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18 年12月14日,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唐陵村
在污水改造施工过程中发现砖室墓三座,
其中 2 号墓中的红色漆棺
因保存完好且颜色鲜艳如新,
令众人惊讶,
当时在网络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2 月 25 日,常州博物馆针对金坛唐陵村古代墓葬发掘进行了第一次情况通报,主要介绍了 1 号墓和 3 号墓出土的文物情况。为保存珍贵文物,2 号墓红色漆棺被整体打包吊回常州博物馆进行室内清理保护。
珍贵文物↓↓↓
2 号墓出土的竹篦篦梁上有墨书 " 裴家造 " 的字样。
出土文物
三个多月后,3 月 13 日上午,常州博物馆举行常州金坛唐陵村古代墓葬第二次情况通报,主要介绍了 2 号墓实验室考古工作、出土文物、墓葬人骨鉴定、墓葬年代等相关情况。
棺木里取出近500升积液
据常州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彭辉介绍,唐陵村 2 号墓实验室考古工作,是常州博物馆新馆建成以来的首次实验室考古工作。常州市文物局、常州博物馆领导高度重视,制订了详细的清理保护预案,设立了高效专业的工作团队,并邀请来自南京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多位著名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亲临现场,共同参与 2 号墓的开棺和出土文物的保护工作。
专家现场分析X光片
此次实验室考古充分采用了现代科技考古的手段。在开棺前,工作人员首先对漆棺进行 X 光探伤扫描,从而确定棺木结构和棺内文物的埋葬情况。经过 8 个小时的 X 光探测,专家们发现棺内有四分之三的部分都充满了棺液,于是第二步工作便是漆棺排液。
棺液导出
“" 可是导棺液这事说着容易做着难,首先你得选择在哪里开孔?总不能掀开盖子一瓢一瓢舀出来吧!" 彭辉说,最终大家决定把棺身架高,在棺底钻两个小洞,用管子把水引到外面的空桶里,每个桶上再标注时间、编号等,以备日后查取。光是放积液就放了16小时,放出来近500升。”
早在探伤完成后,专家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就一直在研究开棺方案。" 这个漆棺本身就是一件文物,如何既能保证漆棺本身的完整性,又能保证棺内文物的安全取出?" 为了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进去,确保开棺一切顺利,专家和工作人员做了好几轮开棺方案,最终采取了棺底侧方开启的方案,还特别为棺木量身定制了一套钢制起吊框架。
沿棺底缝隙打入第一根木楔
棺内消毒除菌
注射药物加固漆面
棺体外侧包裹石膏绷带
开棺后,在清理棺内文物的同时,专家们也展开了对漆棺的保护工作,除了采用药物注射对漆棺表面漆层进行加固外,专家们还采用内部充填、外部贴纸、石膏包裹保护的办法,对漆棺进行全面封护处理。
目前,漆棺已妥善存放于常州博物馆库房内,待其完成自然脱水后,将继续下一步的保护修复工作。自然干燥预计需要一年时间。
发现首例带有墨书文字的古代竹篦
据介绍,唐陵村 2 号墓葬的红色棺木内有一具女性尸骨,死亡年龄在 51~60 岁之间。此外,还出土了木梳 2 柄,包银背木梳 1 柄,竹篦 1 柄,龙泉窑瓷盏 2 件,银耳挖 1 根,银簪 2 件,银耳环 2 枚,木筷 1 对,木锥 1 根,其他竹木构件若干,在棺口四角位置各镶嵌半个铜钱,共 4 枚。另外在 2 号墓葬前侧的砖砌壁龛内还出土了木片 8 件,推测为某种木制家具的构件。2 号墓合计出土文物 23 件。
综合已发掘出土的 1、3 号墓葬,唐陵村墓葬共出土各类文物 49 件,其中瓷器 4 件,金银器 15 件,木梳 5 柄,竹篦 2 柄,铅锡明器 9 件,其他各类竹木器 9 件,铜钱 5 枚。
值得一提的是,2 号墓出土的竹篦篦梁上有墨书 " 裴家造 " 的字样,这是常州地区经考古发现的第一例带有墨书文字的古代竹篦。此次唐陵村墓葬 *** 出土木梳 5 柄,竹篦两柄,对研究常州地区梳篦历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墓葬年代定为元代,
为研究元代常州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针对唐陵村古代墓葬出土的三具人骨,常州博物馆邀请了南京博物院体质人类学专家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唐陵村 1 号墓葬,死者为男性,死亡年龄在 35~39 岁之间;唐陵村 2 号墓葬,死者为女性,死亡年龄在 51~60 岁之间;唐陵村 3 号墓葬,死者为女性,死亡年龄在 27~28 岁左右。
至于墓葬年代的断定,彭辉表示,唐陵村墓葬除 3 号墓出土明确纪年文字的元代 " 至大通宝 " 铜钱外,2 号墓出土铜钱锈蚀严重,钱文不明。三座墓葬没有出土其他纪年文物。1、2 号墓内出土的龙泉窑梅花纹青瓷盏与近年发现的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内出土的梅花纹青瓷盏高度相似,其造型特征符合元代龙泉窑瓷器特点。综上所述,根据考古学断代原则,唐陵村墓葬年代定为元代。
据介绍,江南地区出土元代墓葬数量极少,本次常州地区集中发掘出土三座具有明确时代特征的元代墓葬实属难得,特别是一批特点鲜明的文物为研究这一时期经济、文化、手工业方面发展水平都提供了重要佐证,是研究元代常州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此外,2 号墓出土漆棺体量庞大,造型规整,外髹朱漆色泽鲜艳,光亮如新,体现了元代 " 元漆尚红 " 的时代风貌,历经 700 余年仍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工艺价值,为研究这一时期漆木器工艺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