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伊拉克战争期间,钻地弹被伊拉克当地人称作“受难日之殇”、“死亡导弹”——两枚重达三吨的钻地弹总计夺走了数千名伊拉克人的性命。
美国 *** 所发射的钻地弹最大的打击深度达到了惊人的61米,即使是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钻地弹也能“钻”个20多米。这对于地下指挥部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在不能轻易动用核弹的背景下,钻地弹似乎已经成为了美国的杀手锏。
难道我国只能被动挨打了么吗?非也!美国钻地弹的打击能力在提升,我国的防御能力也在稳步前进——我国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特种材料,可以“兜”住钻地弹,让其失去“钻地”的能力!
那么,钻地弹究竟有怎样的威力呢?我国的绿色之法又是怎样的呢?
(钻地弹模型图)
一、乍现的死神:打破常规的钻地弹
众所周知,核弹是人类目前掌握的最为先进的战略武器,其所能释放的超高能量和瞬时的超高温可以轻易地将方圆数十公里的土地夷为平地。
也正是因为核武器的超高威力,其一直被联合国严格地限制,“不可轻易动用核武”也是世界上诸多强国墨守的底线。
然而,除去“残暴”的核武器之外,诸如电磁炮、贫铀弹、钻地弹之类的新式武器亦是层出不穷,尤其是钻地弹,它已经在伊拉克战争中大展神威,曾贯穿六十米深的地下防御工事,直捣敌人的指挥部。
“钻地弹”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于攻击地下目标的导弹,它携带特制的弹头,可以挖开近六十米的地下空间,然后在特定的深度引爆携带的炸药,威力巨大。
(图中隐约可以看到废墟坑洞,这正是钻地弹造成的)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地下保护工作”,《孙子兵法》也提出了“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的说法,意思就是善于防守的一方,在战斗中往往会将自己隐藏在深深的地下,免受弓弩等武器的攻击。
实际上,在传统战争中,坚固的防御工事确实是战争得以胜利的保障,比如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攻城战,城墙多久不倒,城池就能守护多久;再说是二战时期的各种抢滩登陆战,海边的栅栏扎得不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守军能不能击退那些登陆的敌人……“以守为攻”,正是21世纪之前传统战争的获胜法门。
然而,随着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战争逐渐成为了历史的过客。
二、伊拉克战场初显威:钻地弹的第一爆
2003年初春,伊拉克战争刚刚拉开帷幕,但是战局的进展已经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在美国人的精确制导武器面前,伊拉克人毫无还手之力,花费数年时间建立起来的掩体在“战斧”巡航导弹面前竟是不堪一击。
(伊拉克战争时期所使用的旧式钻地弹)
哭喊声、痛骂声萦绕在伊拉克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但是更多的还是木讷的人们沉默不语,他们在这场战争中似乎都失去了求生的希望,无数的难民不知该何去何从。
纵然家园已经完全被毁,但是美国人并不打算就此收手,他们将伊拉克完全当成了新式武器的训练场,一股脑地把各类武器托运到印度洋上,向着伊拉克人发射,再发射。
当年7月,热带季风已经游荡在印度洋上许久,而美国人也像块狗皮膏药一般,紧紧地贴在印度洋上,缠着伊拉克不放。
此时,伊拉克 *** 军已经被打得不成建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而美国人却是不断地运送新的军事学员来观摩战场,发射新式武器来检验成果。
(钻地弹爆炸过程示意简图)
当月中旬,一枚拖着长尾的导弹从美国“里根号”航母上摇曳升空,绚丽的火花被美国人称作“圣诞节当晚的烟火”;而这枚在8分钟后落在伊拉克平民区的死亡导弹,则是被伊拉克人民称为“伊拉克人的受难日之殇”。
那枚从美国“里根号”航母上发射的导弹是一枚“钻地弹”,其重量接近三吨,美国“里根号”航母发射这枚导弹的时候,其船头曾被导弹推动了整整0.6度,完全偏移了既定航道。
这从一方面可以看出钻地弹升空所需的巨大推力,也从另一方面暗示了美国人这次打击完全是失败的、不负责任的——美国人从未在海面上发射过“钻地弹”,因此不曾想到“航道偏移”这样的致命问题。
