区呼吸内科医疗水平及医疗质量。
王晓宁,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抗癌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免疫治疗学组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血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等。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先后开展各类型移植500余例,主持新医疗新技术3项。荣获“2021-2022年青年岗位能手”和“第五届明日之星”及“人文医者”称号。主持国科金1项,省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批专利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付晶,妇产科主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基金1项,发表中英文文章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承担妇产科学本科生、留学生、规培生等各层次教学工作。2021年度坚守岗位,妇科日间工作量、产科危重症患者收治比例、发表科普文章数量居科室首位。赴山阳县人民医院卫生支农中积极开展新医疗新技术。疫情期间志愿参加封控区核酸采集、赴新冠病人收治定点医院胸科医院工作,并利用患者微信群、线上app为患者答疑解惑,保驾护航。
张蕾,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2021年度共接诊、救治危重患者140余例,无差错或医疗事故发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ECMO、CRRT、纤维支气管镜、呼吸机治疗等专业技能。协助科室完成对重大事故受伤人员及公共卫生事件中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于2021年10月24日被抽调至西安市第八人民医院开始为期7周的新冠肺炎疫情支援工作并圆满完成救治任务。12月27日医学观察隔离期满后立即再次投入到西安本土新冠疫情危重患者救治工作,于2月18日撤离。工作期间受到国家及省级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担任重症医学的临床见习课带教工作,2021年度发表教学论文一篇。
赵庆斌,老年内二科主任医师,从事老年内分泌领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持续学习本领域国内外指南和开展新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精益求精、保持较高的医疗质量,获得了患者和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承担全科门诊工作,不限号,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医疗需求。面对新冠疫情,积极承担隔离病房三线任务,逐一诊查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并与多学科紧密协作确保疫情期间每位患者的生命安全,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国家使命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在教学方面,承担本专业的理论授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习。在科研方面,深入探究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其发生和进展提供科学策略;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发抗心力衰竭药物。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研1项陕西省国际合作项目,正在申报1项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每年至少发表1篇SCI论文。
五佳技师
赵文哲,工学学士,医学硕士在读,医学影像科技师。2017年7月至今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擅长各类疾病的MRI,CT检查。研究方向为基于影像组学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多次在国内外会议做学术交流汇报。
赵车冬, *** 党员,医学硕士,检验科主管检验师。专业方向为临床肿瘤免疫学。主持及参与院基金2项、省基金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论文7篇。ISO15189实验室认可内审员,性能验证组组长,从事肿瘤标志物等的质量管理和实验室流程优化工作。对口支援丹凤县医院,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冠疫情之初,作为青年突击队队长带队进入发热门诊;为加强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作为医疗队队长带队赴丹凤县全面开展防疫工作;作为主力队员整建制接管胸科医院检验科,圆满完成新冠救治支援任务。
赵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师,主要从事临床听力学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工作。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2021年认真完成各项临床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参与东院区融合工作,在东院区开展听觉电生理测试等。获得医院科研发展基金自由探索项目资助:个性化耳鸣干预方案的探索(2021ZYTS-10),获评医院2021-2022年度“青年岗位能手”。
刘哲, *** 党员,检验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感染学相关工作与研究;一附院病原高通量宏基因组(mNGS)测序平台及临床应用负责人。热爱工作同样也热爱生活,做一个全面的人,让自己发光;成为一名全能的人,让自己发热,然后去温暖大家!
王源波, *** 党员,核医学科主管检验师。2012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2012年7月进入医院核医学科工作至今。2021年获得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工作期间发表中英文期刊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先后获得院级“优秀工会干部”“优秀 *** 员”“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来源:西安交大一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