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图文含有大量干货,我会尽量用“人话”让大家看懂,
坚持看到最后,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我们爱之深恨之切的漫威,又一次站上了风口浪尖。
7月24日,官方在圣地亚哥国际漫画展(SDCC)上,公开了未来几年的电影和影集计划。漫威宇宙将进入《多元宇宙传奇》阶段。
可就在不到一周前,《雷神4》的导演塔伊加·维迪提,与女武神扮演者泰莎·汤普森,在接受访问时吐槽影片的特效水平。
*笑你们马呢?
参与特效制作的工作人员看完当场就炸了,指责漫威压榨员工,让特效师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海量特效,成片中很多特效都还是半成品。
压力大、工资少、还被嘲笑,很多特效师甚至直接离开了特效行业。
不仅是《雷神4》,本该是特效堆砌的奇观电影《奇异博士2》中,甚至出现了神似影楼合影的场面!
*像不像90年代的影楼合影?
论特效,现在的漫威甚至比不过1977年的电影。
无垠的太空中,庞大的歼星舰擦过头顶,飞向远方;
X翼战机闪转腾挪,在死星表面的建筑群展开追逐战;
奇形怪状的外星人,聚集在酒吧里窃窃私语……
以上这些刻在广大影迷DNA里的名场面,全都出自同一部电影:
《星球大战》
别急,知道你们都不爱看,所以我今天不讲《星战》。
大家肯定都好奇过:在那个连PS都没有的年代,特效是如何完成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家特效公司——工业光魔。
工业+光影+魔法=工业光魔。
自1975年创立以来,工业光魔为三百多部电影制作过特效,15次荣获奥斯卡最佳特效奖。
《回到未来》三部曲 《哈利波特》系列 《ET》 《夺宝奇兵》系列 《加勒比海盗》系列 《碟中谍》系列 《变形金刚》系列 《侏罗纪公园》系列……
几乎所有好莱坞科幻大片,背后都有工业光魔的身影。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这家传奇公司的起源。
工业光魔的诞生,要追溯到1975年,美国加州范努斯市的一间仓库。
1975年,全世界都没有一家独立的特效公司,只有极少数好莱坞大厂还保留着特效部门。
乔治·卢卡斯为了拍摄《星球大战》,专门成立了一家特效公司。
他要的不是思维固化的老油条,而是初生牛犊的“怪才”。
按照这个标准,他拉起了一支队伍:
有些是搞建筑的,有些是做模型的,有些是拍广告的,有些是玩机械设计的……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人”。
而他们就是工业光魔的初代成员。
有些成员这辈子看到的第一个剧本,就是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
第一页,飞船,很大的飞船,很多飞船;
第二页,biubiubiu
第三页,嗡嗡嗡咔咔
第四页,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看完《星球大战》的剧本,刚入行的年轻人们顿时陷入了迷茫。
有些人甚至怀疑,自己可能不适合干电影这行。
由于拍摄档期紧张,乔治·卢卡斯只留下了大致构想,就出发去英国拍摄了,烂摊子则丢给了约翰。
工业光魔的员工们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先从最基础的做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约翰决定带领众人从零开始打造整个拍摄系统。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群极具工匠精神的老哥剪片子,从写PR的代码开始。
小到一个齿轮,大到摄影机的吊臂,都是纯手工打造,为《星球大战》量身定制。
为了还原宇宙飞船在太空中漂浮的场景,剧组设置了一个光源当做恒星,光源不能移动,否则飞船的光影会发生明显改变。
传统拍摄,往往是物体移动,摄影机跟拍。
而在初创的工业光魔,摄影机动了起来!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有PS基础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一张看似浑然一体的图,其实是有好几个蒙版重叠合成。
《星球大战》大部分画面,包含多种元素。
拍摄时先拍一遍背景绘景:
再拍一遍飞船引擎尾焰:
最后拍一遍飞船划过太空。
遮景绘画,相当于前些年流行过的3D立体画,画师在一面透明板上绘制背景,和现场的演员、布景完美贴合。
比如《星球大战》中欧比旺穿行于敌军星舰,其实演员本人距离地面不到两米。
但是把背景往上一遮,见证奇迹。
要完成如此严丝合缝的视觉骗局,摄影机必须精确重复先前的轨迹,后期进行光学洗印(相当于合成蒙版)时,所有的元素才能保持同步。
为此,工业光魔的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运动控制系统。
通过电脑编程,特效师可以控制摄影机悬臂按照既定轨道移动,实现0误差。
多少年来,电影特效只能靠手工硬涂胶片,这下效率提高了何止几十倍。
这个机械装置对于电影工业的发展,绝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但是问题又来了,大尺寸底片在复制过程中,必然出现画质损耗,拍出来一片模糊。
老哥们头脑风暴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早就过时的格式——全景宽银幕格式。
派拉蒙的仓库里,正躺着一套完整的全景宽银幕设备。
当年塞西尔·B·戴米尔用它拍过《十诫》,实现了摩西分开大海的特效场面。
此后就一直闲置,只恨当年没有二手交易平台,不然派拉蒙早挂ebay卖了。
于是乔治·卢卡斯低价买到了这套系统,工业光魔的员工们动手,为它量身定制了配套的跟焦系统,容纳122米长胶片的暗盒。
一个庞然大物诞生了,宣告着特效从神话走向了科幻,从地球迈进了太空。
拍摄的第二大难点,是制作微缩景观。
1975年,人类对宇宙飞船的印象极为刻板枯燥:一是NASA的我航空飞船,二是光滑的UFO。
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首次提出了“二手未来”(used future)概念。
在此之前,电影里涉及到的未来世界,都非常干净漂亮整洁,一切都像是从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
《星球大战》里,建筑物的外表面破败不堪,飞船表面更是坑坑洼洼,就像卫星突然落地了,高科技突然有了真实感。
这种风格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雷德利·斯科特就承认:“《星球大战》让我终于明白如何让未来产生质感”。
后来雷导创作了《异形》和《银翼杀手》,前者具有独特美感的太空船,和后者破败的赛博都市中,多少能看到《星球大战》的影子。
为了满足“二手未来”的概念,工业光魔的设计师们,要从零开始打造宇宙飞船。
就比如汉·索罗的座驾千年隼号。
原本千年隼的造型像个锤子,但好巧不巧,在一部刚上映的科幻片中,出现了设计雷同的飞船。
乔治下了死命令:千年隼必须比它更酷!
