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月22日,2023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今年的工作会议比往年提前1个月召开,全省文旅行业拉满士气,及早准备,做足功课,全力以赴迎接文旅行业全面复苏的2023年。
这一年,山西文旅行业将会有哪些大动作?做强做大山西文旅事业会从什么方面入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打造集聚发展平台 提升文旅体验
山西文旅将推动太原、大同领跑,平台聚力,产业创新,配套完善,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文旅体验,全力打造文旅标杆。
山西将发挥太原、大同领跑作用。聚焦太原在山西省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龙头功能定位,推动太原成为区域消费中心、集散中心、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聚焦大同区位交通优势、桥头堡地位,围绕“‘吃定’京津冀大同要先行”定位,推动大同成为有效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引领文旅发展的新高地。
今年山西将发力打造集聚发展平台,围绕文化体验、城镇旅居、山岳度假、乡村休闲、康养健身等形态,打造太原晋源区、大同浑源县、朔州右玉县、忻州五台山、晋中平遥县、阳泉盂县、长治壶关县、晋城陵川县、临汾洪洞县、运城盐湖区等10个文旅康养集聚区;持续推进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单位提升建设,实现文旅康养市场主体倍增。
优化提升文旅体验也是重要一环。山西将以游客为中心,以优化体验为核心,以产品创新、场景再造为抓手,以新科技应用为引擎,打造沉浸互动文旅消费新模式。围绕尧舜德孝、关公忠义、能吏廉政、晋商诚信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弘扬,摄制文旅纪录片和热点广播电视节目等品牌IP。
此外,山西还将支持王莽岭、云中河先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山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零的突破;建设关公文化产业园、森栖小镇、戎子葡萄酒特色小镇等一批文旅特色项目。
深化提质升级 强化景区智慧建设
景区提质升级仍然是今年文旅的重头戏之一。今年山西将实施龙头景区梯次打造培育计划,重点打造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关帝庙4家景区,着力培育王莽岭、云丘山、恒山悬空寺、黄崖洞4家景区;实施高等级景区创建培育计划,形成补充和储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梯队,积极推动设立景观质量评审名单库,支持晋祠—天龙山、关帝庙、恒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乔家大院复牌5A级旅游景区;继续实施晋陕联创,完成乾坤湾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实施A级旅游景区倍增计划,持续县域A级景区破零行动,梯次推动现有A级景区创建高等级景区。
山西智慧景区建设今年将再开新局。支持和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化智慧化旅游景区,实现本体活化、体验优化、服务信息化;依托“5G+智慧文旅联合实验室”,帮助景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智慧景区建设项目建议书,推出一批“5G+智慧景区”示范点;遴选黄崖洞、王莽岭等10个高等级景区开展智慧化升级,推动雁门关等一批景区智慧场景建设。此外,山西还将建设旅游资源普查信息平台,摸清我省旅游资源家底,促进优质旅游资源向优质旅游产品转化。
提升文化自信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山西文化底蕴丰厚,新一年中,我省将深入挖掘研究三晋深厚文化内涵,凝练三晋文化记忆与特色,努力讲好山西故事。
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将依托省文旅厅、山西大学非遗研究院建立非遗数据实验基地,建立非遗基因图谱,开展数字化研究。推出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和非遗旅游线路。积极争取国家级、区域性非遗活动落地山西,继续办好2023中国非遗面食大会,举办第三届工艺美术博览交易会暨第三届非遗博览会,引导各地定期举办非遗展览展演展示活动。用好获批的14个国家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载体,组织非遗传承人深入乡村、社区、校园、企业、景区、军营开展文化传播、交流、服务活动。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升免费开放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推动省图书馆实施空间再造,新建三个省级文化场馆。增补空白,将按照一类公共美术馆规划、设计和建设省美术馆。助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省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年内力争项目立项。按照国家一级馆、全国领先的标准,规划、设计、建设省文化馆新馆。持续提升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效能,把农村、社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推动优质资源、服务下沉到基层一线。推进《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立法工作,力争年内出台。完善公共文化网络服务,全面推进智慧图书馆和公共文化云建设,深入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制定实施艺术创作行动和舞台艺术重点扶持、新创剧本孵化计划,开展“一剧一评”活动,打造艺术精品。
升华文化内涵 推进多元业态融合
今年,山西将以文化内涵升华旅游体验,积极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单位创建工作,推动文旅产品多元业态融合。
让红色旅游成为增强红色信仰的过程。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将武乡、兴县、左权、右玉等地打造成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地,推荐一批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支持武乡县开展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建设等。
让乡村旅游成为涵养乡土情怀的过程。集中推出一批赏乡土特色、忆乡情乡愁、享农事乐趣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组织开展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提升工作,逐步放开4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打造更多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支持打造晋城“百村百院”工程、运城“条山驿”特色民宿品牌等。
让工业旅游成为工业资源优化的过程。依托大型工厂、工业遗产,择优推动工业企业开发工业旅游产品,积极推动大同开元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等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让研学旅游成为提升素质教育的过程。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开发红色文化、晋商文化、古建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地质文化等专项科考旅游线路,创建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
优化服务环境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一次愉快的旅游体验,不仅需要优质旅游产品的硬件支撑,更需要出色的旅游软实力——周到细致的服务。今年,山西将继续全面提升游客的便利舒适度、体验满意度和品牌认同度,营建健康有序、安全稳定的文旅发展环境,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培训,提升一线人员工作服务质量。加强服务质量监测,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和旅游服务质量暗访监测,出台《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行动方案》。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医疗保障、紧急疏散、应急救援、投诉受理等保障体系,实现经营合法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从业专业化,推进旅游友好型环境建设,打造优质旅游服务品牌,使游客暖心、舒心、顺心、开心。
修订《山西省人民 *** 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实施意见》,提升监管合力。开展旅行社信用等级评价,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常态化开展“体检式”暗访评估和交叉检查,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系列专项行动。
山西晚报记者 赵丽娜 张彩云
链新闻
文旅部印发通知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据新华社电 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一步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记者22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
通知提出了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等8项重点任务。
根据通知,各地文化和旅 *** 政部门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并向社会公布,为旅游发展提供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通知提出,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相关元素融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主题公园、旅游饭店等。鼓励将旅游民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对接。鼓励旅游演艺创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和素材。
“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将遴选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群众广泛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场所和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研学等服务的旅游相关场所,设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
(责编: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