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土贝母
来源产地
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鳞茎。
秋、冬两季采挖,把鳞茎洗净,在蒸笼上蒸透,晒干备用,用的打碎。
常生长于阴山坡,但现已广泛栽培。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别名土贝、大贝母、地苦胆、草贝、藤贝母、垒贝、猪屡贝。
【原形态】
攀援性蔓性草本。
鳞茎肥厚,肉质,白色,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径达3cm。茎纤细,无毛,具棱沟。叶柄纤细,长1.5-3.5cm;叶片卵状近圆形,长4-11cm,宽3-10cm,掌状5深裂,每裂片角3-5浅裂;侧裂片卵状长圆形,急尖,中间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渐尖,基部小裂片先端各有1个显着突出的腺体,叶片两面无毛或仅大脉上有短柔毛。卷须丝状,单一或2歧。
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为疏散的圆锥状,极稀花单生,花梗纤细,花黄绿以;
花萼花冠相似,裂片均为卵状披针形,先端具长丝状尾;雄蕊5,离生,花丝分离或双双成对;子房近球形,疏散生不显着的状态凸起,花柱3,柱头2裂。
果实圆柱状,长1.5-3cm,径1-1.2cm,成熟后由果先端形裂,果盖圆锥形,具6颗种子,种子卵状菱形,暗褐色,表面有雕纹状突起,边缘的膜质的翅,翅长8-10mm,宽约5mm,厚1.5mm,先端有膜质的翅,翅长8-10mm。花期6-8月,果期8-9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凉。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淋巴结结核,骨结核,乳腺炎,疮痈肿毒;外用治蛇、虫咬伤,外伤出血。
《中国药典》
苦,微寒。
归肺、脾经。
散结,消肿,解毒。用于乳痈,瘰疬,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肥厚性鼻炎。
《中药大辞典》
"味苦,性平微寒,无毒。"
归肺、脾经。
散结毒,消痈肿。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
《中华本草》
味苦;性凉
归肺;脾经
清热化痰;散结拔毒。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蛇虫啼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和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敷膏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