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如果非得要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民歌中找出几首最有名的来不可,那么它们应该是《匈奴歌》、《敕勒川歌》和《木兰辞》(也叫《木兰诗》)。这三首歌或者说是两首半,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唱,影响深远,但它们出自哪里似乎还有一些争论,而有争论当然是再也好不过的事情了,证明它们还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还存活在百姓的心里。
焉支山
《匈奴歌》:焉支山也可能指阴山
《匈奴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从歌词的情况看应该不是完整的,只有两句或者说是不完整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看出歌名也是后来人加上去的。匈奴人的民歌很好听,按《史记》的说法,大约都是些悲伤的调子,匈奴人就这样唱着他们有悲伤的民歌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的音乐传入中原后,却受到了中原人民的喜爱。
刘隗(273年-333年),字大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大臣,司隶校尉刘讷之侄。
刘琨
(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
音乐的声音
《晋书》在二位的传里就说他们和胡笳吹得非常好,能达到匈奴“出塞入塞之声”的效果,让匈奴人听了有“怀土之切”。怀土之切好理解,就是想家;“出塞入塞之声”的效果是个什么效果呢?在这首《匈奴歌》里你就能明白,即是悲伤,甚至流泪。
失去了焉支山,我们放牧困难,生活贫困,妇女们因过着穷苦的日子都没有好的容颜。失去了祁连山,使我们丧失了良好的牧场,牲畜不能繁殖。我们是多么凄伤啊。
此歌本为匈奴人所唱,表达了他们对失去家园的愤恨、悲怆,以及热爱家乡的感情。
据说,这歌是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将兵出击匈奴,夺取焉支山和祁连山,悲伤的匈奴人由此而专门创作的。《十道志》:“焉支、祁连二山,皆美水草。匈奴失之,乃作此歌。”《汉书》:“元狩二年春,霍去病
将万骑出陇西,讨匈奴,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其夏,又攻祁连山,捕首虏甚多。”“祁连山即天山,匈奴呼天为祁连,故曰祁连山。焉支山即燕支山也。”
焉支山2
焉支山,有一说法叫胭脂山。《五代诗话·稗史汇编》:“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故旧常以“北地胭脂”代指北方的美女。而这“胭脂”与匈奴“阏氏”是同音。
据说,这《匈奴歌》里的焉支山就是位于甘肃山丹县城南40公里处的燕支山,又名删丹山、大黄山、胭脂山,出产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即为“胭脂”。然而,笔者近几年研究发现,《匈奴歌》里的焉支山可能还不仅指甘肃山丹县的燕支山。
按《汉书》的说法,匈奴在失去阴山后,再路过阴山时都会哭——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从丢掉阴山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匈奴将永远无法翻身,面对它当然悲伤,当然流泪歌唱了。
阴山的蒙古语名字为“达兰喀喇”,意思为“七十个黑山头”,但这是近晚的事情,至于匈奴当年叫阴山什么,人们已经无从知晓。因此,我们在匈奴过往阴山的眼泪里,是否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大胆的假设:阴山可能也是匈奴民歌中的焉支山
。
阴山牧场
《敕勒川歌》:敕勒川的地理概念应该再大一些
《敕勒川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有意思的是据说这首歌还有下半首(也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江海回荡。山寂寂,水殇殇。纵横奔突显锋芒。
内蒙古土默川平原
敕勒川是一个地名,根据专家解读,有不同说法。第一种认为在山西的朔州,宁武一带;第二种认为在内蒙古阴山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大黑河流域和包头昆都伦河流域;第三种认为在如今的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就是包头的土右旗大部和呼和浩特的土左旗小部分,土右旗如今在复兴敕勒川文化。今天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和土默特左旗都有敕勒川大街。
这三种说法本人都等同,一首歌没必要将其局限于一个地方,分享才是硬道理。但同时认为,这三种说法分明都有一种狭意的区分与理解,这首古代民歌里“敕勒川,阴山下”中的“下”,并不一定就是指阴山以南的地方,虽说古人以“上为北,下为南”,但这里的“下”分明有着文学修辞的成分,“下”即为阴山脚下,即阴山南北,并不包含地理所指。它告诉人们,现在的乌拉特草原
同样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景地,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山西朔州长城
《木兰诗》:生发地就在今天的河套地区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木兰诗》生发地在今天的河套地区无疑,即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河套平原一般分为宁夏青铜峡至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有时“河套平原”被用于仅指东套,和银川平原并列。东套又分为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又称“后套”,和包头、呼和浩特和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的“前套”。有时河套平原称河套—土默川平原。
河套平原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曾经写过专门的文章,以下为链接。花木兰是哪里人?她当兵在今天的河套地区?
公元706年十二月,突厥入侵鸣沙(今宁夏青铜峡西南黄河东岸丰安故城),击败朔方军大总管沙吒忠义,进掠原州(今宁夏固原)、会州(今甘肃靖远)等地。这是过去少数民族进攻中原王朝的一条线路。另外即是由河套地区发起攻击,唐朝曾在河套地区筑起三座“受降城”,西受降城(位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内),中受降城(位于今内蒙古包头市内),东受降城(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同时,受降城也是今宁夏灵武
的别名(唐朝时灵州)。
宁夏灵武
过去,不管是匈奴也好,突厥也罢,都是从这些地方向中原王朝发动攻击的,而这一带也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防御体系。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如果说,河套地区对应的“场面”还不够的话,那么《木兰诗》就应该诞生在这一线。通过“唧唧复唧唧”的声音,人们不难看出当地少数民族已经被汉化,已经学会了织布,是一种歌声中的民族融合。
甘肃靖远黄河虎豹口
通过以上三首歌,我们不能看出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热爱家乡的情怀以及他们的尚武精神,在民族融合的里程里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与心灵。而这三首歌之所以人尽皆知、世代传唱,是因为在文化的传承当中,还有留恋与怀念,是自觉的、自发的,也是情不得已的。它们为我们勾勒出了祖国边疆当年的战争曲线和民族融合线,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首文化风景线。
宁夏固原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