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谈一谈你眼中的文旅融合(文旅相融新魅力),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谈一谈你眼中的文旅融合(文旅相融新魅力)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谈一谈你眼中的文旅融合(文旅相融新魅力)

▲ 四川清音《绣蜀》剧照

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清音遇上蜀绣,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0年6月,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选送的四川清音《绣蜀》以四川文化瑰宝蜀绣为载体,完美诠释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提名,同时,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项”传统精品复排计划之一,《绣蜀》本土风味饱满,曲调优美流畅,时代气息浓郁,在讴歌天府之国雄阔境界的同时,也为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献上了一曲绝美的赞歌。

四川清音《绣蜀》由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著名作家马平作词,一级作曲王文能作曲,著名作曲家胡晓流配器,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一级演员曾恋演唱,省曲艺研究院民乐队伴奏。该作品自2017年开始构思,于2019年底完成创作,耗时近2年,是专门为曾恋量身打造的作品。

“不仅为了再次冲击牡丹奖,作为四川清音演唱的佼佼者,曾恋也亟须这样一个作品展示个人业务能力,传播曲艺艺术魅力。”据王文能介绍,《绣蜀》一韵到底,格调雅致,贯口内涵丰富,饶有特色,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难得的一首清音佳作,其背后创作也实属不易。

近年来,四川文旅融合发展迸发出勃勃生机,这让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马平、王文能、曾恋都深有感触。据了解,《绣蜀》最初名为《蜀绣四川》,意在以蜀绣为载体描绘四川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唱词起句就将天府之国比成一张大锦缎,将漫漫蜀道比成一根长丝线,一针针绣山、一针针绣水,几千年绣出了一个“蜀”字,勾勒出四川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历史足迹。

“蜀绣的代表性色彩是红与绿,唱词中以峨眉日出为红、蜀南竹海为绿,描绘呈现巴山蜀水的自然风物。”据马平介绍,不仅如此,太阳神鸟、剑门关、三星堆、都江堰、大熊猫、蜀道等四川代表性人文景观也都通过天上和人间、过去和现在、历史和时空的完美对仗,完成了对巴风蜀韵的精美解读。此外,作品中“蜀山蜀水、蜀国蜀汉、蜀茶蜀盐、蜀锦蜀彩、蜀布蜀绢”等56个以“蜀”打头的词语组成的一韵到底的贯口也极大丰富了“蜀”字的内涵。最终,作品以《绣蜀》为名,在字词的换位中提升了整体的立意与境界。

四川清音有200多年历史,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多个小调。其中,大调叙事,小调抒情,而《绣蜀》就是典型的说唱抒情作品。

既为量身打造,《绣蜀》有何与众不同?据王文能介绍,传统清音的曲牌连套都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绣蜀》的创作也基本保持了曲牌本身的风格和旋律特征。“但连缀起来的时候,又吸收了西洋和现代作曲的手法,比如曲式上的曲体变奏、段落变化反复、前后呼应等,更接近现代音乐艺术的欣赏习惯。”

“《绣蜀》继承了四川清音的曲牌连套体的结构,完全符合四川清音的音乐规律,也符合四川话的发音特点,优美的旋律就像蜀绣一样精致丝滑。”曾恋透露,作品将哈哈腔、弹舌音、贯口等清音技艺有机融合,并没有炫技的生硬感,反而恰到好处、一气呵成。“比如唱词中串联‘蜀道一根长丝线’与‘一针针山来一线线水’的‘嘚儿’,就好比在模拟蜀绣缝山补水的过程。”曾恋举例道,诸如此类的很多灵动细节,让作品的词曲完美结合、浑然天成。

演唱方面,曾恋还表示,曲艺作品与流行歌曲、民歌的最大区别就是有很多的小弯弯儿(润腔、小腔),这是表现作品内容必不可少的元素。据悉,《绣蜀》中一气呵成的弹舌音、56个“蜀”组成的贯口、较宽的音域,都是演唱中的难点亮点。“把这些小弯弯儿唱好了,就是清音,唱不好,就失去了这个作品的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绣蜀》不仅在四川受到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在国内外广受好评。今年年初,《绣蜀》被选入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四海同乐庆新春——首届中华曲艺网络春节联欢会,并在线上收获不少海外粉丝的赞赏,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近期,该作品又入选了10月3日即将举办的美国芝加哥华人社团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暨庆中秋国庆云端专场演出。“曲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与传承并重,希望通过《绣蜀》这个作品,让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年轻人了解曲艺、爱上曲艺。”曾恋说。

2021年10月1日《中国文化报》

第16版刊发国庆特刊

《一曲文旅融合的绝美赞歌

四川清音〈绣蜀〉灵动诠释巴山蜀水》

↓ ↓ ↓ ↓ ↓ ↓ ↓ ↓

作者:川艺

责编:勾晓庆

更多谈一谈你眼中的文旅融合(文旅相融新魅力)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