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谈到隐士,就不得不先论及我国古代的士和士人群体。士和士人群体从他们产生之日起,就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我国社会发挥着重要影响。纵览源远流长、深邃博大的中国文化,士人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他们参与、塑造、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正如田刚在《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中所言,“他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创造者和承担者,而且还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操纵者和管理者。”由此可见士人群体的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
“隐士”一词,最早见于《荀子正论》中:“天下无隐士,无遗善。”但我国古代典籍中表述隐士的称谓却相当繁多。根据蒋星煌先生在《中国隐士与隐士文化》一书中的考证,一共有隐士、高士、处士、逸士、幽人、高人、处人、遗民、遗民、隐者、隐君子等十一种。⑦古代文人学者很早就关注到了隐士与隐逸现象,关于他们的记载与论述在典籍中随处可见。
隐士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而是具备了深厚文化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士人,并不是说只要隐遁山林、不问世事的人就是隐士。
隐士一般指是那些具备了为官做吏、治境安民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却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而未能出仕、拒绝出仕并选择归隐的人。换言之,只要某位士人选择了疏离于政治之外的归隐生活,并能够身体力行,那么不管他是什么身份、有什么经历、是否当过官,也不管他出于什么原因——是 *** 还是消沉,是逃避还是待诗进取,是自尊还是绝望,也不管他遁世隐居的时间有多长,结局如何,人们都可以笼而统之地把他们列入隐士这个群体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无数人为了“车子、房子、票子”而奔波,然残酷的现实却告诉人们,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过上理想中的生活,面对尘世间的烦扰和压力,人们开始向往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简单生活。
于是乎“隐逸文化”再次被提了出来,许多无法承受现实压力,或厌倦世俗生活的人,默默来到终南山,成为一名“隐士”。根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终南山上的“隐士”,已经多达5000余人,他们的到来,让这座古老的大山变得热闹起来。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东西却开始“变味”——这群嘴上说着来终南山寻求内心宁静的人,却整天拿着手机“刷刷刷”,和网友们“分享自己的隐居生活”,更有甚者,还利用“直播”来赚钱,等到赚得盆满钵满,就开开心心收拾东西回家了,实在令人无法接受,他们根本就是在侮辱“隐逸文化”
何为隐士?只有那些能够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依附权贵、不被金钱所迷惑,且具有超凡才德学识的人,才能被称为“隐士”,他们或居于岩穴砍柴,或在乡野当农夫,或入深山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朴素生活,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们仍然能坚守初心,不为所动,这才是真正的隐士。而这些“跟风”跑来终南山的人,根本不配称之为隐士。
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被大家认为是当今世界“终南山第一隐士”,他便是但侯大师。
关于但侯大师的真实身份,如今已不可考究,只知道他自幼便热衷于道家文化,自读书识字后,便开始阅读《道德经》,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数年过去,但侯大师决定,抛弃红尘,遁入山中,简单收拾行李后,他便静静来到了终南山,此时的他,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在一处僻静之地,但侯大师建起了一间简陋的小屋,屋内几乎没有家具,只有最简单的床、桌子和椅子,至于食物,则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但侯大师在小屋不远处开辟了一个小菜园,种了各种青菜,水则是天然泉水。
在群山大川,泉水叮咚中,但侯大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砍柴挑水,清水白菜,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没有手机,更没有电脑,小屋甚至没有通电,可以说,但侯大师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
转眼,30年过去了,昔日那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如今已变成须发半白的中老年人,由于常年吃素,但侯大师看上去很清瘦,但身子骨却依然硬朗,有时候兴致来了,他还会对着大山,抚琴一曲,幽幽琴声盘旋在半空中,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
其实,刚进山那几年,家人不是没有来找过他,可但侯大师的态度很坚决,他不会离开此地的,甚至父母以断绝关系来“要挟”他,他都无动于衷,最后,家人与他断了联系,如今再见面,已是陌路人。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真的脱离繁华世界,静静留在山中的人,实在不多了,故而几十年如一日过着简单生活的但侯大师,也被大家尊称为“终南山第一隐士”,不过对于这些名号,但侯大师一直不甚在意,任星河变幻,他心中唯有道。这,便是真正的隐士。
上世纪80年代,一位名叫比尔·波特的美国汉学家便对中国的“隐逸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隐”,他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终南山中的现代隐士,与他们交流过后,比尔感触良多,于是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跃然于纸上,写下《空谷幽兰》一书,在书中,比尔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是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想要了解隐逸文化的朋友,不妨亲自读读这本书,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