把设计师愁的呀,到处溜达找灵感。
转悠到厨房,看到一叠脏盘子,“把俩盘子扣一块儿,看着还挺酷!”再加上区分船头的尖角,驾驶舱和雷达分列两段的非对称设计……
《星战》系列经典飞船千年隼号,诞生了。
剩下的诸如义军的“X翼”战机,帝国的钛战机,基本都是从生活中取材。
除了别致的造型外,乔治要求机身上每个模块都要有它的功能,有管线和其它模块衔接。
于是模型师们买来二战德国坦克、飞机大炮的模型,挑选零件里看着很有“科技感”的部分,用树脂粘到飞船上。
但树脂凝固的速度太慢了,粘上还容易掉,咋办呢?
好在工业光魔里卧虎藏龙,其中两位老哥居然有工业化学品使用凭证,设计部通过他俩买到了大量工业用强力胶,工作效率提升何止伯分支二伯!
这就是工业光魔,朝气蓬勃的团体充满了嬉皮精神,思维天马行空,关键个个都藏着一手绝活。
有的老哥会做模型,又懂怎么处理胶卷,还能画故事版,会拍电影,一个人就是一个剧组。
有的随手设计的字体,被《星际迷航》系列用了几十年。
有的机械工程师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打造的吉他便携扬声器,在吉他手中大受欢迎,仅一年就生产了超过15000台。
有的人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几岁就能独立完成定格动画,创作过天马行空的短片。
蹲在墙角抡铁锤砸铁皮的老哥,没准就是影视圈某位大佬。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往往能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工业光魔实行真正的弹性工作制,可以按时打卡上下班,也可以中午来,半夜走。
密不透风的铁皮仓库里没有空调,室内温度能达到38摄氏度。
就有员工搞来个军工铁皮箱,热得不行了就进去泡一会儿。
铁皮桶容量终究有限,大伙儿们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也不是个办法。
另一位家里在机场工作的老哥,想办法搞到了飞机逃生用的充气滑梯。
工业光魔门口,成了水上乐园……
影视圈管他们这帮人叫“乡村俱乐部”。
工业光魔当年的薪资水平,放在业界并不算高。
我认为它的成功,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自由。
从成员的选择,到公司管理,几乎完全是放任自流;
二是尊重。
工业光魔扁平化管理,员工人人平等,身为创始人的乔治·卢卡斯也和大家同吃同住,亲手制作飞船模型。
《星球大战》上映后,乔治·卢卡斯足足6个月没接到新项目,刚刚成立的工业光魔公司就地解散。
但他们每个人心里,都对这家公司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后来乔治很大方地把所有器材和场地都借给约翰,而他自己则潜心研究《星球大战》续集的剧本。
约翰成立了“顶峰”公司,制作《太空堡垒卡拉迪加》的特效。
工业光魔的员工们一接到消息,就立马回到了奋斗了一年,像垃圾场一样的铁皮屋子。
相比起漫威如今一味地压榨,足够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才能激发创作者的灵感,拍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却也带来了问题。
前后忙活了六个月,满打满算200万的预算,被他们花掉了一多半。
这个必先利其器的“器”,总算是初具规模。
而当时的好莱坞,一部电影的平均拍摄工期,只有不到28天。
在英国拍摄的乔治·卢卡斯回来了,打算验收交给工业光魔的360多个特效镜头。
距离电影上映还剩不到6个月,工业光魔拍了些什么?
死星某个小舰炮发射。
莱恩公主的救生舱弹出。
没了……
花了一百多万,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忙了半年,就这??
乔治·卢卡斯当场就嘎了。
真的,字面意义上的嘎了!
长期高强度工作的乔治,气到当场心绞痛,被送去医院抢救。
大家伙儿都慌了:导演!你可得撑住啊!
不然就你那剧本,鬼能看懂你想拍成啥样啊!
工业光魔能否按时完成任务?
这些多才多艺的特效师们,又将面临什么挑战?
乔治·卢卡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最终完成旷世巨作《星球大战》?
大家感兴趣就点赞关注一下,之后我会结合导演生平和各种小道消息,给大家讲讲后面的故事~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