(钻地弹所配置的延迟引信)
其导致的后果是显然易见的,原本计划攻击巴格达某地下指挥部的“钻地弹”击中了近百英里之外的平民区,造成数千人的死亡。
这么惨烈的伤亡,对于伊拉克人而言是痛苦的,但是对于美国人的一些军事专员而言,却是令人欣慰的——“钻地弹”证明了其威力。
也正是从这一天起,国际社会上的其他国家和伊拉克人民都深深地记住了那枚钻地弹的名字——它叫做“GBU-28”。
三、伊拉克的凄风苦雨日:钻地弹过后的狼藉
英国的《每日邮报》对伊拉克战争时期的诸多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尽管记者的评论偏向于维护西方国家发动战争的合法性和正义性,但是伊拉克当地民众的话和他们的活动却是被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费萨尔·哈桑是伊拉克当地的一位平民。在钻地弹爆炸当日,他发现自己仿佛具有一种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当天站在细雨飘零的城镇中的一座小桥上,观望着眼前宁静的风景,突然产生一种不祥的颤栗。
(旧式钻地弹“GBU-28”)
“被这阵细雨包围的瞬间寂静中,极度悲惨的末日景象有如浮光掠影般,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
当时,对战争前景的无望带来的虚空感侵蚀着人们的内心。当空袭来临时,费萨尔·哈桑正在屋里发呆。
突然,“咻”的一阵鸣响从屋顶上穿过,紧接着传来噼里啪啦不知道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听起来感觉好像就要坠落到头顶上来,费萨尔·哈桑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迅速扫向玻璃窗的方向,对面二楼的屋檐和庭院里的松树梢,瞬时间以异常的密度投映在视网膜上……
费萨尔·哈桑当时一个念头,那就是自己一直“一心一意祈祷终战之日来临的心意”,但现在却在怀疑自己能否“存活下来直到那崭新的日子来临”。
(重型钻地弹)
费萨尔·哈桑最终活了下来,但是付出的代价十分昂贵——他只有一只胳膊被保留了下来,自己的脑袋被削去了三分之一。
其实,想必一些读者会有些疑问,钻地弹的特点应该是体现在“钻地”上,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钻地弹的两个指标了。
一个指标很容易想到,就是它的钻地能力,能钻多深,完全看它携带的探头是怎样的。美国打击伊拉克所用的这款钻地弹属于超高声速巡航导弹,可以轻易打穿22米厚的钢筋水泥工事、六十米的普通地面,威力巨大。
而衡量钻地弹威力的另一个指标,就是爆炸的能力。爆炸能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炸弹的装弹量和弹体的大小。而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投放的钻地弹,正是当是载弹量最大的钻地弹。
也正是如此巨大的威力,使得伊拉克人对钻地弹愈发得畏之如虎。
(改良后的钻地弹)
侯赛因·阿里在钻地弹爆炸当日抵达了当地的制衣分工厂,结果没多久就接到工厂疏散的命令,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将要不保。
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当他走到市区周边一带时发现到,直到昨天为止,四十多年来看习惯了的小巷子,已经变成像是被拔光了牙齿一般,士兵们在那儿胡乱地挥动着刺刀……
侯赛因·阿里最终也没能完全地躲过这场空袭,他的右半身近乎完全偏瘫,只留下并不惯用的左手和严重烧伤的左腿。
(钻地弹)
在之后的日子里,美国又扔下了一枚相同载弹量的钻地弹,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大规模的空袭,紧接着此后的十余天里,伊拉克巴格达市的火势持续延烧。
相较于伊拉克蔓延的火势,美国白宫内则是烛光摇曳,氛围轻松而惬意,一位位在伊拉克战场上立下战功的一线军官油光满面,向着翘着二郎腿的 *** 高官吹嘘“GBU-28”的威能。
在此后,“GBU-28”正是更新为“GUB-37”,其发射场地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导弹井,而是装备空军,实现全球打击。
(“GUB-37”钻地弹)
时至今日,所能知道的信息中,美军的钻地弹已经更新到了“GBU-57”型,导弹总重更是逼近15吨,其威力“更上一层楼”。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美国人,我国又该如何应对呢?
四、轻松绿色:我国见招拆招
其实,想要绿色钻地弹,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还是得加固地下掩体。
可不要小瞧了“地下掩体”这四个字,以为就是把墙建得更厚一些,把洞挖得更深一些,它所用到的学问,其实大着嘞。
(地下掩体)
而我国的军事专家,就是研究出了一种比较独特的特种混凝土,这种混凝土能有着良好的韧性,在遭遇剧烈的撞击时,几乎可以保证不完全开裂,“兜”住撞击物——而这种恰恰是钻地弹的天然克星。
钻地弹的引爆条件姑且不论,其钻地的本质,就是利用普通混凝土遭遇撞击后容易开裂的特性,导致一层层的混凝土被击穿。
而我国军事专家通过特殊配比研制出来的混凝土则是给混凝土加上了“弹力剂”,在遭遇剧烈打击的时候虽然会产生较大的形变,但是不会开裂,从而使得钻地弹无法更进一步,将其扼杀在浅层的地表。
一些军事领域的大V和军事专家曾披露过,美国的“GUB-57”型钻地弹在撞击我国研制的特种材料时,最大击穿厚度只有8米,这与之前的60米可谓是差距巨大。
(前苏联时期的地下掩体)
不止于此,我国还进一步在特种混凝土上加装了特殊的防护结构,这种防护结构的最外层就像是坦克的装甲外壳一般,以极高的硬度著称;但是除去坚硬的外壳外,其内部又有着各层柔软度不一的防护层——这就使得钻地弹在接触这一防护外壳时,由于不均匀的受力情况,而被卸掉大部分的速度,一些钻地弹的弹体甚至会发生形变,最终“无法钻地”。
根据我国公布的测试结果来看,美国原型号的钻地弹在接触坚硬的防护外壳时,甚至还会出现概率在16.3%的弹跳现象,导致导弹完全丢失攻击目标,钻地弹变成“废弹”。
(美军地下掩体入口)
当然,如果不用这种材料也不是完全不行——只要够厚,导弹就炸 *** 。之前央视新闻就报道过,我国某一地下掩体的总深度在地下500米之下,这种深度,即使是核弹也奈何不了。
但是比起费时费力的掩体工程来,难道就没有捷径了吗?其实自然是有的!
钻地弹往往携带巨量的弹药,体积十分之大,这就导致它很容易被雷达锁定,如果不是飞机投弹的话,我国的红旗9防空系统就能升任钻地弹的拦截工作。只是这种拦截不能说是万无一失。一旦失误,满盘皆输。
难道我们就只能被动挨打了吗?当然不是!
(B-2轰炸机)
钻地弹不容易解决,发射它的飞机还解决不了吗?“GBU-57”型钻地弹完全依靠B-2轰炸机投放,尽管B-2轰炸机是一款隐形轰炸机,但是我国的反隐身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尤其是在珠海航空展上亮相的相控防空矩阵,它凭借着算力强大的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分析出万米高空的每一架飞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是每一只鸟。
这样一来,美国的B-2轰炸机很有可能还未来得及投放就被我国的战机击落,钻地弹自然也就威胁不到我国的指挥部了。
(钻地弹)
因此,钻地弹绝不是什么无法拦截的“死亡武器”,随着我国军事技术和进步,必能找出更为精妙的办法,将敌人的武器拦截在九霄之上。
结语:
2018年,美国再度升级钻地弹,“GBU-57”重型钻地弹被完全淘汰,美国的所有钻地弹完全翻新,“旧弹一个不留,新弹一个不少”——美国人用极高的效率完成了钻地弹的更新换代工作。
与此同时,美国的关岛基地的“B-2A”型轰炸机也完成了翻新工作,“B-2A”型轰炸机作为唯一一种能够搭载钻地弹的飞机,却突然选择更新升级,其背后的意味不言而喻。
面对着在军事竞赛道路上一路狂飙的美国,我国已经死死地将其咬住,甚至实现了反超。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我国的军备实力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能全力向前!
参考资料:
周旭.导弹毁伤效能试验与评估[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钱七虎,任辉启.深地下防护工程中的科学问题[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7:9.
黄自力,陶西贵,王泓,贾艺凡.基于仿真的地下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研究[J].防护工程,2018,40(06):36-40.
刘永远,姜正平,张进.钻地弹及其发展趋势[J].飞航导弹,2006(03):34-37.
党爱国,李晓军.国外钻地武器发展回顾及展望[J].飞航导弹,2014(06):35-39.
王涛,余文力,王少龙,权威.国外钻地武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5(05):51-56.
Klopcic J T, Reed H L.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vulnerability/lethality *** ysis[R]. Adelphi, Maryland: US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